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明清时期西式天文测时仪器的传入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08 04:34
  从十六世纪末开始,多种西式的天文测时仪器及其制作技术通过来华的西方传教士逐渐被介绍到中国来,对于明清时期中国天文测时仪器的发展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系统地研究这段时期西式天文测时仪器及其制作技术在华的传播与发展状况无疑是天文学史和中西科技交流史的重要课题,但是迄今为止,学界对各种天文测时仪器的理论基础和制作与使用技术的研究仍然较为欠缺,更没有人从理论和技术角度对这段历史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整理。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西式天文测时仪器及其制作技术在华的传播与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地探讨,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是对日晷制作书籍在明清时期的流传状况及其制作技术的传承关系进行探讨、总结,理清其历史传承的脉络;第二、三章主要是运用现代数理方法对明清时期流传的各种天文测时仪器著作里介绍的西式日晷、星盘的结构、制法和用法进行具体分析、探讨;第四章主要是探讨明清时期其它类型天文测时仪器的结构、制法和用法;第五章主要是对明清时期与测时仪器制作直接相关的西方投影几何学知识在东亚的传播和发展进行追述,为探讨这一阶段西方理论知识与技术知识传播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个案性研究。最后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明清时期西式天文测时仪...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明清时期西式天文测时仪器的传入及其影响


《日月星暑式》中的面东面西面南暑第二式图

汤若望,表位


捌溆跋斓谝徽旅髑迨逼谖魇饺帐钪谱魇榧?谥泄?牧鞑?图1一5《日月星暑式》中的面东面西面南暑第二式图图1一6汤若望《日暑图法》中的面东面西面南暑第二式图二是陆氏本的面东面西面南暑第二式图中的表位画错了(图2一5),表位本应该是在赤道线的中点“土”点上,但图上却画到下面的节气线上去了,而庞氏本(图2一6)是正确的。陆氏本第二部分则讲述了面南暑、面北唇、面东暑、面西唇、偏方立唇、正方向上向下暑、东西向上向下暑、南北向上向下暑等暑的制法,以及与制暑相关的知识,如作地平线法、正表法、定子午法、量北极法、簌天图易捺楞马捷法、分度法、改表法(即当改变暑体大小时,如何确定表位的方法)等,还介绍了如何将圆作七、四十一、三十一、三十七、二十三、二十九、十七、十九、十一、十三界等边角的“分圆法”。除改表法和“分圆法”外,其它的内容都可见之于第一部分

象限仪


道至地之高”)。由于北极出地高度与赤道出地高度互为余角,所以,将九十度减去“赤道至地之高”,即得北极高度。图2一2象限仪一图2一3象限仪二日暑著作中介绍的太阳地平高度的测量仪器有两种,一是象限仪,一是简平仪。而象限仪又包括两种,相应的测量方法也稍有不同。第一种如图2一2,在一个正方形板材上画上一个四分之一圆周的刻度弧,甲点处悬挂一铅锤,辛、庚为为两个带小孔的通光耳,通光孔的大小相等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测量时将先辛耳对准太阳方向,然后垂直转动象限仪,使得太阳光正好穿过辛、庚两耳中的通光孔这时看悬锤所指的刻度,即为所求的太阳地平高度。在已知子午线方向的情况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庞迪我、孙元化《日晷图法》初探——兼论牛津本《天问略》中的三种晷仪[J]. 许洁,石云里.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6(02)
[2]明朝书市探微[J]. 胡文华,陈恒芬.  历史教学问题. 2004(04)
[3]明末平仪(Planispheric Astrolabe)在中国的传播——以《浑盖通宪图说》中的平仪为例[J]. 安大玉.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2(04)
[4]面东西日晷在清代的发展[J]. 邓可卉.  中国科技史料. 1999(01)
[5]齐彦槐及所制天文仪器[J]. 张江华.  文物. 1997(08)
[6]古代中国天文学在朝鲜半岛的流传和影响[J]. 石云里.  大自然探索. 1997(02)
[7]李之藻和《浑蓋通志图说》──比较天文学的地平[J]. 赵建海.  中国文化. 1995(02)
[8]清真大寺日晷初探[J]. 白尚恕.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02)
[9]仰釜日晷和仰仪[J]. 伊世同.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6(01)
[10]托勒密的“曷捺楞马”与梅文鼎的“三极通机”[J]. 刘钝.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6(01)



本文编号:2904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904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2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