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STM32的智能逆变电源设计

发布时间:2017-10-27 06:11

  本文关键词:基于STM32的智能逆变电源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STM 逆变 电源


【摘要】:高性能模块化、高频数字化、智能化是逆变电源技术的方向发展.因此,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新的逆变电源系统,利用STM32芯片具有独立的程序和存储器空间,结合该芯片的高速运算能力和强大的控制功能,采用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增强电路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路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灵活性好.
【作者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天津市复杂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拓朴方得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STM 逆变 电源
【分类号】:TN86
【正文快照】: 逆变电源技术,在各类电源系统和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逆变电源技术的特点是利用功率开关器件的通断作用,将交流或直流输入变换成稳定的交流输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质量的供电和电能是用电设备的迫切需要.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高性能逆变电源的研究.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中领;李桥梁;;基于DSP56F8346的SVPWM实现方法[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01期

2 董康;丁明;张国荣;瞿晓丽;;基于dsPIC高频逆变电源的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09年08期

3 张凯;王祥;;基于STM32的新型SPWM逆变电源[J];电气自动化;2012年03期

4 张倩;黄晓林;杨永立;;基于TMS320F2812的逆变电源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勇;杨延竹;王宁;;一种新型的纺纱张力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2 王兴贵;卢耀文;;“风光柴”发电系统10kW风电并网逆变器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10期

3 李占尊;韩广明;兰建克;;一种基于DSPIC全数字控制的逆变电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15期

4 王延年;汪春望;;防瞬态突变算法在特种三相电源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3年11期

5 林燕云;毛行奎;;基于dsPIC不同控制下逆变输出电压特性分析[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4年22期

6 郑杰文;陈炜骏;陈峰;;GSW型高压带电显示器校验装置的研制[J];电测与仪表;2015年10期

7 李国洪;张磊;;基于MC56F8346的逆变电源设计[J];电源技术;2015年09期

8 娄建华;李盼;王洁;郭齐;;用于煤矿电缆绝缘参数在线测量的附加低频信号源设计[J];工矿自动化;2012年10期

9 户永清;;一种基于Cortex M3的高频链逆变电源设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4年04期

10 杨蕾;邵英;吴正国;;基于双口RAM的PWM整流器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刚;;基于dsPIC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方泽莉;钱伟康;;一种实现X射线机灯丝加热的电路设计[A];面向航空试验测试技术——2013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策;基于DSP控制的UPS的设计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徐中领;基于DSP的交流异步电动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毋炳鑫;数字电源自抗扰控制系统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0年

4 卢耀文;风光柴互补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5 廉柯;基于DSP的在线式数字化UPS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汪立君;全数字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7 陈小冬;基于TMS320 DSP的动态不间断电源UPS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余雷;三相四桥臂逆变电源研究与设计[D];重庆理工大学;2013年

9 张倩;大功率镁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电源关键技术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10 黄健;储纬器PMSM电机驱动器的设计[D];苏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家林,苏彦民;一种新型的大功率高性能逆变电源控制方案[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2年01期

2 蔡宣三;并联开关电源的均流技术[J];电工电能新技术;1995年03期

3 蔡昆,李耀华,胜晓松,谢孟,王平;高性能单相电压源逆变器的输出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01期

4 胡文斌,肖岚,蒋渭忠,严仰光;3kVA并联逆变器模块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1年05期

5 谢力华,苏彦民;正弦波逆变电源的数字控制技术[J];电力电子技术;2001年06期

6 胡磊,何湘宁,邓焰;多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简化算法[J];电力电子技术;2005年05期

7 沈安文,朱晓琳,郑定富;用于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的空间电压矢量PWM[J];电力电子技术;2005年05期

8 许德;马运东;陈道炼;;推挽正激式高频环节逆变器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05期

9 孟元东;娄承芝;;基于dsPIC30F1010高频正弦波逆变器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07期

10 章进法,姚凯卫;IGBT智能模块的驱动控制电路[J];电力电子技术;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逢雪;王香婷;王通生;徐广瑞;;基于STM32单片机的无线智能家居控制系统[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1年08期

2 武玉婷;张娜;;基于STM32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年07期

3 刘威龙;孙明磊;王,

本文编号:1102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102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8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