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和ARM的便携式脑电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
本文关键词:基于DSP和ARM的便携式脑电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 出处:《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脑-机接口 视觉诱发电位 FIR FFT LCD
【摘要】:为使脑一机接口技术(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面向实用化、产品化,建立便携式的处理平台成为重要研究问题;系统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VGA显示器,设计了多功能视觉诱发刺激器,实时在线产生多种组合模式的刺激信号,诱发稳态视觉诱发电位;信号采集后放入到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经过FIR滤波和FFT算法的处理后,得到辨识度较高的视觉诱发电位信号,并由无线将数据发送给STM32处理器,在LCD触屏上实时显示;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实时采集、处理、显示脑电信号,相对于目前的BCI系统实现了多平台的便携式。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the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technology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 for practical produc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ortable processing platfor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problem; system using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control VGA display design of the multi-functional visual evoked stimulator, stimulating signal real-time online to produce a variety of combination mode, induced steady 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after collecting the signal into a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 after FIR filtering and FFT algorithm, get th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signal recognition is high, and the line to send data to the STM32 processor, real-time display in the LCD touch scre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l-time acquisition, processing system display, EEG, relative to the current BCI system to achieve a portable platform.
【作者单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信息传感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78081) 校级科研项目(KJ13-01,YJS10-03)
【分类号】:TN911.7
【正文快照】: 0弓I胃 O, 21世纪脑科学和生物科学的研兄已被美国和佸洲等许多1 rf-===。’脑已经机由接实口验作室为==化、产品化。目前已有少数研究小组开发的脑一机接口技术用于实际。传统的脑一机接口技术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较大,不利于脑电产品的开发,所以利用微处理器平台取代上位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永;何庆华;田逢春;徐江;冯正权;;基于FPGA的脑机接口实时系统[J];电子技术应用;2009年04期
2 陶炳坤;陈鹏宇;李楠;濮霞;;FIR数字滤波器的MATLAB仿真和DSP的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3年09期
3 罗熹之;张勇;周建军;;扫频式FFT频谱分析仪数字中频全软化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7年09期
4 张磊;江海河;储焰南;;基于uc/os-ii的嵌入式GUI研究与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17期
5 史明泉;;基于DSP的FIR滤波器的C语言算法实现[J];无线电工程;2011年01期
6 刘苍;王建业;张景伟;;基于ARM的便携式数据采集存储系统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海静;何庆华;田逢春;;基于瞬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识别算法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2年04期
2 汪廷华;夏斌;杨文璐;秦振华;;μC/GUI在Nios Ⅱ嵌入式平台上的移植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0年09期
3 谢海霞;孙志雄;;FIR滤波器的DSP实现[J];电子器件;2012年05期
4 仇洁婷;陈儒军;何展翔;;嵌入式系统在电磁法勘探仪器中的应用概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2期
5 高涛;袁帅;翟娟红;张策;程飞;;便携式CO气体泄漏多模式报警仪设计与实现[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5年01期
6 凌生强;廖柏林;徐澧明;丁亮;胡小勇;;基于MATLAB与CCS的FIR滤波器的C语言实现[J];信息技术;2012年06期
7 王秀霞;;μC/GUI在OMAP5910上的移植[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宋跃;;一种数字式栏栅型频谱分析仪器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0年03期
9 任安虎;路雪莹;;基于ARM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J];科技广场;2013年10期
10 窦海鹏;;数字滤波语音信号除噪设计[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鹏海;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移动外设BCI控制新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施锦河;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处理与P300刺激范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壬六;基于ARM与OBDⅡ的汽车故障检测仪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赵以亮;特定行为下大鼠M1和PPC的局部场电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安晶晶;多种调制雷达回波信号接收和分析软件系统设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4 王存;全数字式谱仪中频处理平台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严文娟;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网谐波分析技术[D];重庆大学;2008年
6 孙明霞;实时三维空间显示系统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吉涛;基于SOPC技术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研究[D];西华大学;2009年
8 李志刚;FFT在泄漏电缆周界入侵探测系统中的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9 王朝宁;基于ARM7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设计及其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徐江;基于实时脑机接口的无线遥控车系统[D];重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安平;武永谊;;基于MDK RTX的Cortex-M3多任务应用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8年12期
2 何庆华,彭承琳,吴宝明;脑机接口技术研究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2期
3 李娟;;MATLAB平台下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与分析[J];高师理科学刊;2010年03期
4 邸兴;陈贝;韩俊;;基于STM32的便携式人机界面系统[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05期
5 李国刚;余俊;凌朝东;;基于FPGA的VGA图形控制器的实现方法[J];信息技术;2006年07期
6 戴鹏;刘剑;符晓;潘庆山;;基于TMS320F2812与LabVIEW的串口通信[J];计算机工程;2009年04期
7 廖莹;欠采样在软件无线电设计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5年02期
8 傅琦,邓焱,乔陶鹏;利用LabVIEW实现拉索振动信号的精确频谱分析[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4年11期
9 邓婷;;基于Matlab和DSP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9期
10 张立勋;李雪伟;唐小景;;STM32与LabVIEW串行通信的设计[J];煤矿机械;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庆华;基于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东;基于PXI总线技术的某型导弹武器检测系统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瑶;;一种用于反向模式视觉诱发电位谱分析的自适应方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9年06期
2 薛方,,张旭东;微型计算机在视觉诱发电位检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1994年09期
3 谢松云;王立楠;张斌;吴悠;张筠鹏;;用于飞行员状态监控的视觉空间选择性注意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4 徐宁寿,张建华,曹正才,潘映辐,铁艳梅;内模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在视觉诱发脑电信号提取中的应用──提取视觉诱发脑电信号的新方法之五[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王立丽;李刚;姜苇;王越;;一种新型视觉诱发电位检测系统[J];电子产品世界;2005年19期
6 王博新;齐颁扬;唐渝;;用ARMA-滤波法提取视觉诱发电位[J];武汉工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7 赵丽;孙永;郭旭宏;宋淇;;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手机拨号系统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8 万红;王超;李光廷;张春燕;刘新玉;师黎;;自适应干扰对消的大鼠视觉诱发电位提取[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9 程万里;任兆麟;乔晓艳;;改进的Wigner-ville分布提取P300视觉诱发电位[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程光辉;石锐;何庆华;;Windows环境下脑机接口视觉刺激器的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翟蕾;潘映辐;孙迪;李秀华;陈天风;;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快速提取的稳定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阴正勤;;儿童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及其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张丽霞;杨佳;陈惠民;童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诱发电位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张丽霞;杨佳;陈惠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诱发电位分析[A];全国第九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杨代秀;尹同进;严国民;叶巍岭;吉海燕;;视觉诱发电位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研究[A];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胡莲娜;仇长宇;李志生;闫洪欣;赵军;高付林;;正常大鼠的视觉诱发电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锋;徐光华;谢俊;张熠卓;;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与展望[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2)[C];2010年
8 夏文涛;董大安;沈彦;朱广友;;视觉诱发电位在客观视力检测中的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9 谢蓓;郭群;崔锦;张作明;;一种新的大鼠视觉诱发电位记录方法[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赵均榜;张智君;;动态情境下注意对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调节作用[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均榜;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注意机制及其在脑机接口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2 熊凯;基于颜色视觉诱发电位的色觉缺陷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张杨松;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制及脑—机接口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胡开良;四种蝙蝠色觉的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视觉诱发电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青峰;视觉诱发电位测量系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姜丽丽;基于3A技术的视觉诱发电位单次提取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3 王立丽;视觉诱发电位检测仪的研制[D];天津大学;2006年
4 黄颖玲;稳态视觉诱发响应的检测技术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车广伟;脑干听觉及视觉诱发电位在运动员机能评价应用中的纵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新法;视觉诱发电位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视觉功能保护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7 庞宁;基于FPGA的视觉诱发电位数据采集系统[D];重庆大学;2014年
8 钟丽辉;SD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少次提取和神经元放电的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郑军;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实现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建辉;视觉诱发脑电信号的少次提取[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90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390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