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WLAN系统中基于串行干扰消除的多包传输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7 06:10

  本文关键词:WLAN系统中基于串行干扰消除的多包传输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无线局域网 多包接收 串行干扰消除 MAC协议


【摘要】:在过去的几年,随着无线宽带接入技术飞速发展和无线终端设备迅速普及,无线局域网逐渐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低速率业务,转而希望得到高吞吐率,高带宽的多媒体服务,但是传统的无线局域网对此越来越力不从心。因此,IEEE802.11工作组逐步加快了新的协议标准的制定。从最初的802.11b支持的11Mbps到802.11 g支持54Mbps,再到目前已经普及了的802.11n产品,理论速率可达百兆。然而无线局域网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多用户干扰和信道利用率问题。在目前802.11 WLAN中,接收节点每次只能接收单个数据包,即单包接收。当同一信道中存在同时发送的用户数据包时,那么彼此之间会造成干扰而无法正确解包。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研究了在WLAN物理层采用多包接收技术(Multiple Packet Reception, MPR)方案,允许多个用户使用同一信道同时传输数据。在接收端利用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IC)的思想实现可靠解包。如此以来,便能摆脱了传统无线局域网中单包传输的限制,以此来提升系统容量,并且解决隐藏终端的问题。为了配合物理层MPR的实现,需要对传统的MAC(媒体接入控制)层协议做适当的改动。首先,本文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发展背景和多包接收的研究现状,以及多包接收系统的物理层的多用户检测理论、WLAN中多包接收所面临的挑战、多包接收矩阵模型。其中重点介绍了串行干扰消除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劣势。其次,在文章的第三章,分析了WLAN中多包接收的整体实现方案,从物理层模型入手,分析了串行干扰消除的信号处理技术。由于多包接收的性能优劣与到达接收端的用户信号强度是否有明显差异以及干扰移除情况紧密相关,因此陆续介绍了WLAN中的信道估计方法,同时也给出了用户功率控制方案。另外,传统的MAC层接入机制不能匹配物理层的多包接收方案,因此,文中对MAC接入机制做了一定修改。最后,简要介绍了根据文中提出的多包接收方案搭建了一个仿真平台,并对多包接收方案作了一定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基于SIC的多包接收方案巨大的前景,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5.9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秀艳,李小军,沈艳,赵希人;大型船舶航迹多变量随机最优控制[J];船舶工程;2003年03期

2 赵希人,叶葵,陈虹丽,彭秀艳;水翼艇纵向运动多变量随机最优控制仿真[J];船舶工程;2003年04期

3 赵希人,唐慧妍,王宪荣,彭秀艳;船舶横向运动受扰力与受扰力矩估计[J];船舶力学;2004年04期

4 宋连龙,陈虹丽;舰船姿态运动的自适应实时预报及其应用[J];船电技术;2005年04期

5 赵希人,陈虹丽,艾晓庸,沈艳,于秀萍;船舶运动纵向受扰力和受扰力矩估计方法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陈虹丽,赵希人,叶葵,彭秀艳;船舶减纵摇控制的LQG方法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彭秀艳;王茂;刘长德;;AR模型参数自适应估计方法研究及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8 宁波;陈刚;陈卫东;;基于蒙特卡洛法的水下火箭攻击弹道数学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S2期

9 彭秀艳;赵希人;高奇峰;;船舶姿态运动实时预报算法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02期

10 彭秀艳;门志国;刘长德;;基于Kalman滤波算法的Volterra级数核估计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祖秉法;“北斗二号”民用软件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丁北斗;基于环境激励网架结构的模态分析与损伤识别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杨雪晶;基于智能模型的船舶横向运动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曲家文;船舶减摇水舱试验装置理论及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5 陈虹丽;基于π型舵船舶纵向多变量随机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6 雷良育;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平顺性仿真试验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姜云春;基于模型的控制系统鲁棒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刘付强;船用卫星天线微型姿态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李雪莲;水下超高速航行体微惯性测量组合设计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孙宏放;具有斜舵的船舶综合减摇控制及预报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鑫;舰载机自动着舰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苑海静;船用MEMS航姿测量系统算法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赵淑香;零航速下减摇鳍的运动规律与能量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允峰;船舶纵横摇和升沉运动预报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张文乾;基于GPS/DR和GSM的车辆定位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李强;大跨径预制混凝土箱梁温度场及温度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刘兵雷;基于导航定位的汽车防盗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8 孙丽丽;基于复合型多用户检测的天波干扰消除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戎健美;平台式惯导系统中陀螺漂移的建模及补偿[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10 叶葵;船舶舵减纵摇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95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195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0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