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能效准则的分布式基站接入点规划

发布时间:2017-10-11 04:33

  本文关键词:基于能效准则的分布式基站接入点规划


  更多相关文章: 能效 分布式基站 接入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无线通信业飞速发展,移动设备增长迅速,网络规模迅速扩大,移动通信产业的能源消耗也越来越大。近几年,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节能减排是各行各业面临的严肃问题。虽然移动通信行业不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但是在能源消耗方面的问题也不能小觑。移动通信行业的能耗消耗主要在基站,而基站的能源消耗主要在射频设备。射频设备的数量和功率都会影响其耗电量。射频设备的数量、功率及其选址不合理都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本文就这个问题,提出“基于能效准则的分布式基站接入点规划”。分布式基站被视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主要创新在于把基站的基带处理单元(BBU)和射频处理单元(RRU)分开,将两者用光纤相连接。分布式天线缩短了用户和天线之间的距离,减少了传输路径损耗,提高了功率使用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通信和分布式基站研究现状,随后分析无线通信信道和现有基站节能技术,最后分析研究基于能效的分布式基站接入点规划。本文研究主要内容为分析现有能效标准、对基于能效的分布式基站接入规划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仿真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能效 分布式基站 接入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9.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课题研究现状10-16
  • 1.2.1 绿色通信研究现状10-12
  • 1.2.2 分布式基站介绍12-14
  • 1.2.3 分布式基站研究现状14-16
  • 1.3 课题研究意义16-17
  • 1.4 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17-19
  • 第二章 无线通信系统信道和能耗分析19-25
  • 2.1 无线信道特性19-21
  • 2.1.1 大尺度衰落传播模型19-20
  • 2.1.2 小尺度衰落传播模型20
  • 2.1.3 传输损耗模型20-21
  • 2.2 无线通信系统能耗分析21-24
  • 2.2.1 无线通信系统能耗分析21-23
  • 2.2.2 基站能耗分析23-24
  • 2.3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无线通信系统的节能技术25-34
  • 3.1 无线通信系统资源和节能技术概述25-27
  • 3.1.1 无线通信系统资源概述25-26
  • 3.1.2 现有节能技术概述26-27
  • 3.2 基站发射机节能技术27-33
  • 3.2.1 基站休眠节能技术27-29
  • 3.2.2 中继传输节能技术29-33
  • 3.3 本章小结33-34
  • 第四章 基于能效的分布式基站规划34-54
  • 4.1 能效标准定义34-37
  • 4.1.1 bps/Hz标准34-35
  • 4.1.2 bps/Hz/m2标准35
  • 4.1.3 bps/W标准35-36
  • 4.1.4 bps/Hz/W标准36
  • 4.1.5 本节小结36-37
  • 4.2 系统模型及求解37-42
  • 4.2.1 分布式基站的系统容量37-38
  • 4.2.2 问题模型38-39
  • 4.2.3 算法推导39-42
  • 4.3 特殊模型的分布式基站接入点规划42-48
  • 4.3.1 矩形分布43-44
  • 4.3.2 圆形中心无基站44-45
  • 4.3.3 圆形中心有基站45-48
  • 4.4 蒙特卡洛法48-52
  • 4.4.1 蒙特卡洛法介绍49
  • 4.4.2 蒙特卡洛法求解49-51
  • 4.4.3 峰值搜索法51-52
  • 4.5 本章小结52-54
  • 第五章 算法仿真实现54-72
  • 5.1 仿真工具和实现介绍54-59
  • 5.1.1 仿真MATLAB 2011b介绍54
  • 5.1.2 聚类算法kmeans介绍54-56
  • 5.1.3 自定义聚类算法56-59
  • 5.2 算法仿真实现流程59-60
  • 5.3 仿真结果及分析60-70
  • 5.3.1 矩形分布仿真60-62
  • 5.3.2 圆形中心无基站仿真62-64
  • 5.3.3 圆形中心有基站仿真64-65
  • 5.3.4 蒙特卡洛方法仿真65-70
  • 5.3.5 能效值优化对系统容量的影响70
  • 5.4 本章小结70-72
  • 总结与展望72-74
  • 参考文献74-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0-82
  • 致谢82-83
  • 附件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艳;;浅析分布式基站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23期

2 孙涛;;不同场景下的分布式基站供电解决方案[J];网友世界;2013年10期

3 朱向华;;中兴通讯分布式基站简介[J];邮电设计技术;2008年11期

4 ;“与时俱进”的分布式基站[J];移动通信;2008年21期

5 ;3G发展力促分布式基站“与时俱进”[J];通信世界;2008年43期

6 ;3G发展力促分布式基站“与时俱进”[J];信息通信技术;2008年06期

7 ;分布式基站:3G建设中大显身手[J];山东通信技术;2009年01期

8 杨慧;李晓民;罗显勇;;一体化分布式基站及其应用[J];邮电设计技术;2010年07期

9 安刚;王旭;;浅析基于分布式基站覆盖高铁网络的细节问题[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1年07期

10 齐文辉;靳志杰;辛秀东;高欢;;分布式基站用拉远光缆的设计[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关强华;黄凰;谈儒猛;;分布式基站射频拉远单元直流远程供电策略[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程广辉;刘佳;;LTE分布式基站BBU和RRU网络化组网研究[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谢卓群;;“集中分布式供电(RPU)”通信系统创新及自然村通应用研究[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08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分布式基站丰富3G组网策略[N];通信产业报;2006年

2 ;分布式基站:3G建设中大显身手[N];人民邮电;2009年

3 田径;分布式基站代表基本走向[N];通信产业报;2006年

4 胡强;分布式基站优势明显 接口不公开是瓶颈[N];通信产业报;2007年

5 ;分布式基站“与时俱进”[N];通信产业报;2008年

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分布式基站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通信产业报;2009年

7 冯嘉军 陈曦 冯叶;移动分布式基站的全景应用模式[N];人民邮电;2009年

8 船夫;分布式基站颠覆移动网络建设模式[N];人民邮电;2010年

9 本报记者 卢子月;GSM注入3G血液[N];通信产业报;2011年

10 许锐;五大问题制约分布式基站发展[N];人民邮电;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卓东;2G/3G共享式分布式基站系统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康亚冰;基于能效准则的分布式基站接入点规划[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况富强;移动通信系统中分布式基站天线设计[D];云南大学;2011年

4 王爽;WCDMA分布式基站前后台同步与主备倒换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陆媛;基于CPRI的模拟BBU软件设计与实现[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祥超;基于CPRI协议的分布式基站数字接口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周卜思;分布式基站技术在TD-SCDMA室内覆盖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8 蔚俊;分布式基站设备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施锋;Ir接口研究[D];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2年

10 李春雨;TD-LTE分布式基站多天线射频拉远单元数字前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10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010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2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