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M序列的构造
本文关键词:QAM序列的构造
更多相关文章: QAM序列 完美序列 几乎完美序列 ZCZ序列 互补序列 几乎互补序列 自相关值
【摘要】:正交幅度调制(QAM)因为具有高的数据传输效率,稳定的通信体系及好的峰率值,使得它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CDMA)等众多通信体系中应用广泛。上世纪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QAM和QAM序列,并构造了一系列的低相关值序列。首先,本文构造了二元相移位键(BPSK)到4-QAM星座的映射,运用二元序列构造4-QAM序列,通过使用交织等技术构造完美和几乎完美的4-QAM序列,并给出相应条件,计算了相关序列的自相关值。在此基础上,本文用不同的方法构造了基于4-QAM星座的零相关区域(ZCZ)序列,给出了相应的条件,计算了相关序列的自相关值,。其次,本文构造了从4-QAM星座到16-QAM星座的映射,在完美的4-QAM序列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类新的完美和几乎完美的16-QAM序列,给出了相应的条件,计算了相关序列的自相关值,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本文利用交织等技术在4-QAM互补序列集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类16-QAM互补序列集和16-QAM几乎互补序列集,计算了相关序列的自相关值,给出了相应的条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1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金兵;刘忆宁;镇方雄;;一类大容量低相关序列集[J];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李胜强;黄华伟;张宁;肖国镇;;三元低相关区序列集的新构造[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3 夏永波;;一类新的具有大集合容量的p元低相关序列集[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4 李玉博;许成谦;;二元最佳低相关区序列集构造法[J];通信学报;2011年10期
5 李玉博;许成谦;李刚;;二元及四元零相关区周期互补序列集构造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01期
6 李玉博;许成谦;李刚;;基于二元二值序列构造四元低相关区序列集[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05期
7 李玉博;许成谦;李刚;刘凯;;四元零相关区周期互补序列集构造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9期
8 李玉博;许成谦;刘凯;李刚;;一类多相零相关区周期互补序列集构造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02期
9 郑杰;江文峰;曾祥勇;;一类低相关序列[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李胜华;曾祥勇;胡磊;刘合国;;基于两族函数的低相关二元序列集构造[J];电子学报;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任蕊;许成谦;陈爱丽;;零相关区序列偶的交织构造[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冯红伟;李战怀;;序列查询的过滤和求精方法[A];第十九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2年
3 高敏英;许成谦;郭方;王扬志;;非等周期ZCZ序列偶集合及其谱特性[A];无线传感器网及网络信息处理技术——2006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梁娜;贾志成;弓美桃;赵辉;;序列偶在MC-CDMA系统中的应用[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5 吴琰;许成谦;;由二元正交矩阵偶构造三元ZCZ序列偶集[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琳珠;胡可刚;;基于ZCZ四元序列对设计[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7 梁清梅;许成谦;常迎辉;刘金明;;适于准同步CDMA系统的新型ZCZ序列偶集合[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李树锋;贾志成;葛玲;王婧;;一种六相ZCZ序列的构造方法及改进[A];第二十届中国(天津)'2006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李树锋;贾志成;葛玲;王婧;;一种六相ZCZ序列的构造方法及改进[A];第二十届中国(天津)’2006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高飞;低峰均比编码相关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马秀文;具有良好相关性的序列(集)的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3 佟鑫;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序列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4 杨洋;低(奇)偶周期相关序列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郝莉;基于广义正交序列的DS-CDMA系统及其性能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6 周正春;低相关序列设计及其相关编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李玉博;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扩频序列设计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张振宇;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抑制干扰的序列设计[D];重庆大学;2009年
9 张璇;准同步CDMA通信系统扩频序列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王妍妍;基于序列聚类的软件漏洞检测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福健;二元和四元序列的自相关性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袁文辉;零相关区周期互补序列集的构造[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3 许云艳;QAM序列的构造[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4 林富春;低相关区域序列集设计[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卫佳佳;四元序列偶集构造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6 叶露晨;低相关序列集的分析与构造[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高敏英;非等周期ZCZ序列偶信号设计[D];燕山大学;2006年
8 李浩;零相关区互补序列集及阵列集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9 彭松;低相关二元序列集和跳频序列集的构造[D];湖北大学;2014年
10 张啸剑;基于Web点击流的频繁访问序列挖掘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81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18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