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相互作用下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和冲淤环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10:30
随着近年来黄河来水来沙迅速减少,黄河三角洲滨海区地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海岸演变由河流作用为主转变为海洋作用为主,部分岸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后退,给海岸防护带来很大挑战。本文基于三角洲滨海区多年剖面地形实测数据、沉积物以及波浪、潮流数据,从动力地貌、沉积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回归分析、EOF方法、麦夸特方法(Levenberg-Marquardt)以及Mapinfo等GIS技术手段,定性研究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系统地对黄河三角洲河口来水来沙特征、三角洲岸线变迁、海岸剖面冲淤变化规律、三角洲滨海区沉积特征和沿岸潮滩沉积特征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潮滩沉积环境进行沉积相的划分,建立废弃三角洲海岸剖面的长时间尺度演变模式,结论如下: (1)黄河入海水沙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丰水丰沙期(1976~1985年);中水中沙期(1986~1996年);枯水小沙期(1997~2006年)。1997年以来,海岸剖面除口门附近轻微淤积外,其余岸段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 (2)在不同的区域,海岸剖面表现出不同的时空演变规律:北部废弃三角洲海岸,1976~1980年表现为整体迅速蚀退,1981~1998年进入冲淤调整期,并在剖面上出现一冲淤平衡带,其深度主要与潮流流速有关:潮流流速越大,平衡带深度也越大。1999年以后剖面蚀退速率增加,表现为均衡蚀退。 清水沟河口附近,剖面表现为不断淤进。在1976~1985年快速向海淤进,1986~1995年淤积速率减缓,1996年后,淤积速率又逐渐增大。空间上整体向海推进,推进的范围与入海泥沙的堆积过程和海洋动力作用对泥沙侵蚀过程之间的对比有关。而清水沟老河口附近1996年后则表现为快速蚀退。 莱州湾滨海区,水下地形基本稳定,不随时间发生明显的淤积或蚀退,这与该区潮流场有关。 (3)运用麦夸特法(Levenberg-Marquardt)拟合废弃三角洲剖面演变公式,预测了三角洲废弃0、10、20、40、60、80、100和150年的剖面地形。表明随着废弃时间变长,海岸剖面侵蚀速率逐渐变小,海岸剖面演变类型由典型的破坏型转变为稳定型,最大侵蚀深度约15m。 (4)滨海区沉积环境表现不同的特点,通过Fleming(2000)的三角图式,按水动力强度,结合泥沙来源及水动力特征,将滨海区分为三个沉积环境:废弃三角洲滨海区,现行河口区,莱州湾滨海区。 在早期废弃的湾湾沟海域,主要受风浪作用,岸坡经历了长期冲刷分选,底部沉积物显著粗化和均匀化。废弃不久的飞雁滩海域,在5~6m水深以浅存在一明显粗化带,该区内砂含量较高;而该区正是波浪发生破碎的主要部位,破碎频率达到98.2%。5~6m以深的水域,沉积物砂含量显著降低,以粉砂和粘土为主。 对于现行河口区,由于沙嘴前方强潮流带的影响,沉积物粒径由岸向海表现为粗-细-粗的分布特征,且河口三角洲向海最大淤积范围大致为15m水深。 对于莱州湾海区,由于潮流场的影响,阻止了河口泥沙大量向南运移,细颗粒泥沙主要淤积在广利河河口以北的滨海区,在广利河口以南由于没有大量的泥沙供应,滨海区海洋动力占优势,表层沉积物粗化。 (5)黄河三角洲潮滩沉积环境特点:根据潮滩柱状样粒度参数以及磁学参数垂向变化特征,清水沟流路潮滩Q1柱状样沉积相自上而下划分为潮滩沉积相(0~298.5cm)、河口砂坝沉积相(298.5~412.5cm)和前三角洲沉积相(412.5~667cm);刁口河流路潮滩D1柱状样依次划分为潮滩沉积相(0~435cm)和河口砂坝沉积相(435~687cm)。两个地区沉积相特点有明显差异,这与黄河河口来水来沙及海洋动力条件密切相关。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P123
【部分图文】:
黄河以水少沙多闻名于世界。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巴彦喀拉山脉的卡日曲,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于山东注入渤海(图3.1)。黄河干流全长5464kln,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域面积为75.24又1护kinZ。黄河流域自西向东地势由高及低,途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气候从半干旱带向半湿润带过渡,年平均降水量从2501刀Jll逐渐增加到700~。据1950一2000年利津站的水沙数据统计,黄河多年平均入海水量为犯o.14xlo8m3,多年平均入海沙量为7.9ox108t。从表3.1可知,和世界上其他大河相比,黄河入海沙量要高出数倍至数十倍。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108“116。。。。。。。。。。。。。。。。。。。。。。。。。。。。3332…月州_2
3.5黄河入海水沙年代变化特征根据利津站1950一2006年各年水沙数据,统计了黄河不同年代的入海水沙特征。如图3.9所示,黄河在不同年代多年平均入海水沙量均呈大幅度下降趋势,20世纪50年代平均入海水量480.5又10sm3,而21世纪前6年的平均入海水量仅为132.llx10sm3,减少了72.5%。河口年平均来沙量也由20世纪50年代的13.19xlost减少到2000一2006年的平均值l.52xlost,减少了55.50,0。其原因在于:黄河径流主要来自降水,从20世纪70年代起气温开始回升
使河口不断延伸,河床不断抬高,使得河床输沙和流路扩散泥沙的能力持续降低,导致入海尾间非常容易决口改道。自从1855年,黄河尾阁小的改道50多次,较大规模的改道有10次,平均约10年就改道一次。由图4.1可以看出,黄河三角洲流路改道顺序大致是以宁海为顶点,最初行河是在三角洲东北方向,之后改行三角洲东或东南方向,再改行三角洲北部,目前是在三角洲东部。由此可见,黄河基本上在三角洲面上普遍行河一次,尾间频繁的摆动,形成了分别以宁海为顶点,东起淄脉沟,西至徒骇河的扇形堆积体。它由依次生长的10个叶瓣组成,每个叶瓣是黄河一次流路形成的一个舌状堆积体(成国栋,1987)。 118‘20’ 118.40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2917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P123
【部分图文】:
黄河以水少沙多闻名于世界。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巴彦喀拉山脉的卡日曲,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于山东注入渤海(图3.1)。黄河干流全长5464kln,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域面积为75.24又1护kinZ。黄河流域自西向东地势由高及低,途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气候从半干旱带向半湿润带过渡,年平均降水量从2501刀Jll逐渐增加到700~。据1950一2000年利津站的水沙数据统计,黄河多年平均入海水量为犯o.14xlo8m3,多年平均入海沙量为7.9ox108t。从表3.1可知,和世界上其他大河相比,黄河入海沙量要高出数倍至数十倍。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108“116。。。。。。。。。。。。。。。。。。。。。。。。。。。。3332…月州_2
3.5黄河入海水沙年代变化特征根据利津站1950一2006年各年水沙数据,统计了黄河不同年代的入海水沙特征。如图3.9所示,黄河在不同年代多年平均入海水沙量均呈大幅度下降趋势,20世纪50年代平均入海水量480.5又10sm3,而21世纪前6年的平均入海水量仅为132.llx10sm3,减少了72.5%。河口年平均来沙量也由20世纪50年代的13.19xlost减少到2000一2006年的平均值l.52xlost,减少了55.50,0。其原因在于:黄河径流主要来自降水,从20世纪70年代起气温开始回升
使河口不断延伸,河床不断抬高,使得河床输沙和流路扩散泥沙的能力持续降低,导致入海尾间非常容易决口改道。自从1855年,黄河尾阁小的改道50多次,较大规模的改道有10次,平均约10年就改道一次。由图4.1可以看出,黄河三角洲流路改道顺序大致是以宁海为顶点,最初行河是在三角洲东北方向,之后改行三角洲东或东南方向,再改行三角洲北部,目前是在三角洲东部。由此可见,黄河基本上在三角洲面上普遍行河一次,尾间频繁的摆动,形成了分别以宁海为顶点,东起淄脉沟,西至徒骇河的扇形堆积体。它由依次生长的10个叶瓣组成,每个叶瓣是黄河一次流路形成的一个舌状堆积体(成国栋,1987)。 118‘20’ 118.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强;李吉均;赵志军;陈晔;张茂恒;;苏北盆地XH-1#钻孔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组分相关性变化特征及其意义研究[J];沉积学报;2006年02期
2 贾海林,刘苍字,张卫国,孟翊,洪雪晴;崇明岛CY孔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沉积学报;2004年01期
3 王永红,沈焕庭,张卫国;长江与黄河河口沉积物磁性特征对比的初步研究[J];沉积学报;2004年04期
4 董年虎,王广月;渤海湾黄河入海口区余流特性分析[J];黄渤海海洋;1997年01期
5 李东风,李泽刚,张青玉;清水沟北汊流路入海泥沙对东营港影响的数值分析[J];黄渤海海洋;1998年01期
6 尤联元;小浪底工程修建对黄河河口淤积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2期
7 杨世伦;长江三角洲潮滩季节性冲淤循环的多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1997年02期
8 汪亚平,高抒,贾建军;胶州湾及邻近海域沉积物分布特征和运移趋势[J];地理学报;2000年04期
9 虞志英,樊社军,金缪;江苏北部废黄河口水下三角洲稳定性和深水港建设[J];地理学报;1998年S1期
10 杨桂山,施雅风,季子修;江苏淤泥质潮滩对海平面变化的形态响应[J];地理学报;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2852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852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