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银河系星际介质氧同位素丰度比 18 O/ 17 O的系统观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8 21:21
  氧同位素丰度比18O/17O可以反映出大质量恒星和中等质量恒星喷出物质的相对量。之前的研究报告了一个银河系18O/17O的径向梯度,即银心比值较低,而星系盘上的比值较高,这也支持了银河系由内而外形成的设想。然而,之前研究的样本源较少,尤其是缺少大银心距的源。正因如此,我们开展了银河系氧同位素丰度比18O/17O的系统观测研究。包括了从银河系中心到大银心距(~22 kpc)的286个样本源(数量较之前的研究扩大了一个数量级),以观测它们C18O和C17O的多条跃迁谱线。在本论文中,我们将介绍利用亚利桑那射电天文台的ARO12米和西班牙IRAM30米望远镜对C18O和C17O J=1-0谱线所做的观测。其中IRAM30米观测的50个源中,有33个同时探测到了C18O和C17O两条跃迁线。ARO12米观测的260个源中,有166个同...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银河系星际介质氧同位素丰度比 18 O/ 17 O的系统观测研究


欧洲南方天文台拍摄银河系全景图

示意图,银河系,示意图,星际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图1-2银河系的结构示意图1.2星际介质星际介质ISM(InterStellarMedium)是存在于星系和恒星之外的物质和辐射。这些物质包括电离的气体、原子和分子,以及宇宙尘埃和宇宙射线等(图1-3北半球可见的星际物质分布图[6])。大部分由氢组成,其次是氦,还有少量的碳、氮、氧等[7]。以我们日常的标准来看,这些星际介质都是非常稀薄的。其中冷且致密的物质,主要由分子的形式构成,密度可达到每平方厘米106个。而热且弥散的物质,主要由离子构成,密度可低至每平方厘米10-4个。在星际介质气体中,91%是氢原子,8.9%是氦原子,只有0.1%是更重的原子[8],这些重元素在天体物理中被称为金属。星际介质在恒星尺度和星系尺度上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恒星在密集的星际介质分子云中形成,通过一系列演化,最终通过星风、行星状星云或者超新星爆发等形式将物质重新抛洒进星际介质中,形成新的分子云并孕育下一代恒星。

分布图,星际,恒星,北半球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图1-3北半球可见的星际物质分布图1.3恒星形成及演化图1-4著名的恒星形成区——鹰状星云恒星的演化是恒星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根据恒星的质量,它们的寿命从最大质量恒星的几百万年到最小质量恒星的几万亿年不等,这比目前宇宙的年龄要长得多。所有的恒星都是从分子云中产生的(例如图1-4中的鹰状星云)。经过数百万年,这些原恒星已经演化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并成为赫罗图中的主序星(如图1-5赫罗图与恒


本文编号:3484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3484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c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