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宽带H面波导微带转换结构
本文关键词:毫米波宽带H面波导微带转换结构
【摘要】:微带探针的波导微带的转换结构基于直接插入波导的微带探针激励方法设计,是一种用于毫米波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芯片封装测试的波导-微带转换结构。运用微带探针直接插入波导进行场的激励方式,可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并且具有无需焊接和安装方便等优点。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Ka波段波导的H面探针方式波导-微带转换装置进行了仿真与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26.5-40 GHz的波导全带宽内,端口的反射系数小于-20 d B,带内损耗小于0.3 d B。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分类号】:TN814
【正文快照】: 随着毫米波技术在现代无线通讯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对各种高性能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微带线是现有毫米波集成电路中最基本的传输线形式,各个MMIC单片主要采用微带线相连接。然而由于金属波导具有高功率容量和高Q值的特性,因此是毫米波亚毫米波频段进行端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根祥;贺振平;邢莎;李永安;;微带周期结构的仿真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秦廷楷;微带和鳍线导体损耗的全波分析[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3 朱汉清,方大纲,龙毅;网络分解直线法结合周期边界条件分析开域微带结构[J];电子科学学刊;1997年01期
4 付云起,童创明,张国华,袁乃昌;周期加载微带结构的模式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5 张捷;潘雪峰;;双负微带结构的空域格林函数求解[J];计算机仿真;2010年06期
6 郑文泉;万国宾;秦涛;赵雨辰;;微带结构索莫非积分的快速精确计算[J];计算机仿真;2013年11期
7 龙毅,方大纲;微带印刷天线辐射与散射的全波分析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1995年Z1期
8 皇甫江涛;冉立新;陈抗生;;基于微带结构的一维异向介质仿真研究[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6年02期
9 董旭;丁君;郭陈江;许家栋;;一种微带结构下空域格林函数的快速算法[J];微波学报;2006年04期
10 殷连生;尹培玉;;微带魔T的分析与设计[J];现代雷达;1984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晋文;毛均杰;;加载微带结构的快速数值分析[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林宝勤;付云起;袁乃昌;;一种新型的微带PBG结构[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曹志;程崇虎;熊艳霞;;基于微带结构的新型混合左右手材料的研究[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国华;袁乃昌;付云起;;光子带隙微带结构数值分析[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袁伟良;梁昌洪;;FDTD分析微带结构的一种馈源模型[A];199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7年
6 宋健;张玉;梁昌洪;;共形FDTD分析圆形光子带隙微带结构[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卢程;唐万春;陈学梅;;微带—过孔—微带结构的建模[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陈锴;陈星;;一种微带栅格天线的优化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9 陈建强;冯新平;陈如山;;稀疏矩阵/规则网格(SM/CG)方法分析微带结构[A];第十五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忠祥;左手微带导波结构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王元源;圆柱共形微带结构的快速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晋文;基于MPIE的分层微带结构电磁特性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鹏;微带有限阵列结构的散射特性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2 冯春楠;微带结构中空域格林函数的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李刚;波导—微带过渡设计及仿真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缑海鸥;矩量法在微带结构分析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蔡敏庚;基于局部基片集成人工介质(L-SIAD)的微波谐振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杜天波;双频微带阵列天线的设计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葛琳;双层微带阵列天线的散射特性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冯新平;运用稀疏矩阵规则网格方法和预条件技术分析微带集成电路[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9 蒲洋;基于微带谐振结构的新型液体介电常数测量探头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陈建强;[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24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224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