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视频编码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11-13 00:31

  本文关键词:视频编码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与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软硬件协同 帧内编码 H.264 FPGA


【摘要】:实时视频处理在视频通话、视频现场直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视频压缩是视频处理中重要的一环。视频压缩技术用于平衡视频压缩率和视频质量之间的矛盾。随着视频压缩技术的进步,在保证相同视频质量的前提下,只需要更少的比特率。但是,视频压缩的计算复杂度不断增加,使传统计算机越来越难以完成实时编解码的要求,因而出现了基于专用芯片、基于DSP和基于FPGA的解决方案。由于FPGA技术在集成度,低功耗,并行化和高速方面的快速进步,为软硬件协同应用系统提供了高性能的实现平台。FPGA的两个主要品牌Xilinx和Altera先后分别推出了基于ARM的SoC FPGA芯片,这类芯片内部集成了ARM硬核处理器和可编程逻辑,它们之间通过互联结构通信。ARM-FPGA结构的芯片既能够获得FPGA在图像处理方面的计算优势,又能够充分利用ARM处理器提供的外围设备。本文使用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思想,在基于Altera Cyclone V FPGA SoC芯片的DE1SoC FPGA平台上,采用ARM硬核控制及FPGA算法硬件化,设计并实现视频编码系统,使集成电路的工艺和电路系统的进步变为实际应用系统的性能提升。论文测试开源编码器在双核ARM Cortex-A9@800MHz的编码性能,结合测试结果和对实现复杂度的分析,制定整个系统的软硬件划分方案。在分析H.264编码器结构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帧内编码环路中各个功能模块的基本原理,设计并测试了具有3种预测模式的亮度4x4帧内预测模块、具有3种预测模式的色度8x8帧内预测模块、4x4变换模块、2x2 DC变换模块、量化模块,并最终实现整个帧内编码器。论文基于DE1SoC FPGA开发平台,在FPGA端实现视频采集、视频编码和采集图像预览的功能。在ARM端,基于JRTP库实现了编码发送的功能,设计的软件控制FPGA中各IP核执行、封装并发送码流。在PC机上,基于Qt和FFMPEG库,实现接收解码端,完成接收并组合RTP包、解码和实时显示图片的功能。在DE1SoC FPGA开发平台上,实际的运行结果显示,视频系统的编码速率为720P@20帧/s,并且得到的重建图片质量比较好。论文为视频编码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及实现积累了开发经验,建立了视频编码系统运行的软硬件平台,为后面开展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工作打下基础,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19.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元大,韩雪来,张启泉;基于内容的视频编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李尚慧,黄凤岗;基于内容的视频编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应用科技;2003年08期

3 唐国维,李红,刘宝贵,路敬yN;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系统的设计[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翁南钐,蔡德钧;基于内容的视频编码系统[J];无线电工程;1999年01期

5 侯俊;方向忠;殷海滨;李继良;;实时Motion JPEG2000视频编码系统设计[J];电视技术;2006年04期

6 卿粼波;何小海;吕瑞;;一种低编码复杂度可分级的视频编码系统[J];光电子.激光;2011年07期

7 干宗良;齐丽娜;朱秀昌;;一种空间域Wyner-Ziv视频编码系统的性能改进算法[J];电子学报;2007年10期

8 杜斐;田泽;许宏杰;卢俊;;一种高效的视频编码系统存储器接口的验证[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年04期

9 章勇,周峰,姚庆栋;视频编码系统模拟软件包的设计研究[J];电路与系统学报;1998年01期

10 范建平,干福熹,张立明,忻鼎稼;基于结构分割的自适应MPEG-I视频编码系统[J];通信学报;199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房胜;李深远;张民;梁永全;傅游;;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解码复杂度研究[A];第二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6)——第15届中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06)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伟;图像编码中率失真优化算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静;视频编码系统的FPGA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6年

2 许思焱;视频编码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梁玉慧;联通运营商视频编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刘虎威;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的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刘海华;基于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的解码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惠超;无反馈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纪小明;高效视频编码系统研究与硬件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罗锦球;基于网络带宽自适应的视频编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颜学究;基于TMS320DM6467的视频编码系统研究与实现[D];重庆大学;2012年

10 雷彪;基于TMS320DM6446的视频编码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78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178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8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