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暗能量模型的重建

发布时间:2020-10-08 15:44
   暗能量模型的重建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问题。利用参数化的Hubble参数,可以重建各种标量场暗能量模型。暗能量参数化的物态方程可以通过拟合观测数据直接获得。所以利用参数化的物态方程也可以重建暗能量模型。关于暗能量的重建问题在第三章中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其中在第3.3.3小节介绍了我们的tachyon暗能量模型的重建工作。本文共分四章。 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原理是大爆炸宇宙学的两个支柱。在第一章中简单介绍了由这两个支柱得到的研究暗能量问题所需要用到的基本公式—尺度因子的演化方程和连续性方程。 第二章介绍了暗能量的各种观测证据,以及比较常见的试图解释暗能量本质的各种模型,即:ACDM模型、各种标量场模型。ACDM模型比较简单,该模型给出的暗能量的物态方程为ω=-1。虽然能比较好的拟合各种观测数据,但是该模型存在两个难解的问题—微调问题(fine-tuning problem)和恰好性问题(coincidence problem)。各种标量场模型的物态方程ω是演化的,有的可以给出ω>-1,有的可以给出ω<-1。近来,观测上显示暗能量的物态方程有跨越-1的迹象,所以有的作者也构造了ω跨越-1的模型[27,28,29]。本章中主要提到了quintessence标量场、k-essence标量场、tachyon标量场、phantom标量场、quintom标量场等模型。 在第三章中,首先详细介绍了利用参数化的Hubble参数重建暗能量模型的方法。然后介绍了暗能量物态方程的参数化以及利用参数化的物态方程重建的三个暗能量模型-quintessence模型、k-essence模型、tachyon模型。其中tachyon模型的重建是我们的工作。对四种常用的物态方程的参数化模型,我们应用Guo等人提出的方法[52]所重建的tachyon场的势能函数均是单调的;在低红移时相互简并,并且具有共同的渐进行为。 第四章做了简单的小结和展望。在本章中也简述了我们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用tachyon场构造物态方程ω跨越-1的模型。 随着将来新的观测计划的实施,例如:Lamost计划、Plank计划、SNAP计划,观测精度的提高,从参数化物态方程出发研究暗能量的性质将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P145.9
【部分图文】:

曲线,宇宙学模型,光度,红移


坦宇宙学模型下光度距离H0丸对红移z的变化图[51。黑点来“Gofd“数据,红点来自于HST最近的数据。三条曲线是取不同数据的理论拟合。可获得超新星的视星等m和红移z,再结合(2.16)、(2.17)便星等M。

物态方程,时空


追踪场的物态方程公,的允许区!16]

暗能量模型的重建


口=一0.5,0.69,几罗石、=0.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微;;具有对称性的tachyon场作为暗能量[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蔡荣根;第五讲 暗能量和德西特时空[J];物理;2005年08期

3 吴亚波;吕剑波;李松;杨秀一;;五维大反弹宇宙学模型的重建及其相关宇宙学量的演化[J];物理学报;2008年04期

4 李季根;颜骏;邹伯夏;苏文杰;;奇异物质与暗能量作用的sine-Gordon孤子星模型[J];物理学报;2011年05期

5 李竞;大爆炸(Big Bang)和暗能量(dark energy)[J];科技术语研究;2003年04期

6 张春斌,张世洋,李绍孟,林绍明,张万箱;锂的物态方程及相结构稳定性[J];高压物理学报;1987年02期

7 王贻仁,李鸿,姚进,汪惟中;物态方程与超新星爆发[J];计算物理;1990年03期

8 谢元南;β-SiC的电子结构和物态方程[J];高压物理学报;1994年01期

9 吴雪君,须重明;快旋转中子星的相对论场方程的数值解[J];中国科学A辑;1996年03期

10 洪延姬,窦志国,李俊美,姚宏林,罗靖;单原子气体的物态方程计算方法[J];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林;李英华;李雪梅;俞宇颖;马云;蔡灵仓;;锡的β和γ两相物态方程[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刘海风;;物态方程研究最新进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1年版[C];2011年

3 赵艳红;;基于统计物理的爆轰产物物态方程[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1年版[C];2011年

4 竺涵光;张陈平;孙坚;张志愿;何悦;叶为民;;腓骨肌皮瓣重建下颌骨的方法和经验[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彭歆;毛驰;俞光岩;郭传;黄敏娴;张益;;游离组织瓣修复上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季彤;李思毅;张陈平;;下颌骨缺损患者术后功能评价[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李嘉朋;廖贵清;苏宇雄;;带皮岛游离腓骨瓣修复颌骨缺损7例报道[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彭歆;毛驰;俞光岩;郭传tx;黄敏娴;张益;;应用游离组织瓣修复上颌骨缺损[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彭歆;毛驰;俞光岩;郭传tx;黄敏娴;张益;;游离组织瓣修复上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A];海峡两岸2008口腔癌诊治与修复重建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陆W

本文编号:2832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832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9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