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链路分组优先分配的多信道集中信道分配方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链路分组优先分配的多信道集中信道分配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无线Mesh网 多信道 吞吐量 丢包率 最大流最小割
【摘要】:针对无线Mesh网很容易受到干扰影响出现性能恶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分组后根据所在组流量多少的情况优先分配的多信道分配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网络中所有的信道进行分组,将链路与组绑定,然后利用最大流最小割定理计算网络的关键链路,优先对关键链路所在的组进行分配信道。仿真结果表明,与一般的集中信道分配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增加网络的吞吐量和降低丢包率。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关键词】: 无线Mesh网 多信道 吞吐量 丢包率 最大流最小割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项目(2012AA010904)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SZ0107、2015GZ0333) 成都大学项目(20804) 辽宁省科学研究基金项目(L2013433)资助
【分类号】:TN929.5
【正文快照】: (2012AA010904);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SZ0107,2015GZ0333);成都大学项目(20804);辽宁省科学研究无线Mesh网络主要由路由节点和客户端节点组成,路由节点负责收集客户端节点产生的数据并转发到网关节点[1]。无线Mesh网具有成本低、组网简单、传输速率高等优点,它为解决“最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学治;徐贵森;刘玉涛;刘春红;;多信道认知用户饱和吞吐量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 周义海;;计算机控制的多信道光纤测试系统[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85年04期
3 刘焕平,杨义先;双环型多信道光纤通信网路由选择[J];通信学报;1999年S1期
4 李新权,谷春厚,李宇;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系统在防汛通信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9年01期
5 王玉博;王呈贵;李超;黄蒙蒙;于海莉;;多信道无线系统中时频机会频谱接入改进算法[J];军事通信技术;2013年03期
6 何宪文;高俊;屈晓旭;单鸿昌;;多信道射频信号相位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通信技术;2014年05期
7 廖守锋;高国庆;;无中心多信道选址 移动通信体制的创新研究[J];中国电子商情;2004年Z3期
8 宋谱;牛凯;许文俊;贺志强;吴伟陵;;用于多信道路由的完全编码意识判据[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9 朱斌;;多信道指挥车市场应用前景介绍[J];数字通信世界;2011年11期
10 张数强;;多信道无线通信系统中单片机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199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川;郑宝玉;;异构网络融合中多无线电多信道分配问题的研究[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挺;赵东风;丁洪伟;;多信道多业务并行冲突分解算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黄鑫;冯穗力;庄宏成;;多射频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的跨层公平资源分配[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冯显杰;;二类用于产生多信道光源的取样光纤光栅[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托列别克·赛买提;山拜·达拉拜;毛莉萍;张国珍;尤努斯·艾沙;;复杂信号系统中干扰的来源、模型及检测[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传信;王汝传;黄海平;;Ad hoc多信道技术及安全性分析[A];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许波;汪伟;周卫东;;多信道WMN网络体系的分析与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秦彬;李礼;张春元;;多接口多信道无线ad-hoc网络的广播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凤花;杨震;张小雪;陈沿明;;基于802.11无线mesh网络多信道算法的改进[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磊;沈明玉;张香芝;;Ad hoc中一种支持QoS保障的MAC协议[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剑明;多信道互干扰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苗长云;有限用户多信道共用系统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杨德强;隐藏目标时域多信道探测系统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李昀照;多信道无线自组网速率控制与信道切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李礼;多接口多信道多跳无线网络资源管理与广播机制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赵楠;多信道动态频谱感知方法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7 秦绍华;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通信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高广恩;多信道优化算法及工业无线通信协议栈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夏巧桥;认知无线电多信道联合感知算法研究与优化[D];武汉大学;2014年
10 王挥;认知无线网络多信道MAC协议的研究与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克顺;基于802.11n的多信道融合回传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苏鹏;WLAN多接口多信道切换机制与动态网卡选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曹勇;多信道自组织网络容量和路由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小强;基于多信道多接口无线Mesh网络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阮志博;面向容量扩展的无线传感网多信道调度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杨彬;无线Mesh网多接口多信道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7 赵三谦;多接口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杨莉;面向紧急数据的异步多信道工业无线网络调度方法[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9 吴斌;多信道全光码型转换的串扰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李春明;异构多接口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62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06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