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LTE-A系统中自组织网络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05:29

  本文关键词:LTE-A系统中自组织网络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LTE-A SON 自优化 节能 小区间干扰协调


【摘要】:自组织网络(Self-organzing network, SON)是LTE/LTE-A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SON技术旨在实现网络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修复,从而帮助运营商降低基础建设费用(Capital Expenditure, CAPEX)和运营维护成本(Operational Expenditure, OPEX),减少人工干预,提升网络建设与维护效率,以确保网络运行高效、安全、稳定。本文基于LTE/LTE-A系统中自组织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分析了SON的系统架构和功能实体。由于自优化作为连接自配置和自修复两个功能的中间纽带,是整个网络自组织化过程的核心,本文重点关注SON中的自优化问题,并针对节能优化和小区间干扰协调这两个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以下自优化算法:1、针对节能优化,首先描述了节能优化的重要性及讨论根据网络现有的负载状态和业务请求智能开闭基站的可行性,其次研究自适应的开闭基站对信号覆盖的影响,并提出一种基站智能开闭技术和动态天线角度调整相结合的节能优化算法。所提出的算法基于基站智能开闭,将天线电倾角和机械下倾角的动态调整嵌入到该方案中,它自适应的选择休眠基站并通过调整休眠基站相邻基站的天线倾斜角来为覆盖漏洞内的用户提供服务。本文详细介绍了节能优化算法的设计过程,从理论及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基于基站智能开闭和天线倾角动态调整的节能优化算法流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在维持覆盖范围基础上,显著地提高能量效率。2、针对小区间干扰协调,首先分析了异构网络的部署及使用所带来的小区间干扰问题,介绍了小区范围扩展(Cell Range Expansion, CRE)和几乎空白子帧(Alomost Blanket Subframe, ABS)的原理,呈现了一些前人工作,分析这两种技术各自的优缺点,然后基于现有小区间干扰协调算法提出一种CRE技术和ABS比例联合调整的优化方案,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原理、算法及流程设计,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合理地促成用户从宏小区卸载到微小区,并在改善小区扩展范围内用户的信干噪比的同时最大程度提升系统吞吐量。
【关键词】:LTE-A SON 自优化 节能 小区间干扰协调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缩略词表10-12
  • 符号表12-13
  • 第一章 绪论13-19
  • 1.1 自组织网络研究背景及简介13-15
  • 1.2 自组织网络标准化进展及研究现状15-17
  • 1.2.1 自组织网络标准化进展15-16
  • 1.2.2 自组织网络研究现状16-17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17-19
  • 1.3.1 研究内容18
  • 1.3.2 本文章节安排18-19
  • 第二章 自组织网络自优化关键技术研究19-29
  • 2.1 自组织功能及架构19-21
  • 2.2 自优化关键技术21-27
  • 2.2.1 负载均衡21-22
  • 2.2.2 移动健壮性自优化22-23
  • 2.2.3 覆盖和容量自优化23-24
  • 2.2.4 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24-25
  • 2.2.5 节能优化25-27
  • 2.2.6 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27
  • 2.3 本章小结27-29
  • 第三章 基于基站智能开闭和天线动态调整的节能方案29-41
  • 3.1 引言29-30
  • 3.1.1 研究背景29
  • 3.1.2 相关工作介绍29-30
  • 3.2 系统模型30-33
  • 3.2.1 网络结构30-31
  • 3.2.2 SINR模型31-32
  • 3.2.3 能量效率模型32
  • 3.2.4 天线模型32-33
  • 3.3 方案介绍33-36
  • 3.4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36-40
  • 3.4.1 仿真平台搭建及参数设置36-37
  • 3.4.2 仿真结果37-40
  • 3.5 小结40-41
  • 第四章 一种CRE和ABS比例联合调整的ICIC方案41-59
  • 4.1 引言41-45
  • 4.1.1 研究背景41-42
  • 4.1.2 相关工作介绍42-45
  • 4.2 系统模型45-46
  • 4.2.1 网络结构45
  • 4.2.2 负载计算45-46
  • 4.3 方案介绍46-54
  • 4.4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54-58
  • 4.5 本章小结58-59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9-61
  • 5.1 全文总结59-60
  • 5.2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60-61
  • 致谢61-63
  • 参考文献63-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政;;电信运营商在演进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研究——以LTE-A系统为例[J];管理观察;2013年19期

2 程光军;王萍;张庆芳;;LTE-A下行信道估计算法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3年10期

3 ;泰乐通信移动回传解决方案简化向LTE和LTE-A网络的演进进程[J];电信科学;2012年03期

4 吴哲;;LTE及LTE-A小区间干扰协调的介绍[J];广东通信技术;2013年09期

5 王钟雷;常永宇;宋思达;杨大成;;LTE-A中新载波类型标准化研究[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3年06期

6 陈贝;陈发堂;石伟萍;;LTE-A系统下行链路信道估计的性能评估[J];电子技术应用;2013年08期

7 陈如明;;3G移动通信发展及LTE与LTE-A演进策略展望[J];中国无线电;2011年01期

8 ;赛灵思推出关键互联IP打造新一代LTE和LTE-A无线网络基础架构[J];电子与电脑;2011年12期

9 许国平;叶青;王东洋;;LTE和LTE-A系统切换及数据重传过程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2年10期

10 王立春;;LTE与LTE-A通用射频测试方案[J];电信网技术;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杭州;陈晓冬;;LTE-A系统中下行MIMO增强技术研究[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许s,

本文编号:1029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029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4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