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GD的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P111.2
【部分图文】:
图 1.1 典型自适应光学系统结构图在自适应光学发展的早期,发展出了四种自适应光学系统(见图 1.2~图 相位共轭系统,波前补偿系统,多元高频振动系统和像清晰化系统。从合的角度看,上述第一种和第三种系统可以用于激光发射,而第二和第四则可以用于成像。从控制原理的角度看,第一种和第二种属于第一类,该是巴布科克的理论提出的,利用相位共轭的原理,系统主要由波前传感器处理器、波前校正器构成,使用波前传感器对相位畸变进行探测,波前处制波前校正器产生共轭相位,达到补偿相位畸变的目的,本文称之为共轭应光学系统。像清晰化系统与多元高频振动系统属于第二类。该类则是利控制理论,系统主要由性能指标传感器(主要为光强探测器或像清晰度)、优化控制器、波前校正器组成,使用光电探测器采集待优化的系统性,控制变形镜,使系统的评价函数达到唯一极值,实现校正系统中波前畸的,本文将之称为优化式自适应光学系统。
相位共轭系统
波前补偿系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晓梅,陈敏,陈建文;观察星体的自适应光学技术日渐成熟[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0年08期
2 ;2013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征稿启事[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3年05期
3 赵培谦,周必方;自适应光学在天文学中的应用[J];天文学进展;1991年02期
4 姜文汉;光电技术研究所的自适应光学技术[J];光电工程;1995年01期
5 姜文汉,凌宁;崭新的自适应光学技术与其研究中间成果的开发[J];中国科技产业;1995年07期
6 张志伟,俞信,杨秉新;自适应光学技术补偿镜面温度及自重变形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9年05期
7 ;2013年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08期
8 姜文汉;;自适应光学技术[J];自然杂志;2006年01期
9 向银辉;;瞄准重大任务需求 锐意进取 自主创新 不断拓展应用领域——成都光电所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创新成果丰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年04期
10 陈波;杨阳;耿则勋;;自适应光学技术及其军事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兰强;太阳高分辨力成像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2 宋阳;基于SPGD的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3 齐岳;基于液晶自适应光学技术的视网膜微血管成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4 武云云;自适应光学技术在大气光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长春;基于波前信息的图像恢复技术[D];吉林大学;2013年
2 陶汝茂;目标在回路自适应光学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代万俊;ICF激光驱动器自适应光学技术应用问题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7年
4 徐友会;基于SPGD算法的大气激光通信自适应光学技术[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5 裴正平;自适应光学技术用于改善固体激光器光束质量的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6年
6 宋杰;太阳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系统性能仿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63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86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