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星物理学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2-02-15 19:43
半个世纪以来,伴随着人类在深空探测领域内取得的各种重大科学发现,人们对地球、行星以及太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发现不仅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牵引和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还孕育并催生了行星物理学等交叉学科的兴起和发展。文章在分析国内外行星物理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行星物理学与传统学科及我国未来深空探测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了我国未来行星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并对该学科的未来发展给予了适当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34(07)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国际背景和现状:如火如荼
2 国内现状:起步晚, 起点高
2.1 传统学科遇瓶颈
2.2 深空探测是关键突破点
2.3 国家战略需求
2.4 我国行星物理学现状
3 我国行星物理学发展方向
3.1 行星空间物理
3.2 行星大气物理
3.3 行星内部物理
3.4 行星探测技术
4 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 planetary perspective on Earth’s space environment evolution[J]. Yong Wei,XinAn Yue,ZhaoJin Rong,YongXin Pan,WeiXing Wan,RiXiang Zhu.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2017(01)
[2]比较行星空间物理[J]. 魏勇,戎昭金,钟俊,柴立晖,乐新安,刘立波,于晟,朱日祥,万卫星. 地球科学进展. 2017(01)
[3]创新科技,向深空深海深地挺进[J]. 赵京燕. 国土资源. 2016(10)
[4]中国月球探测器发展历程和经验初探[J]. 叶培建,黄江川,孙泽洲,杨孟飞,孟林智.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4(06)
本文编号:3627154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34(07)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国际背景和现状:如火如荼
2 国内现状:起步晚, 起点高
2.1 传统学科遇瓶颈
2.2 深空探测是关键突破点
2.3 国家战略需求
2.4 我国行星物理学现状
3 我国行星物理学发展方向
3.1 行星空间物理
3.2 行星大气物理
3.3 行星内部物理
3.4 行星探测技术
4 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 planetary perspective on Earth’s space environment evolution[J]. Yong Wei,XinAn Yue,ZhaoJin Rong,YongXin Pan,WeiXing Wan,RiXiang Zhu.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2017(01)
[2]比较行星空间物理[J]. 魏勇,戎昭金,钟俊,柴立晖,乐新安,刘立波,于晟,朱日祥,万卫星. 地球科学进展. 2017(01)
[3]创新科技,向深空深海深地挺进[J]. 赵京燕. 国土资源. 2016(10)
[4]中国月球探测器发展历程和经验初探[J]. 叶培建,黄江川,孙泽洲,杨孟飞,孟林智.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4(06)
本文编号:3627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3627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