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面向3G高速无线宽带网络的多媒体传输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23:52

  本文关键词:面向3G高速无线宽带网络的多媒体传输关键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3G TCP/UDP 加权平均码率 GM8128


【摘要】:随着3G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多媒体通信的应用也逐步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当中,给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受无线信道的传输带宽、传输延时、芯片处理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无线多媒体的通信往往会造成数据的丢包和延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视频数据的传输可靠性和实时性,本文主要从无线传输技术和无线移动终端这两个方面展开探讨与研究。在无线传输技术方面:本文先介绍了3G无线网络的特性以及分析了TCP、 UDP协议在3G无线网络传输中各自存在的优缺点。为了满足无线多媒体在3G无线网络中的应用需求,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TCP/UDP混合协议的视频帧分级传输机制。它根据发送方编码产生的不同视频帧类型,采用不同的通道来实现分级传输。其中,TCP协议作为0级传输通道,来传输关键帧数据,保证视频的可靠传输和播放质量。UDP协议作为1级传输通道,来传输非关键帧数据。接收方每隔一段时间比较一次0级通道的数据包延时时间与数据包生命期阀值的大小,并根据比较的结果,组包成控制信息包,并反馈给发送方。发送方根据反馈信息来判断是否开始丢弃1级传输通道的非关键帧数据。通过该机制可以有效地缓解信道拥塞状况,降低视频的延时,保证流媒体播放的实时性。其次,本文又提出了自适应的加权平均码率传输控制机制,根据接收方接收到的信道传输数据量,利用加权平均码率的控制算法来实现动态调节发送方的编码码率,使流媒体传输能更好地自适应3G无线信道带宽的变化。本文通过这两种传输机制的结合,既保证了视频数据的可靠传输,也很好地控制了视频的传输延时。在无线移动终端方面:为了提高多媒体音视频的播放质量和系统稳定性,本文设计与实现了基于GM8128的嵌入式3G无线音视频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高清视频处理芯片ADV7181C作为视频接口,采用USB Hub芯片uPD720114和HuaWei EC3372模块构成可扩展的3G无线通道,在传输方法上设计了支持多个无线通道捆绑的流媒体传输控制方法,实现了适应3G无线数据通讯特点的面向数据包的实时音视频可靠传输。该系统结构可靠,传输稳定,功耗小,并具有灵活的通道扩展能力,在未来的3G/4G无线流媒体应用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上述两方面的研究,使得流媒体在3G无线网络中的通信效果更加流畅、运行更加稳定。
【关键词】:3G TCP/UDP 加权平均码率 GM8128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19.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引言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6
  • 1.2.1 3G无线网络技术10-12
  • 1.2.2 无线多媒体的传输服务质量控制机制12-14
  • 1.2.3 无线多媒体传输协议14-16
  • 1.3 文章框架16-17
  • 第二章 基于TCP/UDP混合协议的视频帧分级传输模型17-24
  • 2.1 3G无线网络的特性17
  • 2.2 无线网络中TCP协议的优缺点17-18
  • 2.3 无线网络中UDP协议的优缺点18-19
  • 2.4 H264协议的帧类型19
  • 2.5 TCP/UDP混合协议的视频帧分级传输机制19-23
  • 2.5.1 视频帧分级传输模型的实现20-22
  • 2.5.2 TCP/UDP数据报文格式22-23
  • 2.6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自适应的加权平均码率传输控制机制24-34
  • 3.1 视频编码压缩技术24-26
  • 3.2 加权平均码率的控制算法26-27
  • 3.3 自适应的加权平均码率传输控制机制的实现27-30
  • 3.4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30-33
  • 3.4.1 实验环境搭建30-31
  • 3.4.2 实验结果分析31-33
  • 3.5 本章小结33-34
  • 第四章 基于GM8128的嵌入式3G无线音视频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34-44
  • 4.1 系统总体方案34-35
  • 4.2 前端采集发射设备的硬件设计35-37
  • 4.3 软件设计37-43
  • 4.3.1 操作系统移植及驱动开发38-41
  • 4.3.2 无线实时音视频传输软件开发41-43
  • 4.4 真机测试效果43
  • 4.5 本章小结43-44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44-46
  • 5.1 论文总结44-45
  • 5.2 论文展望45-46
  • 参考文献46-50
  • 致谢50-51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bdul Aleaf;;优化移动多媒体传输链的功耗[J];电子产品世界;2008年12期

2 蔡小玲;范新丽;;不同队列管理机制对多媒体传输品质的影响[J];计算机应用;2009年S2期

3 张胜;钱柱中;陆桑璐;;一种面向服务的可靠多媒体传输算法[J];软件学报;2010年02期

4 Salvatore Salamone ,袁静;一个现实的多媒体传输通道[J];个人电脑;1994年02期

5 李兵,周曼丽;互联网多媒体传输协议组[J];现代电子技术;1999年03期

6 ;多媒体传输上卫星[J];金融电子化;2001年01期

7 卢洪武;卫星多媒体传输系统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8 曲柳莺,高悦,刘乃琦,张斌;网际多媒体传输协议[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03期

9 Abdul Aleaf;;优化移动多媒体传输链的功耗[J];电子技术应用;2008年05期

10 薛福连;;多媒体传输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199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苗国明;付晓玲;;多媒体传输控制技术研究[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廉士国;孙金生;王执铨;;基于认证和加密技术的安全多媒体传输方案[A];江苏省自动化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04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冯健;短距离无线多媒体应用出新 市场尚待普及[N];中国电子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段沁萍;突破无线图像传输的瓶颈[N];通信产业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刚;移动互联网上自适应多媒体传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卢冀;基于网络编码的多媒体传输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小林;多天线场景下多媒体传输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刘春贵;无线Mesh网络实时多媒体传输和吞吐容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高玉邦;分组交换网络多媒体传输服务质量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斌;面向3G高速无线宽带网络的多媒体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麟煜;网络多媒体传输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赵辛幸;3G无线网络多媒体传输实时速率控制算法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陈宜磊;CSCW环境下多媒体传输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张东霞;VANETs中多媒体传输方案及拥塞检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李欢欢;移动Ad Hoc中的多媒体传输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邹衍芳;无线多媒体传输中的喷泉码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8 李娟娟;DTN网络中多媒体传输及仿真模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谭树明;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传输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10 程峰;MPEG-4中的多媒体传输整体框架(DMIF)研究与实践[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51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051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2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