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WSS的波长交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12-20 16:33

  本文关键词:基于WSS的波长交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出处:《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DWDM WSS OCPM 动态波长交换 CPU


【摘要】:近年来,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DWDM)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光波长交换技术在光波长复用传输系统中具有光波长上下路和波长选择的能力,对光密集波分复用传输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WSS)具有对不同波长的筛选功能,从而成为构建光波长交换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动态波长交换技术得到了业界的高度重视。论文介绍了波长交换重要的技术: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技术(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 ROADM)、光交叉连接技术(Optical Cross Connection, OXC)和波长选择开关技术(WSS)。对上述技术的特性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本设计以波长选择开关DWP50为核心光器件构建波长交换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方案,该方案摒弃了直接以ROADM为核心光模块设计波长交换的思想。方案是以WSS为核心光器件构建波长交换系统,能够实现4×4路DWDM光信号的动态波长交换和波长上下路的能力。动态波长交换的实时监控和动态配置由以CPU和FPGA组成的电路根据需求控制实施。利用高速CPU MPC860作为光波长交换的控制中心,通过FPGA XC6SLX25扩展多路接口对光器件波长选择开关DWP50和光监控模块OCPM发送控制指令以及传输监控数据,从而实现动态光波长交换、上下路和光监控的能力。基于以上的分析,控制电路以发送指令的形式,对光器件设备的快速配置,实现动态波长交换以及光信号性能指标的监控。经测试,插入损耗约4.4-5.4dBm,波长中心频率漂移较小。实验表明,以波长选择开关DWP50为核心光器件构建波长交换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4×4路DWDM光信号的波长交换能力,干扰小,波长分配速度快,结构简单,扩展性能好等优点。加快了业务的疏导能力,提高光波长交换的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晓琳;黄治同;;波长交换光网络中路由波长分配技术[J];现代电信科技;2009年09期



本文编号:1312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312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4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