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通道脑电信号中眼电干扰的自动分离方法
本文关键词:单通道脑电信号中眼电干扰的自动分离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单通道脑电信号 眼电分离 小波变换 长时差分振幅包络
【摘要】:当前主流的眼电(EOG)去除方法需要利用多通道脑电的相关性,难以在单通道的便携式脑机接口(BCI)中应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长时差分振幅包络与小波变换的眼电干扰自动分离方法。首先在原脑电信号的长时差分振幅包络上实施双门限法来精确检测眼电的起止点,然后利用sym5小波对脑电进行分解并引进Birgé_Massart策略来自适应地确定小波重构系数阈值,最后通过小波重构精确地估计眼电,实现单通道上眼电与脑电的自动分离。大量实验证明,该方法与主流的平均伪迹回归分析和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的方法相比,能够获得更好的估计眼电与原眼电的相关性,保证更高的校正信噪比和较强的实时性,能够满足脑机接口多方面的需要。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1186,61271345) 语言语音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HIT.KLOF.2011XXX)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HIT.NSRIF.2012047)资助课题
【分类号】:TN911.7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来,非侵入式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Interface,BCI)技术深入发展,为人与机器、人与人提供了新的交流方式。目前已经可以利用脑电信号(Electro Encephalo Gram,EEG)来实现3维空间的直升飞机飞行控制[1]。在美国军方“Silent Talk”项目中,通过检测分析特殊词的神经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志增;沈寒霄;;基于Hermite插值的小波模极大值重构滤波的肌电信号消噪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04期
2 张冰尘;戴博伟;;一种基于随机滤波的神经动作电位信号压缩感知采样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启忠;席旭刚;罗志增;;基于非线性特征的表面肌电信号模式识别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9期
2 余炜;万代立;杨喜敬;周娅;;改进的FCM算法及其在脑电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3 徐鲁强;周金治;肖光灿;金炜东;;脑电Laplacian空域滤波的改进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年12期
4 王平;;基于相同步方法的大脑个体差异性研究[J];商;2013年08期
5 张玉玺;樊文贵;王俊;;基于压缩感知的神经电信号测量方法设计[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焦鹏;导弹制导仿真系统VV&A理论和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张蕾;述情障碍者执行功能损伤及情绪对其执行功能的影响和神经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3 唐舟进;动态频谱认知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红;肌电信号控制下肢假肢关键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白璐;严重意识障碍患者对声刺激的EEG响应及其在有效性评估中的应用[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胡凯;基于运动想象的在线脑机接口的初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苗青;基于ELM和PNN的样例选择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5 胡友盼;脑电信号的运动想象特征提取与识别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李沫;基于时频分析的舰船辐射噪声检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7 奕伟波;基于复合肢体想象动作的脑电特征识别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宋华樱;视觉运动的皮层脑电响应及其在微创脑—机接口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2年
9 戴新颖;转炉炼钢光谱测温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10 林伟成;基于EEG信号的认知任务模式分类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仲宁;罗志增;;基于小波变换的空域相关法在肌电信号中的应用[J];电子学报;2007年07期
2 磨国瑞;彭进业;磨少清;谢明华;;基于反对称双正交小波分解系数的模极大值的信号快速重构[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8期
3 韩民,田岚,翟广涛,崔国辉;基于Hermite插值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重构信号快速算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11期
4 曹玉珍,陈成,胡勇,刘洪涛;基于独立成份分析的肌电信号消噪方法研究[J];信号处理;2003年04期
5 孙丰荣;翟广涛;李艳玲;刘泽;张梅;张运;;由小波变换模极大值重构信号的快速算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5年12期
6 罗志增;张清菊;蒋静坪;;表面肌电信号的小波消噪改进算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翠玲;陈新;;脑电信号采集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年09期
2 梅村,何育芬;脑电信号的自适应分段和分类存档[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3 梅村,,张玉艳,娄瑜;脑电信号的压缩与恢复[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4 沈民奋,黎展程,孙丽莎;小波包熵在脑电信号分析中的应用[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5年01期
5 唐艳;汤井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脑电信号中左右手判别[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34期
6 李亚杰;宋明星;张玉栋;;脑电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周红标;陈若珠;李军红;;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癫痫脑电信号特征提取[J];电子测量技术;2009年10期
8 吴婷;颜国正;杨帮华;;一种快速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18期
9 周卫东,张敏琼,赵仕忠,马保福,熊伟,高杰;脑电信号反馈控制装置的设计[J];山东电子;1995年03期
10 吴芝芳,孔兰,郑旭媛,李军,陈世峻,陶华英;提取脑电信号的新方法研究─—自适应卡尔曼滤波[J];信号处理;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蕴全;王秋英;王宏;;脑电信号的动态时空响应拓扑图[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2 王裕清;粱平;郭付清;张登攀;;脑电信号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朱林剑;包海涛;孙守林;梁丰;;新型脑电信号采集方法与应用研究[A];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术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4 许涛;朱林剑;包海涛;;基于思维脑电信号的假手的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李爱新;孙铁;郭炎峰;;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脑电信号模式分类[A];自动化技术与冶金流程节能减排——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童珊;黄华;陈槐卿;;混沌理论在脑电信号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李凌;曾庆宁;尧德中;;利用两级抗交叉串扰自适应滤波器提取诱发脑电信号[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葛家怡;周鹏;王明时;;睡眠脑电信号样本熵的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李丽君;黄思娟;吴效明;熊冬生;;基于运动想象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与分类[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2010两岸四地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葛家怡;周鹏;王明时;;睡眠脑电信号样本熵的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文清 记者 王春;意念控制车速及左右转弯前行[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畏;基于统计建模的多导联脑电信号时空建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2 周群;脑电信号同步:方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赵丽;基于脑电信号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欧阳高翔;癫痫脑电信号的非线性特征识别与分析[D];燕山大学;2010年
5 缪晓波;基于脑电信号的认知动力学系统研究——线性/非线性方法及动态时—频—空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6 张美云;阿尔茨海默病脑电信号多尺度时空定量特征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7 游荣义;脑电信号非线性分析方法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葛家怡;睡眠分期及低频磁场睡眠诱导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唐艳;基于时间、频率和空间域的自发脑电信号提取[D];中南大学;2008年
10 石立臣;基于脑电信号的警觉度估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坚;独立分量分析在脑电信号处理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09年
2 杨超;脑电信号相关方法的鲁棒性分析[D];燕山大学;2009年
3 涂建成;脑电信号控制智能轮椅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倩华;脑电信号的非广度熵分析[D];汕头大学;2004年
5 朱家富;高频脑电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6 李婷;独立分量分析及其在脑电信号噪声分离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韩伟;睡眠脑电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方法[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8 何付志;独立分量分析在脑电信号分析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5年
9 孔繁伟;基于小波变换的脑电信号处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陈永华;脑电信号采集方法及其在假肢中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86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186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