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活动星系核的谱指数探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12:36
   光变是活动星系核的普遍特征。结构函数和自相关函数等是研究活动星系核样本光变性质的主要方法。目前,有三种基本的理论模型可以解释活动星系核的光变。它们是吸积盘模型、超新星爆发模型和引力微透镜模型。光变对于限制活动星系核中心区域的理论模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类星体通常在光度变大能谱变硬。 在本文中,我们利用17个PG类星体长达7.5年的光谱监测资料,研究类星体在光学波段的光谱斜率变化。这17个PG类星体中的绝大部分表现出光谱斜率和静止坐标系5100(?)处连续谱流量的反相关。从样本总体来看,类星体的平均光谱斜率和平均光度之间存在很强的反相关,光谱斜率改变和连续谱流量改变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反相关。这些结果表明类星体在变亮时总体变蓝。同时,我们发现吸积盘模型有利于解释单个类星体光谱斜率和连续谱流量之间的反相关。 类星体通常有强的X射线辐射。然而,类星体的光学和X射线辐射会受到周围高柱密度尘埃和气体的屏蔽。红外波段的探测有利于研究被屏蔽的类星体。类星体的红外辐射受尘埃消光的影响较小,并且在红外波段的连续谱近似为幂律谱。利用特殊的能谱性质可以将类星体和正常星系区分开。 在本文中,我们根据IRAC波段的4色测光资料在GOODS-N天区寻找类星体。我们使用IRAF/DAOPHOT软件包在各波段图像中得到点源的位置、星等和误差,并找出同时出现在4个波段的点源。我们用幂律谱拟合了这些点源在IRAC波段的能谱,并以谱指数α≤-0.5为判据,得到了39个类星体候选者。其中69%的候选者找到了光学对应体,41%的候选者找到了X射线对应体。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P15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活动星系核的观测特征
    1.1 类星体
    1.2 Sevfert星系
    1.3 耀变体
第二章 活动星系核的光变研究
    2.1 光变研究方法
    2.2 光变研究结果
第三章 活动星系核的光变模型
    3.1 吸积盘模型
    3.2 超新星爆发模型
    3.3 引力微透镜模型
    3.4 三种模型的比较
第四章 类星体的光谱斜率变化
    4.1 能谱变化的研究
        4.1.1 测光方法
        4.1.2 光谱方法
    4.2 PG类星体的光谱斜率变化
        4.2.1 研究背景
        4.2.2 观测和数据归算
        4.2.3 数据分析
        4.2.4 讨论和结果
        4.2.5 光谱斜率研究的结论
第五章 红外波段的类星体候选者
    5.1 类星体巡天
        5.1.1 光学波段巡天
        5.1.2 X射线巡天
        5.1.3 红外波段巡天
    5.2 GOODS-N天区的类星体候选者
        5.2.1 研究背景
        5.2.2 观测和数据处理
        5.2.3 选择方法和结果
        5.2.4 多波段能谱
        5.2.5 主要结论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IRAC images of the GOODS-N field
发表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记成;曹晨;宋楠;王飞格;张晓彤;;太阳系外行星的凌星观测研究[J];天文学报;2011年03期

2 唐波;康世举;梁继华;郑永刚;;3C 273天体多波段对数正态变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李乡儒;卢瑜;周建明;王永俊;;基于最近邻方法的类星体与正常星系光谱分类[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9期

4 陈丙秋;杨明;姜碧沩;;脉动变星数据库的建立[J];天文学报;2011年04期

5 谢艳霞;商朝晖;;类星体的中红外光谱分析(英文)[J];天文研究与技术;2011年0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力;Blazars的快速光变、周期光变与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2 濮兴庭;活动星系核的谱指数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水乃;活动星系核中的温吸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戴宏;AGN的多波段性质与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5 张锴;活动星系核窄线区和尘埃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蔡宏兵;利用VLBI研究活动星系核中的吸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7 安涛;高光度活动星系核和暗弱银心天体Sgr A~*的射电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4年

8 周曙白;Blazar天体的光变特性及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4年

9 谭颖;活动星系核的X射线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卢昱;SDSS和FIRST巡天中的射电活动星系核[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怀珍;活动星系核的光变和演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2 胡绍明;Blazar天体的CCD测光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黄凯;类星体Fe发射线产生区域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孔民芝;近星系Ia超新星光变曲线性质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彭朝阳;两类γ暴的谱形和光变曲线的统计差异[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韩旭辉;活动星系核光学FeⅡ发射线强度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晓红;Gamma射线暴分类和光变曲线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4年

8 董云明;BL Lac天体的辐射机制与分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9 毛基荣;Gamma暴余辉的相对论流体动力学演化和光变曲线研究[D];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01年

10 朱俐颖;近相接型密近双星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4年



本文编号:2876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876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d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