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周期系外行星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11-05 02:26
超短周期(ultra-short-period, USP)行星是指轨道周期小于1 d的系外行星,是近年来系外行星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前沿目标。USP行星的搜寻与确认需要借助傅里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 FT)和盒最小二乘法(the box least, BLS)等光变曲线分析算法,以筛选和确认精准的周期信号。利用统计方法可得到目前USP行星的轨道周期、行星半径、宿主恒星类型等分布特征。大部分USP行星半径小于2R⊕,受行星质量限制,大多数USP行星无法通过视向速度信号测得精确的行星质量。根据已有的观测结果可算出,部分USP行星的质量小于10M⊕,由此推测这些USP的组成更接近金属与岩石混合的类地行星。由于密近轨道可能发生光致蒸发等物质损失过程,USP行星大气的存在情况尚不明确。目前,USP行星被认为起源于热木星(hot-Jupiters)或亚海王星(sub-Neptunes),但USP行星与热木星的主星金属丰度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亚海王星的光致蒸发起源理论可能性更高。USP行星轨道演化机制包括低偏心率轨道迁移和潮汐耗散的原位起源模型等。
【文章页数】:24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USP行星的搜寻和观测
2.1 凌星观测
2.1.1 凌星观测任务
2.1.2 光变曲线分析
2.2 视向速度测量
2.3 其他探测方法
3 USP行星分布统计
3.1 出现率
3.2 主星金属丰度及有效温度
4 USP行星物理特性及轨道分布
4.1 行星半径
4.2 行星结构及组成
4.3 行星大气
4.4 长周期伴星
5 USP行星形成及演化理论
5.1 形成理论
5.1.1 热木星洛希瓣超流
5.1.2 亚海王星的光致蒸发
5.2 轨道演化
5.2.1 低偏心率行星系统迁移模型
5.2.2 伴有潮汐耗散的原位起源模型
6 总结与展望
本文编号:3701747
【文章页数】:24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USP行星的搜寻和观测
2.1 凌星观测
2.1.1 凌星观测任务
2.1.2 光变曲线分析
2.2 视向速度测量
2.3 其他探测方法
3 USP行星分布统计
3.1 出现率
3.2 主星金属丰度及有效温度
4 USP行星物理特性及轨道分布
4.1 行星半径
4.2 行星结构及组成
4.3 行星大气
4.4 长周期伴星
5 USP行星形成及演化理论
5.1 形成理论
5.1.1 热木星洛希瓣超流
5.1.2 亚海王星的光致蒸发
5.2 轨道演化
5.2.1 低偏心率行星系统迁移模型
5.2.2 伴有潮汐耗散的原位起源模型
6 总结与展望
本文编号:3701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3701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