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OpenRISC 1200的SoC系统搭建及LDPC整合验证

发布时间:2017-10-21 23:29

  本文关键词:基于OpenRISC 1200的SoC系统搭建及LDPC整合验证


  更多相关文章: SoC OpenRISC1200处理器 LDPC译码器 FPGA


【摘要】:随着4G通讯的普及,以及5G高速率大容量信息的交互时代的到来,对移动通信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的信息传输准确性与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道纠错码作为现代数字通信技术的核心,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低密度校验(LDPC)码作为一种优秀的信道编码可以满足低误码率的需求。作为移动设备的最大优势就是其便携性,这就要求设备不仅具有较快的计算速度同时还要有较小的体积。SoC技术可以有效的缩小传统ASIC电路的体积。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以及SoC技术的完善,以前需要多个芯片来实现的功能现在可以由一个SoC系统实现。SoC是以嵌入式操作系统为软件核心,以IP核复用技术为硬件核心,将整个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一个完整的电路。本文提出了一个SoC系统的构架和实现方案,选取免费的开源处理器OpenRISC 1200处理器作为核心,总线标准采取Wishbone总线结构,其他组成部件包括定时器、存储器RAM、指令和数据缓存以及仲裁器等,并且对设计的SoC进行了实现以及功能的验证。其次,用SystemVerilog搭建了层次化的验证平台,同时在验证平台当中增加了由MATLAB编写的LDPC译码器黄金参考模型,采取了随机测试与定向测试相结合的方案,测试了480个测试用例使定义的功能覆盖率达到了100%,从而验证了设计团队设计的LDPC译码器IP核。为LDPC译码器IP核设计了符合Wishbone总线规范的接口,并将其作为独立IP核添加到SoC系统中。然后,对添加了LDPC译码器IP核的SoC系统进行了验证。为了方便后续FPGA下载测试,验证过程中添加了波特率为9600的UART串口IP单元,通过串口读出LDPC译码结果。编写Perl脚本,对比读出结果与预期结果,结果显示每次读出的4608个LDPC译码数据与预期值完全相同。最后提出了FPGA快速验证流程,并且成功将整个SoC系统在型号为Altera Stratix II EP2S60F1020C3的FPGA上进行了移植。实际综合频率达到115MHZ,使用Combinational ALUTs为7594,Logic registers为3951,占用Block memory393/424(92.7%)。存储器占用达到92.7%是因为LDPC译码器需要大量的存储单元进行迭代计算。通过软件和硬件的验证,表明了将LDPC译码器作为独立IP应用到SoC系统中的方案切实可行有效。本论文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一个将信道编解码模块LDPC译码器作为独立IP应用到一个完整的SoC系统当中的方案,并且通过软硬件协同验证表明了方案是可行的。作者较好的解决了设计和硬件验证过程中出现的诸多技术难点,如Wishbone总线共享方式中各IP的协调性与优先级,SoC系统的FPGA移植验证,大量代码和模块的调试等。
【关键词】:SoC OpenRISC1200处理器 LDPC译码器 FPGA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11.22;TN4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4
  • 第一章 绪论14-20
  • 1.1 研究背景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7
  • 1.3 研究内容17-18
  • 1.4 论文结构18-20
  • 第二章 基于OPENRISC 1200处理器的SoC系统搭建20-35
  • 2.1 SoC平台简介20-23
  • 2.1.1 SoC平台构成20-21
  • 2.1.2 SoC设计关键技术21-22
  • 2.1.3 SoC平台设计流程22-23
  • 2.2 OpenRISC 1200处理器23-25
  • 2.2.1 OpenRISC 1200背景介绍23
  • 2.2.2 OpenRISC 1200的主要特点23-24
  • 2.2.3 OpenRISC 1200基础结构24-25
  • 2.3 WISHBONE总线25-30
  • 2.3.1 WISHBONE支持互联类型25-27
  • 2.3.2 WISHBONE总线周期与接.时序27-30
  • 2.4 SoC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0-34
  • 2.4.1 SoC整体框架30-32
  • 2.4.2 SoC最小系统简单仿真验证32-34
  • 2.5 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LDPC译码器IP核的验证35-50
  • 3.1 LDPC译码器IP核结构及端35-38
  • 3.1.1 LDPC译码器IP核译码流程及框架35-37
  • 3.1.2 LDPC译码器IP核端.说明37-38
  • 3.2 基于SystemVerilog的验证平台架构38-40
  • 3.2.1 SystemVerilog验证特性38
  • 3.2.2 验证框架及其组件38-40
  • 3.3 LDPC译码器IP验证平台的搭建40-44
  • 3.3.1 验证工具介绍40
  • 3.3.2 验证环境结构40-41
  • 3.3.3 验证流程41-42
  • 3.3.4 验证平台框架42-44
  • 3.4 功能覆盖率收集44-47
  • 3.4.1 功能覆盖率的概念44
  • 3.4.2 功能覆盖率的收集44-46
  • 3.4.3 功能覆盖率与随机验证的结合46-47
  • 3.5 验证结果47-49
  • 3.6 本章小结49-50
  • 第四章 SoC系统整合验证50-63
  • 4.1 完整SoC系统架构50-51
  • 4.2 UART模块51-53
  • 4.2.1 UART IP模块框架51-52
  • 4.2.2 UART工作模式52-53
  • 4.2.3 UART IP核接53
  • 4.3 LDPC IP核wishbone接53-54
  • 4.4 软件测试平台54-56
  • 4.4.1 软件环境及开发工具54-55
  • 4.4.2 SoC仿真流程55-56
  • 4.5 仿真文件56-59
  • 4.5.1 设备地址及参数配置文件56-57
  • 4.5.2 编写Makefile文件57-58
  • 4.5.3 链接脚本文件58
  • 4.5.4 生成二进制可执行bin文件58-59
  • 4.6 仿真结果59-62
  • 4.7 本章小结62-63
  • 第五章 SoC系统的FPGA下载原型验证63-78
  • 5.1 SoC硬件验证系统的结构63-65
  • 5.2 JTAG调试模块65-68
  • 5.2.1 JTAG测试接.原理65-66
  • 5.2.2 JTAG调试系统构架66-67
  • 5.2.3 调试方法67-68
  • 5.3 FPGA移植的SoC文件配置68-71
  • 5.3.1 OpenRISC1200处理器文件的配置68-69
  • 5.3.2 修改时钟产生模式69-70
  • 5.3.3 修改存储模式70-71
  • 5.4 SoC下载流程71-72
  • 5.5 测试流程及结果72-76
  • 5.6 本章小结76-78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8-80
  • 致谢80-81
  • 参考文献81-84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4-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BRIAN DIPERT;;清除不合格的存储器[J];电子设计技术;2002年03期

2 ;存储器市场发展趋势[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3年11期

3 张健;CellularRAM存储器:2.5G/3G终端的理想方案[J];电子设计应用;2003年10期

4 ;韩国开发出新一代超高速存储器芯片[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年02期

5 ;韩国开发出新一代超高速存储器芯片[J];稀有金属;2004年03期

6 ;我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相变存储器芯片研制成功[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06期

7 窦振中;未来存储器技术[J];电子产品世界;2000年02期

8 邹益民;存储器的兼容性设计[J];电子工艺技术;2001年03期

9 邹益民;存储器的兼容性设计[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1年04期

10 潘立阳;朱钧;段志刚;伍冬;;快闪存储器技术研究与进展[J];中国集成电路;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卫宁;王剑峰;杜婕;周聪莉;郭旗;文林;;抗辐射加固封装国产存储器电子辐照试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勇;吴丹;沈森祖;石坚;;基于V93000测试系统的存储器测试方法研究和实现[A];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陈飞;罗运虎;周勇军;李金猛;周涛;阚艳;;应用于飞机电路板修理的专用存储器读写装置的研制[A];面向航空试验测试技术——2013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吾勤之;许导进;王晨;刘刚;蔡小五;韩郑生;;SRAM存储器单粒子效应试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唐民;;超深亚微米SRAM和Flash存储器的辐射效应[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东;朱一明:我拿辍学赌明天[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2 姜洋;恒忆进军存储器市场[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郭涛;闪存之后,相变存储器再受关注[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4 南京 沈永明;彩电存储器读写器的制作和使用[N];电子报;2005年

5 莫大康;应用推动 存储器重回上升轨道[N];中国电子报;2007年

6 记者 王春;上海“相变存储器”研究与国际前沿基本同步[N];科技日报;2011年

7 记者王俊鸣;64位存储器在美问世[N];科技日报;2002年

8 蔡绮芝 DigiTimes;IBM Racetrack Memory将取代闪存[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9 IDG电讯;“牛”气冲天[N];计算机世界;2000年

10 记者 张锦芳;韩国高速芯片每秒可传1万本厚书[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丹;高效能计算型存储器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范雪;一种新型反熔丝存储器的研制及其抗辐射加固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璐;高k栅堆栈电荷陷阱型MONOS存储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周娇;相变存储器按比例缩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延彬;基于PCM的写操作优化策略研究与设计[D];山东大学;2015年

2 赵志刚;基于相变存储器电流约束下片内并行写入操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赵志强;基于OpenRISC 1200的SoC系统搭建及LDPC整合验证[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段志刚;嵌入式低压低功耗新型快闪存储器电路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李家强;基于正交拉丁码的存储器抗多位翻转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沈菊;相变存储器芯片电路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8年

7 张佶;高密度阻变存储器的设计[D];复旦大学;2010年

8 张显敞;存储器测试算法研究及应用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马文龙;阻变存储器外围电路设计[D];湖南大学;2014年

10 宋子凯;大规模存储器的高速并行测试解决方案[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75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075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b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