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浮磁列车多久一班_EMS型高速磁浮列车悬浮导向系统远程监控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速磁浮列车通信网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年
EMS型高速磁浮列车悬浮导向系统远程监控技术研究
石卫明
【摘要】:本文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速磁浮交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研究”为背景,以常导高速磁浮列车的悬浮导向控制系统为应用对象,研究其远程监控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就可在全球任何被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区域准实时地监控磁浮列车悬浮导向系统的状态,因此,对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1、根据高速磁浮列车悬浮导向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及性能需求,提出了悬浮导向远程监控系统的一种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的特征在于把专用的车载CAN总线网络和公用GSM/GPRS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势互相结合,可实现同时对两节高速磁浮列车共64套悬浮控制器和64套导向控制器的远程监控。根据该体系结构设计的远程监控系统具有性价比高、可靠性好等优势。 2、将流量控制概念引入悬浮导向远程监控系统中,建立了系统数据流量模型。针对此模型并结合远程监控系统硬件特点,设计了易于单片机实现的两种控制器——基于离散PID算法和基于Kalman算法的流量控制器。通过仿真分析对比证明Kalman算法更有效且鲁棒性较好,保证了系统传输大量数据时不丢失数据且能充分利用网络带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通过对系统中数据传递时延的分析,提出了数据压缩编码、根据GPRS网络MTU(最大传输单元)确认发送包大小等改进方法,提高了监控系统的实时性。 3、完成了远程监控系统软硬件的设计、实现和测试,采用了冗余技术对系统进行可靠性设计,提高了系统对车载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无线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进行了数据传输完整性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低于网络最大负载的情况下远程监控系统可准确地传输数据,不会出现丢失数据。 本文设计的磁浮列车悬浮导向远程监控系统现已初步应用于上海某磁浮试验线上,应用表明该系统完全符合要求。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U266.4;TP27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春霞;佘龙华;;基于CDMA 1X的磁浮列车悬浮导向系统远程监控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7年01期
2 李德领;马潮;;嵌入式系统中短消息实时处理的实现[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6年01期
3 龙志强,刘曙生,曹承侃;基于CAN总线的磁悬浮列车通信网络研究[J];电气传动;2002年02期
4 蔡卫峰;无线通信SCADA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02年08期
5 Heinz Kurz,阎锋,李国平;为德国联邦铁路制造的新一代电动车组——ICE3和ICE-T[J];国外铁道车辆;2001年03期
6 邹伟华,张宏建,周洪亮,杨斌,王天军;CDMA 1X/GPRS无线数据传输在移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年06期
7 陈杨,刘曙生,龙志强;基于CAN总线的数据通信系统研究[J];测控技术;2000年10期
8 任丰原,林闯,任勇,山秀明;ATM网络拥塞控制中PID控制器的设计[J];计算机学报;2002年10期
9 赵建洋;丁卫红;;基于3G流媒体的养殖厂远程监测控制系统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年12期
10 周二贵;利用GSM短消息业务实现远程监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军;高速磁浮列车通信网络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2 赵春霞;磁浮列车悬浮导向系统的远程无线移动监控与诊断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李云;磁浮列车网络化悬浮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陈林;磁浮列车悬浮控制系统远程调试技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朱开锋;基于以太网的磁浮列车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赵承志;机车运行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霞;吴慧;;无线射频集抄技术在电力抄表中的应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王艳超;赵金宪;;基于图像报警的无线数字家庭安防系统的研究[J];安防科技;2008年02期
3 余蓓敏;李健;卢坤蕊;;GPRS技术在负荷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赵养社;;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GPRS网的灌溉系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5 王克强;岳洪伟;蔡肯;;稻飞虱迁飞环境监测网络中的ZigBee网关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6 陶国正;;农业灌溉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7 杨延朋;;基于校园网IP地址管理自助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Z1期
8 舒乐乐;南卓铜;;基于类Twitter服务的低成本近实时野外监测数据获取系统[J];冰川冻土;2010年05期
9 夏晓玲;易敏;王茜;陆涛;林陈渊;王汉峥;刘红;;GPRS在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1期
10 加延龙;赵晓亮;蒋文怡;张小津;;采用GSM-R网络实现的机车同步操控系统数传测试方法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以凤;;GPRS及其应用[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卷)[C];2005年
2 唐洪;单庆晓;何琴;;基于NCO的GEO卫星单向授时技术研究[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3 姚楚平;王海燕;;区域自动气象站通信及信息传输解决方案[A];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科技年会论文摘要[C];2011年
4 杨以凤;;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及其应用[A];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毕思武;;基于GPRS的远程矿区多媒体环境监测系统[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赵跃;潘娟;刘绍军;王月志;;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信方式的综合应用[A];200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全国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术交流暨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吕民家;李文耀;;MM7接口彩信业务优化的研究[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姜世玲;邱培林;陈英祥;;基于VB开发环保“黑匣子”的GPRS服务器应用程序[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彭博;王红蕾;;CAN总线与以太网互联的网关设计[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阳;;GPRS技术在SCADA系统通信传输中的应用[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武汉电工技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辉;节点势能导向多下一跳路由协议研究与性能评价[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2 黄霄;支持多种网络体系的可重构路由交换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3 耿德旭;双向主动弯曲气动柔性关节及其在机械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4 包欢;大型建筑物实时形变监测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5 吉顺平;网络控制系统的控制器与通信协议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章步云;滑坡位移无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朱畅华;IP网络测量和业务性能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刘壮志;弹跳机器人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杨波;流媒体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10 蔡小玲;网络拥塞控制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宇;多传感器激光能量密度测量传输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邵光;基于GPRS和ZigBee自动抄表的无磁热量表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一倬;柴油机远程监测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陈万里;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测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杨光;基于桥检车的驻车充电站系统的设计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付可展;高铁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翟宏;微震监测系统中数据传输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姜鹤;悬臂式掘进机截割机构控制系统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徐强;基于PDA的理箱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高明;基于3G的自动调度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锡江,刘荣,张厚祥,宗光华;基于模糊故障树法的清洗机器人安全性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翟战强,蔡少华;基于GPRS/GPS/GIS的车辆导航与监控系统[J];测绘通报;2004年02期
3 甘正佳,甘正宁,成新明;基于概率Petri网的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路向阳;MICAS-S2列车控制与通信系统[J];电力机车技术;1997年04期
5 严云升;列车控制网络及提高其可靠性的对策[J];电力机车技术;2000年02期
6 施伟年,凌海宏;GPRS网络上的两种数据传输协议[J];电力系统通信;2004年08期
7 肖波;;基于DSP的以太网通信接口设计[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年02期
8 樊卫华,蔡骅,陈庆伟,胡维礼;基于异步动态系统的网络控制系统建模[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9 赵晖;;从GSM-R的应用看铁路通信系统的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15期
10 刘德生,尹力明,佘龙华;双口RAM CY7C025实现DSP间的高速数据通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国高级研讨会——UMTS论坛以及未来发展技术总结[A];中国通信学会学术会议总结汇编(一)[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会媛;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商海波;磁悬浮数字控制方法及其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3 吕治国;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磁浮列车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4 陈强;磁浮列车数字悬浮控制系统设计[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5 应晓蕊;工业以太网的实时性研究及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04年
6 霍杰;基于DSP嵌入式系统的以太网接入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大学;2004年
7 刘小东;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王霄峡;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控制器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05年
9 吴军;高速磁浮列车通信网络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10 浣上;磁浮列车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陆光;高速磁浮列车技术及其在我国客运交通中的战略地位[J];科技导报;1999年08期
2 胡刚;刘志刚;卜格非;;高速磁浮列车车载诊断仿真系统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年01期
3 靖永志;张昆仑;;高速磁浮列车悬浮气隙测量系统的设计[J];传感器技术;2005年12期
4 吴峻;吕梁;;高速磁浮列车悬浮间隙传感器的故障检测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年10期
5 李璐;吴峻;孙玉绘;;高速磁浮列车相位检测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年08期
6 李晓龙;张志洲;龙志强;佘龙华;常文森;;基于搭接结构的磁浮列车同时镇定容错控制[J];控制工程;2008年06期
7 吴峻;樊树江;;抑制电磁干扰的悬浮间隙传感器检测线圈结构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01期
8 吴峻;李中秀;;悬浮间隙传感器的电磁兼容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0年04期
9 李璐;吴峻;周文武;;高速磁浮列车间隙传感器温度漂移的补偿[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1期
10 田武刚,潘孟春,罗飞路,陈棣湘;高速磁浮列车磁场测量系统的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光;;高速磁浮列车驾驶控制器设计[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王曰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各模式车辆的技术特点[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崇恩;[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2 新华社记者 吴宇;[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3 本报通讯员 董渝瑾 本报记者 赵维光;[N];文汇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高渊;[N];人民日报;2003年
5 记者 徐寿松 贺劲松 黄庭钧;[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任佳 本报记者 王春;[N];科技日报;2008年
7 洪崇恩;[N];经理日报;2004年
8 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关锡友;[N];中国工业报;2003年
9 张晓冰;[N];中国工业报;2004年
10 记者 吴宇 周解蓉;[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潘孟春;高速磁浮列车波动特性及其抑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施晓红;常导高速磁浮列车车轨耦合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杨光;高速磁浮列车最优速度曲线及其跟踪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朴明伟;车辆动态系统协同仿真及刚柔耦合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5 赵晶;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气动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琳;高速磁浮列车碰撞过程仿真[D];中南大学;2009年
2 王汝宁;高速磁浮列车的转向运动相关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吴云飞;高速磁浮列车导向控制系统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汪林峰;横风中桥上高速列车的气动性能和动力学性能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薛琦;高速磁浮列车无接触式受流系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李言;高速磁浮列车安全计算机平台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黄书童;高速磁浮列车悬浮间隙传感器齿槽效应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郭树涛;高速磁浮车间隙传感器标定方法的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黄迪;高速磁浮列车中央控制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李剑锋;常导高速磁浮列车搭接结构的悬浮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高速磁浮列车通信网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4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3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