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暗晕的角动量分布及其对盘星系形成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0-09-19 08:14
   利用高精度宇宙学数值模拟数据,我们分别对不同暗物质模型下暗晕的角动量分布和LCDM模型下暗晕中暗物质和气体的角动量分布做了具体的分析研究。 首先,对于纯暗物质的情况,我们着重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宇宙学模型(LCDM模型和SCDM模型)。与2001年Bullock等人提出的暗物质晕的角动量分布具有“普适”轮廓以及晕的角动量排列非常规则的结论相反,我们的研究发现无论哪一种暗物质模型,暗晕的角动量排列都不规则,在大约50%的暗晕中都有大于10%的质量具有负值角动量。而两种宇宙学模型在暗晕角动量分布问题上不可区分。我们的研究结论与van den Bosch等人近期的工作相一致。 接下来,我们又利用另一组包含了气体冷却、加热等物理机制的宇宙学流体数值模拟数据着重研究暗晕中气体的角动量分布与暗物质是否一致。我们采用了三组具有不同冷却效率的模拟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又将气体按其温度高低分为冷、热两个部分。研究的结果显示,暗晕中的热气体成份其角动量比相应的暗物质成份排列得更规则,具有负值角动量的质量也更少。在剔除负值角动量部分后,剩余热气体的角动量分布可以用Bullock等人针对暗物质提出的公式描述,只是其中的形状参数取值要比相应的暗物质高,这非常有利于解释盘星系尺度的观测结果。而暗晕中冷气体的情况与热气体刚好相反。 由于盘星系形成理论中最终形成的盘状结构直接与暗晕中将要冷却的热气体角动量分布相关,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有利于解释盘星系含有的低角动量物质比暗晕要少的观测现象。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P157
【部分图文】:

微波背景辐射,宇宙


奇怪的辐射,它的强度与天线的方位角无关,尽管很微弱却始终存在.这就是早在1948年由物理学家GoegreGamwo所预言的宇宙早期微波背景辐射(cMB).图1.2是宇宙诞生初期的照片,温度高的地方用绿点来表示,蓝点的地方温度低一些.但是温度相对反差最大只有大约0.0001.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频谱是高度符合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定律的,相应的温度为T一.2736士.001K6.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直接支持了大爆炸宇宙学说和宇宙均匀性假设,是继哈勃发现星系整体退行后宇宙学的第二个巨大成就.1992年NAsA发射的c0BE卫星第一次测量到了cMB的不均匀性.而2001年发射的wMAP探测卫星,更将观测角分辨率从coBE的7度提高到.02度,使得我们可以知道很小尺度上的温度差异.

空间分布,旋涡星系


图1.:6典型旋涡星系系的性质、空间分布、光度分布、大小分布、金属丰度及其等,都是现代宇宙学及星系天文学的热门课题,是人们真正成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某种意义上,星系是宇宙的篇幅以及为了能够清楚地阐释本文的研究目的,以下我只着直接相关的有关旋涡星系(盘星系)的内容,对其他类型星者可以参看Binney和Merri6eld写的((Gazaeti。Astronomy))一星系的观测性质系是相当扁平的一类星系,因其具有绚丽的旋涡结构而得名涡星系的图像.旋臂位于薄平面内,与以星系中心为圆心大小可用来表示旋涡星系的形状.交角越小,旋臂缠绕越中,按照旋臂缠绕的松紧程度可将旋涡星系细分为s。(Bs。.,

重子,物质,旋涡星系,旋转曲线


图1.n:修正的重子物质Tully一Fisher关系们可以简单地给予解释,对于一个给定的星系,其旋转速度vcfr、餐,度L、介2:、0.05RR是星系的维里半径,r为发光物质的半径.观测和理因此其总光度与旋转速度大致有如下关系:(干)一“vclrl一’很显然,如果要满足Turll一Fihser关系,即L一v1c,,要求(答)一’I一‘为际上对于亮的旋涡星系,其质光比答,表面亮度I都接近于一个常量.于质量较小的旋涡星系,由于其恒星形成率较低,所以其质光比誓使得Tuvll一Fihser关系在小w端向下弯曲..5.2.4旋转曲线(RotationCurve对于旋涡星系,可以通过观测其旋转曲线确定星系的质量.旋转曲。。.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雪松;金坤;荆波;李磊;;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O(~1D)+DBr→OD+Br反应的极化分布[J];科学通报;2011年19期

2 邓雪梅;;超级计算机模拟第一代恒星[J];世界科学;2011年06期

3 褚进民;李淑贞;黄时中;;中等强度磁场中氢原子能级的计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彭亮;张圣博;凌俐;;大学物理学习方法浅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9期

5 李小华;;田径运动中摆动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6 刘辛国;;介质的磁化规律及磁性材料特性的分析与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李栋玉;;《普通物理》教学中刚体平动和转动的对比教学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陈东鹏;许斌;;动量矩守恒定理在跨栏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9 王秋霞;郭成宝;;航天器的轨道问题[J];物理教学;2011年08期

10 李明哲;毕效军;张新民;;WIMPs暗物质[J];现代物理知识;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冬妮;景益鹏;Kohji Yoshikawa;;暗物质晕的角动量分布及星系形成(英文)[A];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韩亮;高宏;李福利;;基于原子系综的光子角动量区分[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3 石磊;王延鹏;陈亮;王海;;跳远起跳阶段身体旋转角动量变化特征及诸影响因素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钱兴;江栋兴;林俊松;刘大鸣;李泽;;近垒及垒下~(12)C+~(93)Nb熔合反应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5 刘全慧;沈抗存;;一维经典Kepler问题的解——角动量为零时二维Kepler问题的解[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一九九六·第六期)——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6 T.Yamaguchi;A.Ozawa;M.Chiba;R.Kanungo;T.Kato;K.Morimoto;T.Ohnishi;T.Suda;Y.Yamaguchi;A.Yoshida;K.Yoshida;I.Tanihata;;~(15)C的中子晕结构研究[A];第十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专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朱星亮;张洪川;徐志东;;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对于转轴平移的不变性[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6(11)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恩广;孟杰;曾谨言;吴崇试;;~(152)Dy超变形转动带角动量的确定[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上册)[C];1991年

9 方德清;Yamaguchi T.;郑涛;Ozawa A.;Chiba M.;Kanungo R.;Kato T.;Morimoto K.;Ohnishi T.;Suda T.;Yamaguchi Y.;Yoshida A.;Yoshida K.;Tanihata I.;;~(15)C的中子晕结构研究[A];第十次全国核结构研讨会暨第六次全国核结构专题讨论会会议文集(一)[C];2004年

10 方德清;Yamaguchi T.;郑涛;Ozawa A.;Chiba M.;Kanungo R.;Kato T.;Morimoto K.;Ohnishi T.;Suda T.;Yamaguchi Y.;Yoshida A.;Yoshida K.;Tanihata I.;;~(15)C的中子晕结构研究[A];第十次全国核结构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梦然;计算机模拟显示银河系存在盘形暗物质[N];科技日报;2008年

2 艳红;以美发现类星体暗物质晕存在的证据[N];北京科技报;2003年

3 艾丹;黑洞为何无休止吸收能量[N];上海科技报;2006年

4 记者 王艳红;人类发现太阳系外行星总数超过50颗[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5 赵致真;力与美的化身[N];科技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梦然;暗物质难道不存在?[N];科技日报;2011年

7 赵致真;大力士的运动(下)[N];科技日报;2008年

8 吴忠超;制造黑洞,世界不会毁灭[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胡小兵;德专家提醒警惕火灾中气体杀手[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耿学彬;怎样贮藏稻谷[N];河南科技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冬妮;暗晕的角动量分布及其对盘星系形成的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6年

2 肖伟科;纯引力力相互作用多粒子系统的统计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冯波;夸克物质色超导的复能隙函数和角动量混合效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胡剑;星系团与黑洞高能天体物理过程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5 王蕾;宇宙早期恒星形成中的负反馈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王菁;近邻宇宙中气体与星系形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陕欢源;宇宙再电离时期的相关性研究,星系团中的暗物质,及修改引力理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天文台);2008年

8 宋道红;光诱导光子晶格中涡旋光传播特性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贺创业;~(106)Ag磁转动与手征转动实验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6年

10 吴芳;若干分子构象异构体相对稳定性的电子动量谱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萌;暗物质天体存在的可能性及其观测[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田凌浩;畴反转极化晶体中光角动量的产生和调控[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刘轩;光学涡旋场的生成及其角动量特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韩玉晶;光学涡旋场的产生方法、衍射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朱朝曦;盘星系的旋转矢量方向分布及其内禀扁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敬飞;包含角动量的正能定理[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7 傅莉萍;引力透镜、CFHTLS宇宙剪切巡天及盘状星系的角动量[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郑积林;甲醇塔内件稳定性操作分析及优化[D];浙江大学;2005年

9 刘凤收;金星水星异常自转的自然形成机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吕强;左手介质中涡旋光束的传输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22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822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c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