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构天线研究与设计
本文关键词:可重构天线研究与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多个标准 频率可重构 方向图可重构 极化可重构
【摘要】:现代无线通信系统通常有多个标准以便它们能满足多容量和小型化的现代天线系统。可重构天线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能改变天线的性能来满足多样性的无线通信需求和减少来自其它无关信号的干扰。通常可重构天线有频率、极化或者辐射方向图可调。由于手机和其它个人移动设备中大量不同的标准,使得需要覆盖多频或者具有可重构特性智能天线,同一副天线因不同的目的工作在不同的频段,这正是人们所期望的。此外随着相同频谱数量的增加,干扰的可能性提高了,因此可重构天线显得很重要。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可以控制波束在给定的方向进行辐射,这有利于提高通信中的信噪比。极化可重构天线用于避免因多径效应引起的信号衰减。在本论文中将会提出这三类可重构天线。首先,一款工作在3.4GHz和5GHz附近的双频可重构天线被提出。天线由含有U型缝隙的圆形贴片和呈周期性结构的人工结构表面组成。利用平面技术将人工结构表面直接放置在圆形贴片的上面,使得天线整个结构紧凑。由于两层介质板的厚度为2.6mm,使得天线具有低剖面性。通过绕圆形贴片中心轴旋转上面的人工结构表面可以实现频率的可重构,结果显示天线在较高的频率具有很大的调节范围,然而在较低的频率可调范围很小。其次,一款新颖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被提出。天线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了矩形驱动贴片,两个对称的半圆形寄生单元且在其上开了一对弧形的缝隙和在地平面上开了两个对称的矩形环缝隙。两组p-i-n二极管分别放置在矩形环缝隙上,通过这两组二极管开关将它们连接起来,从而可以实现辐射方向图可调。在论文中天线的详细设计将会被阐述,仿真结果也将被显示和讨论。最后,一款极化可重构天线被提出,天线极化工作频率为3.6GHz且设计利用了周期性结构的人工结构表面。该天线由平面周期性结构和非接触性H型缝隙天线构成,且都为圆形。两介质板直径为60mm、厚度都为1mm,这使得天线结构紧凑且具有低剖面。通过绕着H形缝隙中心轴旋转人工结构表面,天线能够实现线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结果显示天线工作在圆极化时,其轴比带宽为3.55-3.67GHz,且天线具有很好的极化隔离,其值在15dB以上,最大增益在6dBi以上。
【关键词】:多个标准 频率可重构 方向图可重构 极化可重构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8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符号对照表11-12
- 缩略语对照表12-15
- 第一章 绪论15-29
- 1.1 天线发展历史及意义15-16
- 1.2 可重构天线简介及分类16
- 1.3 可重构天线国内外研究现状16-26
- 1.3.1 频率可重构天线17-20
- 1.3.2 方向图可重构天线20-22
- 1.3.3 极化可重构天线22-24
- 1.3.4 多种特性混合可重构天线24-26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26-29
- 1.4.1 论文主要工作26
- 1.4.2 论文内容安排26-29
- 第二章 天线基本参数和微带天线及其基本理论29-43
- 2.1 天线基本参数29-32
- 2.1.1 输入阻抗29
- 2.1.2 反射系数、回波损耗和电压驻波比29-30
- 2.1.3 辐射方向图30
- 2.1.4 方向性、增益和效率30-31
- 2.1.5 线极化、圆极化和轴比31-32
- 2.1.6 带宽和谐振频率32
- 2.2 微带天线定义和结构32-33
- 2.3 微带天线辐射机理33-34
- 2.4 微带天线馈电方式34-41
- 2.4.1 微带线馈电34-35
- 2.4.2 探针馈电35-37
- 2.4.3 临近耦合馈电37-39
- 2.4.4 缝隙耦合馈电39-41
- 2.5 微带天线分析方法41-42
- 2.5.1 传输线模型分析法41
- 2.5.2 腔膜分析法41
- 2.5.3 多端口网络模型分析法41-42
- 2.5.4 矩量法42
- 2.6 本章小结42-43
- 第三章 频率可重构天线设计43-51
- 3.1 引言43-44
- 3.2 天线结构与分析44-46
-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46-50
- 3.3.1 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尺寸重要参数对双频天线的影响46-47
- 3.3.2 不同旋转角度 θ 对反射系数的影响47-48
- 3.3.3 旋转角度 θ 不同时辐射方向图48-50
- 3.4 本章小结50-51
- 第四章 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设计51-59
- 4.1 引言51-52
- 4.2 天线结构与分析52-54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54-57
- 4.3.1 三种状态下天线反射系数54-55
- 4.3.2 三种状态下辐射方向图55-57
- 4.4 本章小结57-59
- 第五章 极化可重构天线设计59-67
- 5.1 引言59-60
- 5.2 天线结构与分析60-61
-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61-64
- 5.3.1 三种状态下天线反射系数61-62
- 5.3.2 三种状态下天线轴比和辐射方向图62-64
- 5.4 本章小结64-67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7-69
- 参考文献69-73
- 致谢73-75
- 作者简介7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华,舒琳,王均宏;手机天线的研究进展[J];移动通信;2002年11期
2 杨艾青;李春禾;;天线基础知识(二)[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03年04期
3 王亚萍;;移动天线应用及技术探讨[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4 黄裕厚;;低频和甚低频螺旋顶负载天线[J];电波科学学报;1990年03期
5 吴健;冯正和;;一种带有寄生分枝的倒置F型双频天线[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18期
6 姚育翠;李占邦;王新田;温振超;洪雷;胡平;;电磁隔离耦合式合成场天线[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年01期
7 Keng Chen;Kimmo Koskiniemi;;为手持设备选择合适的天线[J];今日电子;2008年03期
8 郁明祥;刘学观;;浅谈手机天线的设计挑战与思路[J];科技风;2009年18期
9 李高升;刘培国;刘继斌;覃宇建;;天线基本概念和原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实现[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年05期
10 赵建锋;;城市主城区天线挂高和倾角对覆盖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处方;;2000年天线展望[A];IEEE北京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2 王致远;倪文俊;蒋凡杰;;螺旋加载倒F天线的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3 李晓燕;李江波;;中波小天线介绍与应用[A];2007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论文集2(上)[C];2007年
4 李宗谦;;天线口面的平均亮温度[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5年
5 杨振超;聂在平;宗显政;班永灵;;手机天线在整机环境下的效率分析与仿真[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6 赵阳;张志军;冯正和;李展;;全金属无切缝腔体天线的技术研究[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7 陈志雨;;用GTEM小室做天线测量[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8 覃正;陈绍汀;;国外SAR天线的发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9 蒋颉;周蔚红;何建国;;微波热疗天线的设计与优化[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张加坤;胡皓全;杨显清;赵家升;;线天线辐射近区场强计算[A];第十四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大连移动通信公司工程师 李军;天线美化渐成趋势[N];经济日报;2006年
2 ;无线语录增益天线[N];电脑报;2005年
3 ;C网优化中的天线仿真研究[N];通信产业报;2003年
4 罗清岳;智能型GPS导航天线的设计及应用[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5 赵如兵;解读移动通信天线参数[N];通信产业报;2003年
6 记者 华凌;你想“遁形”,,就在身边放些小天线[N];科技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逢雪;织物可穿戴天线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2 肖绍球;平面型可重构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3 宗显政;平台与天线的一体化电磁建模及工程实践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韩国瑞;封装天线的电磁兼容特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5 魏文博;可重构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陈瑾;宽带小型化天线及多频带/超宽带印刷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桦;托卡马克中离子回旋天线的相关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8 凌劲;混合快速算法在天线辐射和散射问题中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琪;天线的小型化技术与宽频带特性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10 周蔚红;时域天线在无载波脉冲探地雷达中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启;多频微带RFID阅读器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贵州大学;2015年
2 张袁;共形全息人工阻抗表面天线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陈龙;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滤波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建伟;小型化印刷天线在宽带通信中的应用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傅琦;高峰值功率天线和可重构太赫兹吸收器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王大昌;有限区域内多个天线之间干扰预测与布局优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周鹏;宽带小型化的高性能鞭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马晓娜;几种典型的小型化印刷天线的设计与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袁睿;人体中心通信可穿戴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杜雷刚;结构参数对结构功能一体化天线电性能的影响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13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113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