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G45的DMR中转台硬件设计与转发技术的实现

发布时间:2017-10-14 04:12

  本文关键词:基于G45的DMR中转台硬件设计与转发技术的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集群通信 DMR 转发技术 硬件设计 语音转发实验


【摘要】:数字集群通信相比公用无线通信有诸多不同。数字集群通信以其低成本、开放度高以及接续快等优点在诸多领域成为公用无线通信的重要补充。近年来,数字专用通信系统也以其通话质量高、高保密、不易失真、抗干扰等优点逐步取代模拟专用通信系统。在诸多数字专用通信系统协议中,DMR协议是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数字专用通信系统协议,在专用通信系统领域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实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DMR协议第二阶段提出的转发技术的开发与实现。首先,本文对转发技术的发展以及现状给出比较详尽的介绍,接着对DMR转发模式下对讲机和转发台的信号工作流程作出讨论,然后对转发过程中的吞吐特性进行分析,随后在此基础上分2信道和4信道两种情况进行话务量和呼损率之间的仿真对比。其次,提出转发台的硬件设计方案,接着对芯片比对选型,然后对各个底板接口电路进行设计,并详细介绍各电路设计原则,再对整个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原则及过程进行介绍。最后,调试制作成功的转发台底板硬件各接口和模块,并给出调试结果,接着对转发台程序进行调试。在搭建完成转发台基带系统上进行转发实验,对双工程序进行测试并给出语音中转台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硬件平台以及高层软件开发具有通用性,本项目开发的硬件平台和高层软件验证了转发模式下语音通信的可行性,为以后的转发模式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数字集群通信 DMR 转发技术 硬件设计 语音转发实验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符号对照表11-12
  • 缩略语对照表12-15
  • 第一章 绪论15-21
  • 1.1 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发展及现状15-16
  • 1.2 转发技术的历史及发展16-18
  • 1.3 选题来源及论文结构18-21
  • 第二章 DMR协议转发模式简介21-29
  • 2.1 转发模式分析21-22
  • 2.2 对讲机信号流程22-24
  • 2.2.1 对讲机呼叫控制层状态分析22-23
  • 2.2.2 对讲机的信令23-24
  • 2.3 转发台侧转发流程24-27
  • 2.3.1 转发台转发工作流程24-26
  • 2.3.2 转发台高层状态26-27
  • 2.4 转发台与PSTN网建立连接流程27-29
  • 第三章 转发吞吐特性仿真29-41
  • 3.1 对讲机呼叫到达过程分析29-31
  • 3.2 等待制交换系统31-35
  • 3.3 爱尔兰呼损率35-38
  • 3.4 转发模式吞吐特性仿真38-41
  • 第四章 转发台底板硬件设计图41-65
  • 4.1 转发台底板设计方案分析41-42
  • 4.2 对讲机及通道板硬件介绍42-44
  • 4.3 ARM处理器芯片选型44-45
  • 4.4 电源、复位和时钟电路设计45-48
  • 4.4.1 电源电路设计45-47
  • 4.4.2 复位电路设计47
  • 4.4.3 时钟电路设计47-48
  • 4.5 语音模块设计48-51
  • 4.6 外设接口设计51-60
  • 4.6.1 UART接口设计51-52
  • 4.6.2 以太网接口设计52-55
  • 4.6.3 SD卡接口设计55-56
  • 4.6.4 调试接口设计56-58
  • 4.6.5 USB接口设计58-60
  • 4.7 电话模块设计60
  • 4.8 印制电路板设计60-65
  • 4.8.1 PCB层数60-61
  • 4.8.2 PCB芯片布局61-62
  • 4.8.3 PCB布线设计62
  • 4.8.4 底板制作说明62-65
  • 第五章 转发台调试及转发软件的实现65-81
  • 5.1 转发台硬件电路调试65-71
  • 5.1.1 电源,,时钟和复位电路调试65-67
  • 5.1.2 串口电路调试67-71
  • 5.2 通道板程序调试71-74
  • 5.2.1 帧信号分析71-72
  • 5.2.2 通道板程序流程72-74
  • 5.3 转发台中转实验74-79
  • 5.4 实验结果分析79-81
  • 第六章 结束语81-83
  • 参考文献83-85
  • 致谢85-87
  • 作者简介87-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勇,王岷竹;城市共用数字集群通信网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0年02期

2 ;北京数字集群通信网可望明年建成[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0年06期

3 陈如明;以信息产业与市场的需求为导向 发展我国数字集群通信[J];通信世界;2001年23期

4 ;数字集群通信市场竞争拉开序幕[J];通讯世界;2001年12期

5 何淑贞,王日远;数字集群通信的新机遇[J];无线电工程;2001年11期

6 李爽,储轶刚;数字集群通信在中国[J];现代通信;2001年05期

7 郑祖辉;积极稳妥发展数字集群通信[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2年07期

8 郑祖辉;数字集群通信的应用与发展[J];当代通信;2003年19期

9 郑祖辉;发展数字集群通信的两大关键——市场、应用[J];电信快报;2003年02期

10 张一成,曹阳,周健;江苏数字集群通信共用平台建设构想与发展策略[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霍励;;iDEN数字集群通信网规划方法探讨[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北斗在人防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的集成应用[A];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1 北斗/GNSS导航应用[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马泽文;大力发展数字集群通信业[N];中国电子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李红;数字集群通信开拓发展第二春[N];中国电子报;2001年

3 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 通信专家咨询委员会、集群通信应用与发展论坛秘书长 郑祖辉;标准:数字集群通信发展的基础[N];通信产业报;2001年

4 郑祖辉;积极努力发展我国数字集群通信共网[N];通信产业报;2001年

5 记者 薛惟中 吴浩;数字集群通信风乍起[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6 ;数字集群通信引起关注[N];人民邮电;2001年

7 郑祖辉;稳步推进数字集群通信发展[N];人民邮电;2004年

8 王;甬成功暂缓数字集群通信项目[N];中国证券报;2000年

9 ;我国数字集群通信产业发展对策[N];中国电子报;2001年

10 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副主任、集群通信专家委员会主任 郑祖辉;数字集群通信的中国机遇[N];通信产业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亚;基于G45的DMR中转台硬件设计与转发技术的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侯希望;北京数字集群通信需求及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3 姚宁;北京数字集群通信行业发展策略[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4 吴刚;辽宁省数字集群通信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谢永军;基于DMR数字集群通信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6 何涛洋;协同集团数字集群通信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时培胜;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杨晓波;智能数字集群通信终端的外部设备管理与驱动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李远亮;DMR数字端机射频模块实现方案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伟;DMR数字端机射频模块研究与开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28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028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8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