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新型宽带电磁偶极子天线设计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8 11:03

  本文关键词:新型宽带电磁偶极子天线设计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磁偶极子天线 蝶形 印刷 宽带


【摘要】:移动通信服务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近年来,3G, WIFI, WiMax, UWB,尤其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LTE得到了快速蓬勃的发展。为了满足不同移动通信系统的需求,基站天线要求具有更宽的工作频带,更好的定向辐射特性,较小的交叉极化,制作加工环节经济环保,以及在其工作频带内具有稳定的增益。 Luk教授于2006年,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宽带天线结构——电磁偶极子微带天线。该天线不仅结构简单、剖面低,而且实现了43.8(VSWR≤2)%的阻抗匹配带宽,具有稳定的辐射特性,很小的尾瓣辐射和交叉极化,同时工作频段内具有稳定的增益。 本文在Luk教授所提出天线结构的基础上,分别对电、磁偶极子天线的形状以及天线的馈线结构做出了改进,并通过把天线的辐射贴片印刷在介质基板上,设计出了蝶形超宽带电磁偶极子天线,工作频段从3.1GHz到10.7GHz,相对带宽百分比达到了110%(VSWR≤2),同时天线的尺寸也得到了大大减小。随后利用缩比原理,对其进行了等比例放大,使天线覆盖了移动通信低频频段。接下来,本文设计了垂直平面印刷电磁偶极子天线,通过将电、磁偶极子天线印刷在同一块介质基板上,大大减小了天线的体积,使其便于组成阵列天线。该天线的工作频段从2.19GHz到4.10GHz,实现了64%(VSWR≤2)的相对带宽。本文所设计的两款天线,具有良好的辐射特性,E面和H面的方向图几乎相同,在整个工作频段,天线具有很低的尾瓣辐射、交叉极化和稳定的增益,满足现代通信系统对高性能天线的要求。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8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仵大奎;徐荃;李思敏;;一种新型弹载偶极子天线分析与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03期

2 邓鹏;柳超;张志刚;;集合线对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的影响[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蒋全兴;周忠元;;信号源内置式球形偶极子天线[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6年05期

4 曹卫平;王秉中;;宽带小型化偶极子天线及其阵列技术研究进展[J];电信科学;2008年12期

5 王涵;路宏敏;王煜;高峰涛;;抑制两个偶极子天线电磁耦合的新方法[J];电子科技;2008年07期

6 王明yN;蒋全兴;;信号源内置式球形偶极子天线新进展及应用[J];电子机械工程;2009年03期

7 石新军;;电偶极子天线电磁场辐射特性[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8 马天鸣;杨魁;袁晓兵;;印刷偶极子天线实现全向辐射的一种设计方法[J];微波学报;2010年06期

9 曹卫平;郑斯萍;李思敏;高喜;;一种频带展宽的小型化左手偶极子天线的设计[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2年04期

10 杨才;;半导体偶极子天线[J];制导与引信;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晋阳;张小苗;杨倩;赵旭东;王银行;;带有新型寄生单元的印刷偶极子天线[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何庆强;何海丹;;宽带印刷偶极子天线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3 许启林;;一种双面印刷偶极子天线[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阮成礼;袁乃昌;;一种非正弦波辐射器的研究-平面扇形偶极子天线[A];1991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卷Ⅱ)[C];1991年

5 江晖;李勇;王孝义;黄攀;;一种宽带印刷偶极子天线的分析与设计[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张娜;史小卫;李瑞华;李鑫;;一种应用于WLAN的小型化双频偶极子天线的设计[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李伟;姚远;俞俊生;;EMC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第22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选[C];2012年

8 王勇;李萍;叶霞;;井下无缆通信中谐变电偶极子的场[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艳苹;基于圆柱载体的共形偶极子天线阵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明超;新型平面偶极子天线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2年

2 史們;超高频偶极子天线设计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亚文;低剖面高增益电磁偶极子天线的设计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4 张仁轩;一种新型宽带电磁偶极子天线[D];云南大学;2014年

5 尚丹;偶极子天线在电子标签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6 王森;印刷技术在RFID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7 王宇;小型化无源电子标签天线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斌;基于顶加载偶极子天线的PLC电磁辐射测量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9 曹t,

本文编号:1156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156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a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