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双电源互相智能切换装置的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2018-01-08 08:31

  本文关键词:双电源互相智能切换装置的工作原理 出处:《自动化应用》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手动模式 自动模式


【摘要】:介绍双电源互相智能切换装置的组成、分类、操作规范及工作原理。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 classification ,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dual - power supply mutual intelligent switching device .

【作者单位】: 河南濮阳柳屯天然气处理厂;成都以达科技有限公司;
【分类号】:TN86
【正文快照】: 0引言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电器主要用在紧急供电系统,将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自动换接至另一个(备用)电源,以确保重要负荷连续、可靠运行,因此常常应用在重要用电场所,其产品可靠性尤为重要。转换一旦失败将可能造成电源间的短路或重要负荷断电(甚至短暂停电),后果都是严重的,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斌杰;刘新民;;国华准电厂用切换装置存在缺陷及改进建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23期

2 子琴;;涂布片卷安全切换装置[J];感光材料;1981年02期

3 刘学伟;;广播发射台冷却电机自动保妒切换装置[J];广播电视信息(下半月刊);2007年09期

4 张俊宝;;电源快速切换装置在变电所系统中的应用[J];冶金动力;2011年04期

5 姚阳青;;快速切换装置在炼化企业电气系统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设计;2011年04期

6 沈力;陈林;李嘉;;通信电源智能切换装置有关问题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2年04期

7 李炳军;;电气系统快速切换装置的应用分析[J];炼油与化工;2013年04期

8 马强;;电源快速切换装置原理及应用[J];化工管理;2013年20期

9 孙家齐;;△-Y切换装置在砖瓦生产机械上的节电应用[J];住宅科技;1983年05期

10 俞全永;测量柴油机油耗的集装块式燃油切换装置[J];内燃机工程;198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学伟;;广播发射台冷却电机自动保护切换装置设计[A];2007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论文集2(上)[C];2007年

2 徐向东;;快速切换装置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与分析[A];全国火电大机组(600MW级)竞赛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郭建;鲁国刚;;新型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设计[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石超;梁竹靓;;GER550智能同期切换装置的设计与实现[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江源;;秦山二期核电MFC2000-2S型微机厂用电切换装置介绍及调试[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1年

6 居兴国;;一种电视机机芯无针床测试时视放电容自动放电技术[A];2011中国电子制造与封装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邓立圣;四方继保研发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N];中国电力报;2010年

2 ;宇航员用牙刷维修空间站[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3 蒋星;涂料季节性减产醋酸酯类原料商削减产量[N];中国包装报;2007年

4 记者 王学军;瑞典Jowa燃料切换装置获双认可[N];中国船舶报;2012年

5 福建 刘学伟 江飞;广播发射台冷却电机自动保护切换装置[N];电子报;2007年

6 江苏 沈永明;松下TU-CR55卫星接收机加装遥控H/V电压切换装置[N];电子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晓明;交流电源冗余切换装置的研制[D];浙江大学;2013年

2 王安山;微机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雷芳芳;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合成与切换装置工作特性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范丽芳;基于ColdFire微处理器的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5 于红;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设计[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6 刘文亮;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张培杰;微机型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的研制[D];沈阳农业大学;2005年

8 周少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合成与切换装置的速比与动力匹配规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96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396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7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