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域网超宽带陷波天线的优化设计
本文关键词:一种体域网超宽带陷波天线的优化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无线身体局域网 超宽带天线 U形槽 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
【摘要】:为满足无线身体局域网(WLAN)系统中对天线的陷波要求,采用在辐射贴片上开U形槽的方法设计了一款超宽带陷波天线,以抑制WLAN窄带干扰信号。在超宽带天线辐射贴片上开U形槽,改变电流分布。通过调节U形槽的尺寸,实现对WLAN(5.15~5.825 GHz)窄带干扰信号的抑制。采用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QPSO),分别对超宽带天线辐射贴片尺寸和U形槽的尺寸参数进行优化。利用HFSS仿真软件,对天线建模仿真和安捷伦N5230A网络分析仪对天线实物进行测试。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天线在3.8 GHz处实现良好的阻抗匹配,天线带宽覆盖3.1~10.6 GHz,并且WLAN(5.15~5.825 GHz)窄带干扰信号得到抑制。天线的全向性除陷波点外都表现良好。该设计方法和算法优化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先进制造工程学院;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 无线身体局域网 超宽带天线 U形槽 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7107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I11B00)
【分类号】:TN822.8
【正文快照】: 引言为满足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无线身体局域网(ultra wide band,UWB)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天线要有超宽的频带宽度,覆盖3.1~10.6 GHz。超宽带通信系统覆盖的频段非常宽,容易对已有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WLAN)的5.15~5.825 GHz频段形成干扰,降低通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叶明;;混沌在超宽带通信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07年03期
2 傅云鹏;赵元珍;;超宽带通信技术研究及最新发展动向[J];西北水电;2008年01期
3 陈铁军;仇洪冰;;超宽带通信视频演示系统设计[J];计算机工程;2008年13期
4 邓小芳;蒋文芳;赵峰;林基明;;超宽带通信系统误码率的分析与仿真[J];通信技术;2009年04期
5 赵亮;金梁;刘双平;季中恒;禹春来;;典型超宽带通信系统实现方案的应用场景分析[J];电子学报;2011年09期
6 齐琳;郭黎利;姜晓斐;李超;;不同调制的并扩超宽带通信系统的性能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年09期
7 吴勋;;超宽带通信系统实现方案的应用场景分析[J];硅谷;2012年17期
8 李瑛,张水莲,俞飞,罗飞;超宽带通信技术及其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04年08期
9 李瑛;陶正;牛忠霞;;基于延迟锁定环超宽带通信信号的跟踪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10 孙琳;秦文华;赵建平;;电孤子信号用于超宽带通信发射脉冲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重峰;钟宇靖;程磊;;信息化战场上军用超宽带通信技术运用浅析[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2 李熹;王治国;费元春;郭德淳;张冰;;基于可编程延时芯片的超宽带时间间隔调制系统的设计[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宁静;柳平;;超宽带几种传输技术的比较[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刘重明;谢智刚;;超宽带通信系统研究:前景与挑战[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杨文川;程杰;董超;;一个基于脉冲的超宽带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肖尚辉;江毅;;超宽带通信信号的波形选取与设计[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王宝宝;;超宽带无线电链路性能分析[A];第22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4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刘新安;;舰艇编队超宽带通信发展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9 王江;毕光国;张在琛;;超宽带通信系统同步前导符设计及其频谱性能分析[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刘仲伟;;一种定点传输的超宽带信号预处理方法[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霞;码域发送参考超宽带通信传输与抗干扰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涂春江;超宽带通信收发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刘继斌;时域超宽带紧缩场测量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成先涛;模拟空时码在超宽带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阮青山;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宽带通信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邓双成;超宽带通信系统下信道编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焦胜才;超宽带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8 赵冰;认知超宽带通信系统关键技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蜀南;压缩传感在超宽带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廖洪运;混沌及其在超宽带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朱晓明;超宽带通信系统中信道估计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熊俊;超宽带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陈奕军;超宽带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安全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6 纪瑞丽;超宽带频谱分析与感知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王鹏;冲激无线电超宽带通信系统的仿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8 刘海薇;压缩感知在超宽带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高广亚;超宽带通信定位技术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3年
10 景振海;超宽带理论及其性能仿真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97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097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