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双中子星并合在光学和近红外的偏轴观测效应

发布时间:2020-08-06 08:24
【摘要】:伽玛射线暴是一种来自宇宙空间能量极高的短时标伽玛射线突然爆发现象,根据伽玛射线暴的持续时标T90将伽玛射线暴分为长暴和短暴。一般认为,长暴的前身星为大质量恒星塌缩,短暴前身星为致密星并合。其中,短伽玛射线暴的常见的前身星模型是双中子星并合的模型,而双中子星并合也会产生引力波,引力波GW170817和GRB 170817A的发现是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由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及其伴随的电磁信号,正式开启了多信使引力波天文学时代。本论文介绍了伽玛暴的观测背景,以及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不同的物质成分包括极端相对论性喷流、激波冲出的物质、茧状物、潮汐抛射物、粘滞和中微子驱动风与周围星系介质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磁辐射。我们用数值分析在不同观测角度下光学和近红外辐射。辐射流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测角的大小、外部环境介质密度、抛射物的动能和速度。在光度距离200兆秒差距情况下,无论是正轴还是偏轴观测,极端相对论性喷流的光学和近红外辐射是最强的。在观测角度较大的情况下,中等相对论的激波冲出物质的辐射占主导。我们同样把千新星与极端相对论性喷流,激波冲出物质,茧状物在近红外波段进行比较。正轴与偏轴的光学辐射也可以被现有运行和即将运行的望远镜ASAS-SN、iPTF、Pan-STARRS、LSST所探测到。GRB 170817A是人类首次探测到来自于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的电磁对应体,并伴有千新星AT 2017gfo。GRB 130603B/千新星和GRB 170817A/AT 2017gfo具有潜在联系,GRB 170817A的余辉光度很低并且持续时间很长意味着GRB 170817A环境密度较低。我们将来自于一组双中子星合并近邻低光度的短暴GRB 070923、GRB 080121、GRB 090417A、GRB 111005A的光学对应体和AT 2017gfo进行比较。并证明来自双中子星并合的千新星有不同的光度具有多样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145.6;P142.84
【图文】:

光变曲线,瞬时辐射,光变曲线


伽玛射线暴(Gamma邋Ray邋Burst,缩写GRB),简称伽玛暴,是一种来自逡逑宇宙空间的短时标伽玛射线突然爆发现象,持续时间在0.1-1000秒,辐射主逡逑要集中在0.1-100邋MeV的能段(见图1.1)。这也是自宇宙大爆发以来人类观测逡逑到的最剧烈的恒星级爆发现象。伽玛暴是目前天文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逡逑之一,从1997年至今多次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列。逡逑2017年8月17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与欧洲室女座干涉仪引逡逑力波天文台(Virgo)首次发现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事件GW170817并同时捕捉逡逑到其电磁对应体GRB邋170817A,此次发现也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引力逡逑波天文台和其它望远镜同时观测到了同一个天体物理事件,开启了期待己久逡逑的多信使天文学的新窗口。对伽玛暴的观测研究主要在早期伽玛暴的瞬时辐逡逑射和后期的多波段余辉观测。根据伽玛射线暴的持续时标(时间累积流量占逡逑总流量比例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九十五之间的持续时间)把伽玛暴分为两类见逡逑图(1.2).?持续时标;T9Q大于2秒的称为长暴,持续时标T9Q小于2秒的称为短逡逑暴。目前通常认为短暴是来自双致密星(中子星一中子星,中子星一黑洞)的逡逑合并,而长暴来自大质量恒星的塌缩。由于伽玛暴是产生于宇宙尺度的一种高逡逑能的短暂爆发现象

卫星,领域,余辉


测仪器之一,观测能段在20kev-2Mev,共四个能道,主要是用来触发伽玛暴。逡逑在1991-2000年期间,CGRO/BATSE探测到2704颗伽玛暴,它们在天球上的逡逑分布是各向同性的(见图1.4)说明伽玛暴不是银河系内起源而是宇宙学起逡逑源[73]。逡逑1.1.3逦BeppoSAX邋时代逡逑BeppoSAX邋(Satellite邋per邋AstronomiaX)是意大利和荷兰联合研制,于邋1996逡逑年4月30日发射的第一颗X射线卫星,主要装备有宽视场相机(能段2-28Kev),逡逑伽玛暴监视器(CRBM,能段60-600Kev)和多个仪器组成的窄视场X射线仪逡逑(NFI)。该卫星比之前的伽玛暴探测器精度更高,定位更准确,由此给伽玛暴逡逑的余辉观测和研宄带来了巨大的突破。逡逑l.BeppoSAX卫星在伽玛暴研究中第一次发现了X射线余辉辐射,此暴逡逑为GRB970228[15][108][36],在暴发八小时后,发现X射线余辉辐射流量以幂逡逑

银道坐标系,探测器,卫星


逡逑图1.3:邋Vela卫星开启了伽玛暴的研宄领域。摘自http://www.blogbus.com逡逑/apod-logs/10577290.html。逡逑1.1.2逦BATSE邋时代逡逑BATSE邋(Burst邋and邋Transient邋Source邋Experiment)是康普顿天文台四个观逡逑测仪器之一,观测能段在20kev-2Mev,共四个能道,主要是用来触发伽玛暴。逡逑在1991-2000年期间,CGRO/BATSE探测到2704颗伽玛暴,它们在天球上的逡逑分布是各向同性的(见图1.4)说明伽玛暴不是银河系内起源而是宇宙学起逡逑源[73]。逡逑1.1.3逦BeppoSAX邋时代逡逑BeppoSAX邋(Satellite邋per邋AstronomiaX)是意大利和荷兰联合研制,于邋1996逡逑年4月30日发射的第一颗X射线卫星,主要装备有宽视场相机(能段2-28Kev),逡逑伽玛暴监视器(CRBM,能段60-600Kev)和多个仪器组成的窄视场X射线仪逡逑(NFI)。该卫星比之前的伽玛暴探测器精度更高,定位更准确,由此给伽玛暴逡逑的余辉观测和研宄带来了巨大的突破。逡逑l.BeppoSAX卫星在伽玛暴研究中第一次发现了X射线余辉辐射,此暴逡逑为GRB970228[15][108][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永庆;偏轴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J];天水师专学报;1988年01期

2 张汝光 ,许守勃;偏轴拉伸测定复合材料剪切特性的研究[J];上海力学;1981年01期

3 齐燕燕;刘丽慧;郑威;孔令美;薛亚娟;王宝春;;偏轴向角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J];纤维复合材料;2014年03期

4 韩圭焕;;关于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偏轴拉伸时的纤维旋转问题[J];固体力学学报;1984年03期

5 潘君骅,李新南;偏轴两镜系统的设计[J];光学学报;1994年08期

6 郑辉;方志;;偏轴应变法测试预应力钢绞线拉力的修正[J];中国公路学报;2014年03期

7 史玉才,管志川;偏轴钟摆钻具组合力学特性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张青松;朱振宇;高杰维;戴光泽;徐磊;冯健;;各向异性和偏轴加载对1050车轮钢疲劳性能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7年03期

9 李玉泉;李丽红;丁红;罗凤芝;田群山;;偏轴钻具组合在青西地区的应用效果分析[J];钻采工艺;2007年01期

10 陈新民,赵云凤;人体下颌骨的偏轴应力—应变关系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贵龙;侯根富;李兴友;;偏轴聚集器的太阳能聚集特性分析[A];2013年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曹净;左怀西;王小勇;刘海明;丁祖德;;钢绞线应变偏轴测量修正系数的试验研究[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3 易贤仁;;预应力钢绞线的偏轴应变测量原理及实验验证[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4 周熠;黄争鸣;;桥联模型计算复合材料偏轴受力非线性响应[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谢军波;陈振;梁军;简晓彬;;针刺C/C-SiC复合材料偏轴拉伸性能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6 赵玉卿;黄争鸣;王艳超;;T300/7901复合材料单向板偏轴拉压试验中的界面强度影响探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7 朱小军;陈雪峰;翟智;叶俊杰;何正嘉;;弱界面粘结复合材料在偏轴加载下的力学分析[A];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陶瓷基、C/C 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李俊;矫桂琼;贾普荣;;平纹编织C/SiC复合材料面内剪切试验方法的研究[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9 李冠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本构关系分析[A];力学与工程应用[C];2012年

10 强超;陈汉军;杨挺;;车用短玻纤增强尼龙66各向异性模量和强度研究[A];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Volume3)[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贵州省普定县药监局 黄凯;基层执法谨防“偏轴”[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洪宝;平纹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损伤耦合机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2 李俊;二维C/SiC复合材料的非线性本构关系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3 任百川;偏轴光学系统矢量像差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4 林晨星;无光象聚光定日镜的偏轴象差的分析与修正[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胡倩;双中子星并合在光学和近红外的偏轴观测效应[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2 陈兴;偏轴伽玛暴辐射的数值分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严红;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剪切疲劳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4 杨昌;复合材料单向板偏轴疲劳寿命预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罗志华;空间光—光纤耦合系统光传输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冉英华;空间光通信中光学天线系统的设计及性能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孙剑芬;SiC_f/Ti复合材料静拉及疲劳力学行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8 于亚辉;双层交错桨搅拌槽层流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82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782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3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