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星系核的谱指数探究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P15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活动星系核的观测特征
1.1 类星体
1.2 Sevfert星系
1.3 耀变体
第二章 活动星系核的光变研究
2.1 光变研究方法
2.2 光变研究结果
第三章 活动星系核的光变模型
3.1 吸积盘模型
3.2 超新星爆发模型
3.3 引力微透镜模型
3.4 三种模型的比较
第四章 类星体的光谱斜率变化
4.1 能谱变化的研究
4.1.1 测光方法
4.1.2 光谱方法
4.2 PG类星体的光谱斜率变化
4.2.1 研究背景
4.2.2 观测和数据归算
4.2.3 数据分析
4.2.4 讨论和结果
4.2.5 光谱斜率研究的结论
第五章 红外波段的类星体候选者
5.1 类星体巡天
5.1.1 光学波段巡天
5.1.2 X射线巡天
5.1.3 红外波段巡天
5.2 GOODS-N天区的类星体候选者
5.2.1 研究背景
5.2.2 观测和数据处理
5.2.3 选择方法和结果
5.2.4 多波段能谱
5.2.5 主要结论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IRAC images of the GOODS-N field
发表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记成;曹晨;宋楠;王飞格;张晓彤;;太阳系外行星的凌星观测研究[J];天文学报;2011年03期
2 唐波;康世举;梁继华;郑永刚;;3C 273天体多波段对数正态变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李乡儒;卢瑜;周建明;王永俊;;基于最近邻方法的类星体与正常星系光谱分类[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9期
4 陈丙秋;杨明;姜碧沩;;脉动变星数据库的建立[J];天文学报;2011年04期
5 谢艳霞;商朝晖;;类星体的中红外光谱分析(英文)[J];天文研究与技术;2011年0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力;Blazars的快速光变、周期光变与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2 濮兴庭;活动星系核的谱指数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水乃;活动星系核中的温吸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戴宏;AGN的多波段性质与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5 张锴;活动星系核窄线区和尘埃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蔡宏兵;利用VLBI研究活动星系核中的吸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7 安涛;高光度活动星系核和暗弱银心天体Sgr A~*的射电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4年
8 周曙白;Blazar天体的光变特性及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4年
9 谭颖;活动星系核的X射线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卢昱;SDSS和FIRST巡天中的射电活动星系核[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怀珍;活动星系核的光变和演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2 胡绍明;Blazar天体的CCD测光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黄凯;类星体Fe发射线产生区域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孔民芝;近星系Ia超新星光变曲线性质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彭朝阳;两类γ暴的谱形和光变曲线的统计差异[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韩旭辉;活动星系核光学FeⅡ发射线强度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晓红;Gamma射线暴分类和光变曲线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4年
8 董云明;BL Lac天体的辐射机制与分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9 毛基荣;Gamma暴余辉的相对论流体动力学演化和光变曲线研究[D];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01年
10 朱俐颖;近相接型密近双星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4年
本文编号:2876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876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