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一种安全高效的组合密钥技术在VoIP上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2 11:19

  本文关键词:一种安全高效的组合密钥技术在VoIP上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VoIP SIP协议 组合密钥 硬件模式 双向认证 密钥交换


【摘要】:基于SIP协议的VoIP系统当前正被广泛应用,但由于Internet网络环境及SIP协议自身的特征,导致系统容易遭受攻击,安全性急需改进和提升。文中首先介绍了VoIP系统的特点及SIP协议,并指出所存在的安全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从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两个方面同时入手,采用组合对称密钥技术配合硬件双向认证的模式,实现VoIP系统中用户终端和服务器的可靠性,以及SIP通信终端密钥的安全交换,并采用对称算法加密数据减少延时,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可靠、安全和高效。
【作者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网络密码认证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创新工程Ⅱ-2:云安全密码认证系统研究与开发(编号:PXM2014_178214_000011)资助
【分类号】:TN918.4;TN916.5
【正文快照】: 1引言IP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是一种新型的分组通信数字电话,可以在IP网络上实现对语音信号的数字化、压缩编码、打包分组、解包解压及语音恢复等处理。VoIP有效利用了互联网的资源,降低了语音业务成本,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传统的PST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飞;辛阳;杨义先;钮心忻;;新型的适合于VoIP传输的轻量级加密算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司端锋,潘爱民;IP电话(VoIP)中的安全性问题[J];计算机工程;2004年1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VoIP安全技术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韩晶;戚银城;王斌;李鹏飞;;VoIP中的安全问题分析[J];电力系统通信;2005年12期

3 张俊良,杨波;VoIP的安全性分析及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年26期

4 廖建军;李筱宁;;一种基于SIP的VoIP通信安全框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12期

5 傅闪斌;谭成翔;汪海航;;基于H.323的VoIP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安全;2007年01期

6 陈明义;谢正权;;基于H.323的VoIP通信系统的安全性的研究[J];电子科技;2007年07期

7 王挺;;一种基于H.323的VOIP的网络监听方案[J];福建电脑;2006年07期

8 王杰;金秋春;李印清;;一种基于PC to PC模式VOIP的安全方案及实现[J];光盘技术;2009年02期

9 司端锋,韩心慧,龙勤,潘爱民;会话初始化协议及其应用:现状、问题与展望[J];计算机工程;2005年10期

10 俞志春;方滨兴;张兆心;;SIP协议的安全性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6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朋;语音网关的安全性的研究与实现[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刘鹏;VoIP安全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3 罗羽;视频监控系统中SIP协议安全性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曾辉;嵌入式视频会议终端软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俊锋;低频EOC系统的设计实现及其安全机制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李娟;软交换中安全问题及组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张树国;基于SIP延迟控制及状态UA的研究与设计[D];燕山大学;2006年

8 白若冰;基于OMAP的IP网络电话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6年

9 周志斌;应用于NGN的电信网络接入设备IAD800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俞志春;SIP协议的安全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辉,赵晖;传统PSTN与VOIP的比较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吴劲;张凤荔;何兴高;陆庆;;SIP安全机制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才;一种远程通行字双向认证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04期

2 龚汝洪;周燕;;双向认证机制的算法设计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05期

3 李陶深;谢铭;;一种适用于移动Agent系统的双向认证协议[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年10期

4 张鲁宁;糜正琨;徐名海;黄光平;;融合地址簿系统的双向认证机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0年03期

5 孟祥宏;刘晓燕;;一种基于软令牌的企业即时通信双向认证方案[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6 温雅敏;龚征;;新型可授权的秘密双向认证协议[J];计算机科学;2013年06期

7 Bernhard Linke;Scott Jones;;双向认证和加密设定保护研发投资[J];电子设计技术;2006年06期

8 廖振岚;吴开贵;谢琪;代廷合;;一个双向认证协议的分析与改进[J];计算机科学;2009年02期

9 傅U,

本文编号:1175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175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f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