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物质外流对辐射冷却无效吸积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0-01 16:07
   物质的吸积和外流现象在许多天体物理系统中出现,如活动星系核、X射线双星、年轻星等天体物理系统中都有许多间接和直接的观测证据证明吸积(或伴有外流的吸积)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机制为来自这些天体的各种高能辐射提供能量。所以了解吸积过程是解释这些天体独特的高能辐射特性的一把必不可少的钥匙。 本文的前半部分即第一、二两章,主要是简单回顾了吸积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对吸积理论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辐射冷却无效吸积流——做了一个简略的综述。特别是对在这个领域中出现的四个模型做了较详细的介绍,这四个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辐射冷却的无效性,所以它们都属于辐射冷却无效吸积流。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辐射冷却无效吸积流之所以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主要是因为最早提出的平流主导吸积流(ADAF)模型在解释低光度活动星系核的高能辐射谱和亮X射线双星的变化现象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本文的后半部分即第三、四两章,主要集中于研究物质外流对辐射冷却无效吸积流的影响。因为在许多被怀疑由吸积所推动的高能辐射天体中,物质的外流都有被观测到,而且从理论上也发现辐射冷却无效吸积流能量上是非束缚的。所以物质的外流对吸积结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吸积推动的高能辐射的谱形。 第三章主要内容都是我在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工作成果,而第四章是一些今后将要进行的进一步研究设想。整篇论文实际上是我在博士研究生阶段的一个工作总结,全文汇集了许多重要的模型公式,可以作为今后的研究工作的参考以查阅。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P142
【部分图文】:

示意图,模型,示意图,方程组


二凡·(/一){一号(5。。52一,、一讨一(·、oct‘二器一、器){r11__,,。43、二2_._2。.,二(。己、.,__.。妈、,f,fd、丫.,r八丫.,(己、丫、{1_L、2“)”、“““0)以de)戈do)、‘o)少」」(3.17)这是五个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分别对应着质量守恒、三个方向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其中方程(3.13)和(3.17)是一阶方程,方程(3.14)、(3.15)、(3.16)是二阶方程,所以由这五个方程组成的常微分方程组是一个八阶的方程组,必须给定八个边界条件才能求解。互.32边界条件互.3.21我们的模型

分布图,扰动模式,分布图


根的方法给出口的五个根.我们假设必=稗+峨,则扰动波e。(‘〔。‘一k(,‘2一,)r〕)可写为e。(一叭‘)e。(‘[、‘一k(二‘2一“)r〕)·如果叭>o则,扰动的振幅是衰减的,而且是稳定的,相反就是不稳定的.图3.9是我们模型的n=.075,a=.02的典型解的稳定与不稳定区域图。这个图是r=10处的最不稳定模分布图,我们是通过求解在相应的0和H值下的口的五个根的负虚部一叭的最大值(也就是最不稳定的扰动模式)而得到这张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吸积盘的赤道面和外流边界的下层是不稳定的.对于径向,我们可以定义如下的扰动模式:

矢量图,矢量图,流场,参数


不被ADIOS所包含(见夸.3.33);(5)最后在这一章中我们还简单的讨论了一下我们的模型的稳定性.最后给出一张我们的模型的流场矢量图做为本章的结束(图3.1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征标;;正交场摆动器自由电子激光器[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1990年Z1期

2 查中伟;;拟线性抛物方程解的爆破性质及其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3 蔡新;储理才;;流体动力学中不连续源项大Reynolds数问题的有限体积法[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4 陈勇梅;黄西成;;流体动力学帽状剪切实验数值模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年11期

5 刘庆;;填料塔综合吸收方程式[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2年02期

6 俞光耀 ,陈时俊 ,王化桐;第二章 环境流体动力学在海洋环保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S1期

7 张闻芳;;自然景象的三维模拟方法研究与应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8 薛春纪;薛伟;康明;涂其军;杨友运;;鄂尔多斯盆地流体动力学过程及其砂岩型铀矿化[J];现代地质;2008年01期

9 赫云兰;刘波;秦善;;白云石化机理与白云岩成因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武江传;;基于潮流泥沙模型的连云港近海泥沙运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厚田;杨明;;头寨大型高速远程滑坡流体动力学机制的分析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刘卫斌;吴华伟;;不确定度在船舶实验流体动力学中的应用分析[A];2004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明瑜;谭文长;;半规管内流体动力学问题[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谢盛华;尹立雪;;心血管系统流体动力学可视化定量评价技术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左风丽;;二维弹塑性流体动力学程序滑移线并行计算的归类重组映射[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6 张树道;刘文韬;周海兵;熊俊;伍应艳;;拉氏流体动力学相容计算方法程序CHAP及其应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7 王瑞利;林忠;葛全文;温万治;倪国喜;;二维拉氏自适应流体动力学(LAD2D)软件研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8 许榕生;周玉林;吴春珍;;高性能计算机在物理学中的应用[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6年

9 符尚武;沈隆钧;李l勆

本文编号:2831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831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d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