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差定位方法及其工程化实现
发布时间:2017-12-29 16:19
本文关键词:时差定位方法及其工程化实现 出处:《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时差估计 时差定位 广义互相关算法 定位精度 被动定位
【摘要】:随着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无源定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应用领域涉及航海、航空、航天和电子战。与有源定位系统相比,无源定位可增强系统在电子战环境下的反侦察、抗干扰、抗软硬杀伤等能力,同时它还具有一定对隐身目标和低空、超低空突防目标进行探测的能力,其在目标识别等方面可以较好地弥补有源雷达的不足。在越来越强调军事电子系统隐蔽攻击和硬杀伤功能的趋势下,无源定位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已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样,对辐射源目标的准确定位在民用系统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时差定位作为一种无源定位方法,由于其定位精度高、布站机动性强,对接收系统要求较低等优点,在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该需求,对时差估计的理论和方法、时差定位方法和定位性能展开了分析、研究,并依据相关理论研究,设计了一套时差定位系统软件,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软件的实用性。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首先研究了国内时差定位的技术背景和研究现状;2)对基本的时差估计理论、定位方法和定位性能展开研究;3)依据时差定位基本理论,设计、实现了一套时差定位软件;4)结合具体实际装备对定位软件进行了试验验证;5)对本文研究内容了进行总结,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内容。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时差估计、时差定位的方法以及定位效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给出了一种工程上较易实现的时差估计与定位方法,并进行了工程实现和验证。时差定位技术作为新型的无源探测方式与重要途径,将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永光,李昌锦,李修和;三站时差定位的精度分析与推算模型[J];电子学报;2004年09期
2 巫胜洪;雷达脉内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02年01期
3 魏跃敏;黄知涛;王丰华;姜文利;;基于单脉冲相关积累的PSK信号相位编码调制规律分析[J];信号处理;2006年02期
4 解楠;多站时差定位精度分析[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1350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350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