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冯·卡门撞击坑着陆区地形及月面遮挡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04 19:42
嫦娥四号任务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在任务设计阶段,为制定着陆器动力下降控制策略和设计月面工作程序,根据嫦娥二号、LRO等月球卫星探测得到的图像、激光测高等数据,对冯·卡门撞击坑着陆区的高程起伏、坡度、撞击坑和石块分布密度,以及着陆区内地形对光照和中继链路遮挡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对嫦娥四号冯·卡门撞击坑着陆区的地形地貌情况进行了总结,对地形地貌及遮挡分析所使用的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将嫦娥四号着陆区同嫦娥三号虹湾着陆区的地形地貌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实际在轨着陆点进行了精确定位并分析了着陆点周围地形的遮挡情况.所形成的系统性分析方法在轨得到了全面验证,并为后续月球及深空探测软着陆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冯·卡门撞击坑地形地貌概况
3 基于数字地形模型及影像的地形分析方法
3.1 数据来源简介
3.1.1 月球勘测轨道器数据简介
3.1.2 嫦娥二号数据简介
3.2 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正射影像
3.2.1 数字高程模型
3.2.2 数字正射影像
3.3 基于DEM的坡度分析与坡度图
3.4 基于DEM及DOM的撞击坑、石块识别
3.5 基于DEM的地形遮挡分析
4 嫦娥四号着陆区地形地貌及遮挡分析
4.1 嫦娥四号着陆区
4.2 嫦娥四号着陆区高程地势特点
4.3 嫦娥四号着陆区坡度特点
4.4 嫦娥四号着陆区撞击坑分布特点
4.5 嫦娥四号着陆区石块分布特点
4.6 嫦娥四号着陆区光照及测控遮挡
4.6.1 着陆区地形遮挡角计算
4.6.2 着陆区光照遮挡情况
4.6.3 着陆区测控遮挡情况
4.7 冯·卡门撞击坑着陆区与虹湾着陆区地形对比
5 嫦娥四号实际着陆点定位与遮挡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任务设计[J]. 叶培建,孙泽洲,张熇,张立华,吴学英,李飞.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9(02)
[2]“嫦娥4号”月球背面软着陆任务设计[J]. 吴伟仁,王琼,唐玉华,于国斌,刘继忠,张玮,宁远明,卢亮亮. 深空探测学报. 2017(02)
[3]嫦娥二号卫星CCD立体相机设计与验证[J]. 赵葆常,杨建峰,汶德胜,高伟,常凌颖,薛彬. 航天器工程. 2011(01)
本文编号:3727819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冯·卡门撞击坑地形地貌概况
3 基于数字地形模型及影像的地形分析方法
3.1 数据来源简介
3.1.1 月球勘测轨道器数据简介
3.1.2 嫦娥二号数据简介
3.2 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正射影像
3.2.1 数字高程模型
3.2.2 数字正射影像
3.3 基于DEM的坡度分析与坡度图
3.4 基于DEM及DOM的撞击坑、石块识别
3.5 基于DEM的地形遮挡分析
4 嫦娥四号着陆区地形地貌及遮挡分析
4.1 嫦娥四号着陆区
4.2 嫦娥四号着陆区高程地势特点
4.3 嫦娥四号着陆区坡度特点
4.4 嫦娥四号着陆区撞击坑分布特点
4.5 嫦娥四号着陆区石块分布特点
4.6 嫦娥四号着陆区光照及测控遮挡
4.6.1 着陆区地形遮挡角计算
4.6.2 着陆区光照遮挡情况
4.6.3 着陆区测控遮挡情况
4.7 冯·卡门撞击坑着陆区与虹湾着陆区地形对比
5 嫦娥四号实际着陆点定位与遮挡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任务设计[J]. 叶培建,孙泽洲,张熇,张立华,吴学英,李飞.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9(02)
[2]“嫦娥4号”月球背面软着陆任务设计[J]. 吴伟仁,王琼,唐玉华,于国斌,刘继忠,张玮,宁远明,卢亮亮. 深空探测学报. 2017(02)
[3]嫦娥二号卫星CCD立体相机设计与验证[J]. 赵葆常,杨建峰,汶德胜,高伟,常凌颖,薛彬. 航天器工程. 2011(01)
本文编号:3727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3727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