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层闪烁对北斗增强系统影响的建模研究
本文关键词:电离层闪烁对北斗增强系统影响的建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离层闪烁 北斗系统 增强系统 完好性 可用性
【摘要】:电离层闪烁严重影响了北斗及其增强系统的性能.为了评估电离层闪烁影响下北斗系统的可用性,需建立闪烁影响下的北斗及其增强系统性能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文章系统地建立了电离层闪烁影响下的卫星导航接收机模型、用户定位算法和系统性能模型,利用电离层闪烁模型给出电离层闪烁分布,利用建立的北斗系统性能影响模型,实现对电离层闪烁影响下北斗增强系统性能的可用性分析.利用上述方法,仿真分析了中国中低纬地区强电离层闪烁影响下北斗增强系统的可用性.结果表明:电离层闪烁将引起用户接收机测量误差的增大,对于中国低纬地区而言,强电离层闪烁影响下,存在系统可用性低于95%的性能严重影响区域,北斗系统性能受影响区域与电离层强闪烁的发生区域具有密切关系.
【作者单位】: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基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1DFA22270)
【分类号】:TN96.1
【正文快照】: 引言电离层闪烁是影响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电离层闪烁对卫星导航系统的影响包括三个方面:对接收机内部环路的影响,对接收机定位性能的影响,对卫星导航系统总体性能的影响.电离层闪烁可以造成接收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载噪比的下降,从而影响接收机的环路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师聪;;电离层闪烁对卫星通信的影响[J];无线电通信技术;1990年02期
2 尚社平;史建魁;甄卫民;P.M.Kintner;郭兼善;罗熙贵;武顺智;陈丽;;赤道地区L-波段电离层闪烁的形态特性[J];电波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椿年;;低纬电离层闪烁对于地空电路的某些影响[J];电波科学学报;1992年04期
4 朱太平,龙其利;低纬电离层闪烁与扩散F[J];电波科学学报;1995年03期
5 王冬丽;邹玉华;沈秋生;;桂林地区L-波段电离层闪烁初步统计分析[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何友文,,龙其利;东亚中纬地区的电离层闪烁[J];电波科学学报;1994年02期
7 刘钝;甄卫民;冯健;邓忠新;马宝田;;电离层闪烁对卫星导航系统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J];全球定位系统;2011年01期
8 冯健;刘钝;甄卫民;;卫星信号仿真电离层闪烁模型研究[J];全球定位系统;2013年03期
9 黄其凡;电离层闪烁电波信号的测量[J];电子科学学刊;1988年06期
10 周彩霞;吴振森;甄卫民;冯健;;昆明站电离层闪烁形态与海口站的对比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社平;史建魁;郭兼善;罗熙贵;P.M.Kintner;甄卫民;武顺智;;海南地区春秋分附近电离层闪烁特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尚社平;史建魁;罗熙贵;P.M.Kintner;甄卫民;武顺智;;海南地区电离层闪烁统计特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阎毅;尚社平;史建魁;;利用相位屏理论分析海南地区电离层闪烁特性[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宁百齐;李国主;胡连欢;;三亚地区电离层闪烁特性观测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甄卫民;冯健;邓忠新;於晓;;天地基联合监测电离层闪烁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单海滨;王劲松;张效信;徐杰;;利用气象卫星接收设备进行电离层闪烁监测[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电离层与电波相互作用、空间天气事件数值模拟[C];2011年
7 雷源汉;林伟民;方一明;叶冬英;梁百先;;应用广播电视卫星信号进行电离层闪烁研究[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8 尚社平;史建魁;郭兼善;罗熙贵;武顺智;张满莲;王霄;;海南地区电离层闪烁监测与研究[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尚社平;史建魁;P.M.Kintner;甄卫民;罗熙贵;武顺智;王霄;王国军;;东亚赤道区电离层闪烁特性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苗园青;刘胜利;王韶波;;电离层闪烁监测预警研究进展[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董永春 通讯员 黄江;珠三角建成四座电离层闪烁监测站[N];中国气象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国主;中国中低纬电离层闪烁监测、分析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斯宇;广州地区电离层闪烁监测资料分析及利用多卫星信号进行闪烁监测的算法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李勇;电离层闪烁的建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 胡连欢;三亚和武汉电离层闪烁测量与模式预测的比较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7年
4 刘伟峰;广州地区电离层闪烁及不规则体漂移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李婧华;电离层闪烁及不规则体参数反演方法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6 陈凤华;基于导航信号的电离层闪烁S4指数提取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6年
7 黄林峰;广州地区地磁与电离层闪烁特征分析及地震期间TEC异常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曹立砥;电离层闪烁及不规则体漂移速度反演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20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220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