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宽带信号产生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激光雷达宽带信号产生方法研究 出处:《中国激光》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激光器 激光雷达 宽带信号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IQ正交调制 三倍频
【摘要】:为提升激光雷达的分辨率和作用距离,发射信号应选取具有较大时宽的宽带相位调制信号或宽带线性调频(LFM)信号。现阶段的激光频率调制技术难以在短脉宽内产生宽带LFM信号,为此主要研究了基于马赫-曾德尔调制技术产生激光频段宽带LFM信号的方法。在利用一个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实现IQ正交调制产生激光频段LFM信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两个DPMZM的激光频段三倍频LFM信号产生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谐波抑制能力,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输入调制信号的带宽,可以在较低速率的数模转换条件下技术实现。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solution and the operation distance of the lidar, the wideband phase modulation signal or the wideband 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LFM) signal with larger time width should be selected for the transmitting signal. At present, laser frequency modulation technology is difficult to generate broadband LFM signal in short pulse width. Therefore, we mainly studied the method of generating broadband LFM signal in laser band based on Maher Zeng Del modul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double parallel Maher Del modulator (DPMZM) to realize the IQ quadrature modulation to generate the LFM signal in the laser band, a method of generating the three frequency doubled LFM signal based on two DPMZM is presented.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good harmonic suppression ability an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bandwidth of input modulation signal, and it can be implemented at a relatively low rate of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sio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微波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13年创新项目(Y3Z0120247)
【分类号】:TN958.98
【正文快照】: 1引言自1964年第一台CO2激光器问世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激光雷达已在距离测量、大气风场测量、目标探测和遥感成像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纵观其发展历程,激光雷达呈现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分辨率更高和作用距离更远的趋势。现阶段为获得高的距离分辨率,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矫伟;梁兴东;丁赤飚;;基于内定标信号的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幅相误差的提取和校正[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5年12期
2 董勇伟;梁兴东;丁赤飚;;调频连续波SAR非线性处理方法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5期
3 商建明;王道斌;刘延君;元丽华;雷景丽;李晓晓;侯尚林;;基于外调制器的可控八倍频光载毫米波生成技术研究[J];光学学报;2014年05期
4 张敬;王目光;邵晨光;李唐军;简水生;;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光子倍频毫米波生成的研究[J];光学学报;2014年03期
5 朱海玲;潘炜;陈吉欣;鄢勃;;基于单通带微波光子滤波的多倍频微波信号产生[J];中国激光;2013年01期
6 李道京;张清娟;刘波;杨宏;潘洁;;机载合成孔径激光雷达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案分析[J];雷达学报;2013年02期
7 祝明波,常文革,梁甸农;采用数字方法实现宽带线性调频信号产生[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亮;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实验与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小鹏;张群;罗迎;李宏伟;;基于调频连续波的双基逆合成孔径雷达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2 侯海平;曲长文;向迎春;苏峰;;LFMCW SAR调频非线性的等效分析方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王磊;;2215线性调频脉冲信号及其仿真[J];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08期
4 王剑峰;孙晶华;;基于dsPIC和FPGA的可控线性调频信号源设计[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0年04期
5 金勇;潘永才;田茂;;基于TMS320C64x实现LFM信号的实时脉冲压缩[J];电子工程师;2006年07期
6 臧博;郭睿;张磊;唐禹;邢孟道;;基于ISAIL稀疏性的相位校正算法[J];电子学报;2011年06期
7 臧博;张磊;唐禹;邢孟道;;逆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低信噪比稀疏多孔径成像方法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12期
8 潘舟浩;刘波;李道京;乔明;;毫米波三基线InSAR系统误差校正和信号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10期
9 张梅;刘畅;王岩飞;;频带合成超高分辨率机载SAR系统的相位误差校正[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12期
10 李伟,程斌;高速DAC AD971 2B/AD971 3B的原理和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志宏;夏宏森;;基于某型雷达的回波信号仿真系统设计[A];2010振动与噪声测试峰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文进;赵继广;杜小平;赵阳;;Chirped AM激光雷达中线性调频信号的产生[A];2007年先进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臧博;邢孟道;唐禹;郭亮;;激光成像雷达新体制和新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罗远;贺岩;胡善江;臧华国;万渊;陈卫标;;视频三维成像激光雷达技术[A];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志华;分布式卫星SAR半实物仿真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李衍忠;超宽带脉压雷达信号产生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3 姒强;一种基于中频采样的雷达数字波形产生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4 万永伦;宽带雷达信号产生与处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胡仕兵;超宽带雷达脉冲压缩信号数字产生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姜鹏;FM/cw激光成像雷达中的大功率激光调制系统及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雷翔;板条固体激光器光束净化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3年
8 牛林全;基于LIDAR应用的全固化激光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3年
9 董雪;高重复频率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10 晏虎;全固态激光腔内光束净化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竞楠;零中频脉冲压缩雷达接收机的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周玉刚;基于宽带合成的高分辨SAR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尹晓虎;激光雷达液晶相控阵波控数据优化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弋宁;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仿真实验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欣未;用于光通信分析仪的抖动测试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洋涛;基于实测数据的机载SAR成像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刘健余;Chirp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发射机的研究与实现[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陈镜;多通道SAR回波信号模拟器幅相误差校正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顾赵宇;基于DDWS的雷达/干扰信号源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刘晓飞;基于相量逼近双电流源激励的电阻层析成像测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冬红;刘军;张莉;;合成孔径技术在光学领域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年05期
2 陈云波;唐波;王丽娜;张明东;;合成孔径激光雷达频率稳定性问题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3 邬小青,朱兆达;同时运动补偿和雷达成象[J];电子学报;1991年01期
4 保铮,邓文彪,杨军;ISAR成像处理中的一种运动补偿方法[J];电子学报;1992年06期
5 王根原;保铮;;逆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中包络对齐的新方法[J];电子学报;1998年06期
6 李春升,李景文,周荫清;空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及展望[J];电子学报;1995年10期
7 保铮,叶炜;ISAR运动补偿聚焦方法的改进[J];电子学报;1996年09期
8 毛引芳,吴一戎,张永军,陈宗骘;以散射质心为基准的ISAR成象的运动补偿[J];电子科学学刊;1992年05期
9 王琨,罗琳;ISAR成象中包络对齐的幅度相关全局最优法[J];电子科学学刊;1998年03期
10 井伟;邢孟道;保铮;;双星同中心频率多发多收的方位解模糊[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邢孟道;基于实测数据的雷达成像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2 唐禹;高分辨率SAR成像算法及实时处理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6年
3 张振华;双/多基SAR成像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周峰;机载SAR运动补偿和窄带干扰抑制及其单通道GMTI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李燕平;单/双基SAR成像和运动补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益丽;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陈娟;合成孔径激光雷达信号模型及成像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明海,于维双,武小娟,刘英哲;宽带信号的高精度重构方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丁学飞;罗丰;吴顺君;;一种宽带信号实时脉内分析平台的设计[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8年07期
3 臧涛;熊凯军;;浅海信道宽带信号波形快速预报方法[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3期
4 王学良;;宽带信号一维成像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19期
5 陈隽永,徐继麟;宽带信号模型及分辨力性能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6 林静然,彭启琮,邵怀宗,居太亮;一种基于能量加权的阵列宽带信号定位算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S1期
7 杨明磊;陈伯孝;张守宏;;宽带信号的中频正交采样[J];现代雷达;2007年03期
8 李雪静;胡畅飞;;基于时延抽头模型的宽带信号方位谱估计[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邹维;达新宇;谢铁城;王舒;;改进的宽带信号有理数倍采样率变换结构[J];电讯技术;2012年11期
10 林茂六,吴芝路,任广辉;超高速宽带信号取样-滤波数字化机理[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静然;彭启琮;邵怀宗;居太亮;;一种基于能量加权的阵列宽带信号定位算法[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沈正一;沈文苗;;宽带信号的自适应相干处理[A];2007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石磊;;水下宽带信号检测性能研究[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12年水下复杂战场环境目标识别与对抗及仿真技术学术交流论文集[C];2012年
4 唐帅;笪良龙;谢骏;;水平不变声道中宽带信号波形预报的快速算法[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5 庞金城;林京;黄晓砥;;宽带信号常规波束形成方位估计算法改进[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6 耿欣;;宽带信号测量中的频段分离与信号合成系统[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娜仁同嘎拉嘎;吴仁彪;;基于一种新的宽带信号模型的DOA估计方法[A];全国第一届信号处理学术会议暨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分会筹备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专刊[C];2007年
8 蒋德军;胡涛;;宽带信号检测与预报[A];200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王美;唐歌实;陈略;韩松涛;刘荟萃;刘磊;;干涉测量宽带信号相位模糊度问题[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3精密定轨与精密定位[C];2012年
10 胡青;;宽带信号多路径定位[A];2004年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可生;宽带信号阵列高分辨处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2 刘付刚;宽带信号波达方向估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3 于红旗;宽带信号阵列高分辨到达角估计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辜永忠;宽带信号阵列测向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于维双;宽带信号的多通道高精度采样与信号重构方法[D];燕山大学;2005年
3 陈娟;宽带信号DOA估计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王东辉;宽带信号测向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5 刘珂;宽带信号DOA估计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唐星;基于子空间方法的宽带信号DOA估计[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谢坚;宽带信号高分辨测向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宋彦发;宽带信号DOA估计算法及测向模糊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符维;基于频带分割技术的宽带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熊跃军;C波段宽带信号产生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41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341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