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缩感知的非合作超宽带信号的采样方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压缩感知的非合作超宽带信号的采样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超宽带 压缩感知 非合作环境 信号采样 随机投影 正交投影
【摘要】:超宽带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线通讯技术,因其有传统信号无法比拟的优点已经成为信号处理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随着超宽带信号带宽变得越来越宽,以传统Nyquist采样定理为指导的信号采集技术给硬件的设计和信号处理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几年,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的提出突破了传统采样定理对稀疏信号采集的限制。但是在非合作环境下,我们缺乏对待采样信号的先验,压缩感知理论的应用也出现了困难。在本文中,我们针对非合作环境下的超宽带信号的数据获取方法展开研究,在压缩感知的理论框架下,提出了基于信号投影的混合采样方法(Hybrid Sampling method based on Signal Projection,HSSP),并在此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采样系统的结构,设计出了基于正交投影的并行采样方法(Parallel Sampling method based on Orthogonal projection,PSOP)。1.针对非合作环境下的超宽带信号压缩采样问题,我们提出了基于信号投影的混合采样方法,该采样结构的具体实现步骤是:(1)用基于压缩感知的模拟信息转换器(Analog to Information Converter,AIC)对输入的模拟超宽带信号进行随机投影观测;(2)对输入的模拟超宽带信号进行频域的投影观测,并利用投影系数与基函数的线性组合粗略重构信号;(3)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粗略重构信号进行K-L分解,得到信号自相关矩阵的特征向量;(4)以特征向量矩阵作为信号稀疏的域,在压缩感知理论框架下实现信号的再次重构。该结构能够在非合作环境下实现对超宽带信号的低速采样和精确重构。2.为了简化采样系统的结构,降低系统的复杂度,我们提出了正交投影的并行采结构。该结构的设计思路是,首先分析了基于随机投影的并行采样结构在功能上与AIC结构的一致性,然后对随机投影的并行采样结构与频域投影系数的采样结构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将两者组合优化在一起,最终得到正交投影的并行采样结构。该结构与随机投影的混合采样结构的原理相同,都能够在非合作环境下实现对超宽带信号的低速采样和精确重构,但该结构有着更高的信号采样压缩比。经过仿真实验测试,本文中所提出的基于信号投影的混合采样方法和基于正交投影的并行采结构都能够精确的重构信号,可用于非合作环境下超宽带信号的低速获取。为了进一步对两种采样结构的性能分析,对实际重构的精度和误差做了评估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了采样结构采样性能的改进方向,发现了算法上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5;TN911.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军;岳光荣;李少谦;;超宽带信号与常规通信信号的共存性研究[J];现代电信科技;2010年12期
2 李沫;董玮;;超宽带信号的光学产生方法以及应用[J];半导体技术;2011年09期
3 汪嘉文;宋丹;施秦健;高立东;;室内环境下超宽带信号透射特性仿真与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3年21期
4 闫岩,王蔷,杜正伟;超宽带信号室内场强分布[J];电子技术应用;2005年09期
5 闫岩;王蔷;杜正伟;;复杂室内环境超宽带信号信道模型及仿真结果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6 朱然刚;王梅;钟子发;雷迎科;;超宽带信号监测处理中关键技术研究[J];电光与控制;2009年04期
7 王全民;郭刚;付慧;黄柯棣;;超宽带信号地面回波仿真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20期
8 彭长青,粟毅,,匡纲要,陆仲良;一种超宽带信号多通道采集与恢复方法[J];现代雷达;1996年01期
9 王文涛;超宽带信号模型的仿真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刘鎏;郑建宇;张明江;孟丽娜;张朝霞;王云才;;混沌超宽带信号的光学产生及其链路传输[J];物理学报;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志武;陆仲良;;超宽带信号辐射和接收特性分析[A];1993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3年
2 王运飞;;时频分析在超宽带信号处理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治国;李熹;费元春;;数字化超宽带信号发射机的设计[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4 赵成林;潘纯;陈明艳;刘方明;周正;;一种超宽带信号的频域分析与测量方法[A];第十五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攀;无线有线融合光网络中的微波光子信号产生技术[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刘培国;超宽带信号辐射与散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3 邵静;基于光学技术的超宽带信号的产生、调制与传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任晶晶;超宽带信号穿墙传播特性建模与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祥鹿;适用于超宽带信号的多核稀疏字典构造及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端;基于忆阻器的超宽带电路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董凯;超宽带信号双核稀疏逼近与加窗法噪声抑制[D];山东大学;2016年
4 徐同飞;基于压缩感知的非合作超宽带信号的采样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涂泾伦;基于光脉冲整形的超宽带信号光学产生与传输[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6 张恒;微波光子学中微波与超宽带信号光学产生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赵陈亮;典型超宽带信号的发射与接收技术[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8 梁冰;具有灵活频谱特性的认知超宽带信号生成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李沫;超宽带信号的光产生及处理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汪嘉文;考虑透射的室内复杂环境中超宽带信号多径传播特性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89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289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