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NT样机指向标定和光电倍增管增益一致性标定
发布时间:2020-08-17 17:43
【摘要】: 近年来,极高能宇宙线成为了宇宙线物理的研究热点,世界上有许多大的实验工作在这一能区,但各个实验的观测结果并不一致,有的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实验能量标定精度无法比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科学家提出了宇宙线τ中微子望远镜实验(Cosmic Rays TauNeutrino Telescope,CRTNT)。截止2006年10月底,CRTNT已研制出两台样机,并且在西藏羊八井国际宇宙线观测站(30.11°N,90.53°E,海拔4300m)ARGO-YBJ实验附近进行安装,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试探测器并且实现与ARGO-YBJ实验的联合观测,进而进行膝区物理的研究。 本文是基于CRTNT在西藏羊八井试运行的两台样机的标定工作展开的,包括探测器的光电倍增管增益一致性标定和指向标定。光电倍增管是CRTNT成像系统中最基本的单元和复杂器件,精细的标定对CRTNT的能量分辩能力等物理性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测量LED紫外光所得数据,找出各个PMT的绝对增益,从而对采集的切伦科夫光事例进行离线调节,使采集的数据更加符合真实数据,使簇射产生的切伦科夫辐射的强度能够得到准确地重建。另外通过分析宇宙线τ中微子望远镜(CRTNT)于2007年2月在西藏羊八井国际宇宙线观测站试运行期间采集的星空背景数据,对CRTNT进行了指向标定。首先用经纬仪以ARGO-YBJ大厅为参照物初步测量望远镜指向,再通过选取在CRTNT视场范围内看到的比较亮的恒星做参考,即把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到的恒星的赤经、赤纬与J2000星表中的经纬度进行比较后,微调初步测量的指向。望远镜的指向最终以不大于0.25°的精度确定为(207°,52.75°)。指向标定的完成为进一步用CRTNT的观测数据进行事例方向重建等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P172.4
【图文】:
次级粒子的数目达到最大值,称为簇射极大,在此之后粒子逐渐衰变或被大气吸收,使次级粒子的数目逐渐下降,这种反应称为“广延空气簇射(EAS)”,如图1一2。地球地表的主要辐射源是放射性矿一物,空气簇射的次级粒子是高空的主要辐射源,海拔20公里处辐射最强,100公里
100ns并且还要很好地关联,所有这些候选者都不满足这一判选条件,因此,至今尚未确认一例中微子簇射事例。图2一 1Auger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背景即ANDES山脉。二岁万若二竺了笠渭戈举泛芬笠二二t艺竺二咒苍耸瓜荞二索篇北之势f·‘、,‘厂拭饥冲一爪井食勺叭一。丫、平厂;耘汉,刁犷;知王图2一 2Auger的荧光望远镜示意图。其中球面Schmidt光学反射镜的直径超过3米,
100ns并且还要很好地关联,所有这些候选者都不满足这一判选条件,因此,至今尚未确认一例中微子簇射事例。图2一 1Auger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背景即ANDES山脉。二岁万若二竺了笠渭戈举泛芬笠二二t艺竺二咒苍耸瓜荞二索篇北之势f·‘、,‘厂拭饥冲一爪井食勺叭一。丫、平厂;耘汉,刁犷;知王图2一 2Auger的荧光望远镜示意图。其中球面Schmidt光学反射镜的直径超过3米,
本文编号:2795628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P172.4
【图文】:
次级粒子的数目达到最大值,称为簇射极大,在此之后粒子逐渐衰变或被大气吸收,使次级粒子的数目逐渐下降,这种反应称为“广延空气簇射(EAS)”,如图1一2。地球地表的主要辐射源是放射性矿一物,空气簇射的次级粒子是高空的主要辐射源,海拔20公里处辐射最强,100公里
100ns并且还要很好地关联,所有这些候选者都不满足这一判选条件,因此,至今尚未确认一例中微子簇射事例。图2一 1Auger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背景即ANDES山脉。二岁万若二竺了笠渭戈举泛芬笠二二t艺竺二咒苍耸瓜荞二索篇北之势f·‘、,‘厂拭饥冲一爪井食勺叭一。丫、平厂;耘汉,刁犷;知王图2一 2Auger的荧光望远镜示意图。其中球面Schmidt光学反射镜的直径超过3米,
100ns并且还要很好地关联,所有这些候选者都不满足这一判选条件,因此,至今尚未确认一例中微子簇射事例。图2一 1Auger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背景即ANDES山脉。二岁万若二竺了笠渭戈举泛芬笠二二t艺竺二咒苍耸瓜荞二索篇北之势f·‘、,‘厂拭饥冲一爪井食勺叭一。丫、平厂;耘汉,刁犷;知王图2一 2Auger的荧光望远镜示意图。其中球面Schmidt光学反射镜的直径超过3米,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志洵;中微子研究新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10期
2 吴飞,徐仁新;极高能宇宙线的研究进展[J];天文学进展;2003年02期
3 季淑莉;中微子的发现[J];物理;1999年07期
本文编号:2795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795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