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磁管道用极低频磁发射机的逆向优化设计
本文关键词:铁磁管道用极低频磁发射机的逆向优化设计 出处:《仪器仪表学报》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管道检测 极低频信号检测 磁发射机 逆向设计 峰值信噪比
【摘要】:极低频磁信号对金属管道、岩石等高磁导率介质穿透力极强,在石油、天然气管道检测工程中常作为移动机器人跟踪与定位用的磁场源。在管道移动机器人跟踪与定位实践中,不同类型的管道,其尺寸、壁厚等有较大差异且管道埋深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不同功率的极低频磁发射机。将管道环境下极低频磁信号的传播规律和信号发射接收工程应用相结合,提出一整套极低频磁发射机的逆向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极低频信号接收机中所用检测算法的检测概率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得到某一检测概率下的接收机需要的最低信噪比,继而得到接收机前端的最小磁感应强度。然后以接收机前端的最小磁感应强度为基点,反推管道内极低频磁发射机需要产生的最小磁感应强度,由此设计出满足磁场与几何尺寸约束的发射机线圈结构与电路拓扑。由该方法得出的设计结果,既能满足接收机对磁感应强度的要求,又能保证发射机供电电源的使用寿命远远超过要求的连续工作时长;同时当工况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接收机前端的磁感应强度仍满足以高检测概率检测到极低频信号的要求。
[Abstract]:Extremely low frequency magnetic signals of metal pipes, rocks and other high permeability medium strong penetration, in the oil, the magnetic field source tracking and localization for mobile robots is often used as the detection project of natural gas pipeline in the pipeline. The mobile robot tracking and positioning in practice, different types of pipeline, the size, wall thickness and there is big difference the depth of buried pipeline are not the same, which requires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magnetic transmitters of different power. The pipeline under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magnetic signal propagation and signal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the combination of revers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put forward a set of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magnetic transmitter. First of all,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bability and signal noise detection algorithm with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signal receiver in the receiver than the need to get a detection probability under the minimum SNR, then get the smallest magnetic induction receiver. Then the receiver The minimum magnetic induction fro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backstepping pipeline of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magnetic induction magnetic minimum transmitter to be produced, thus designed to meet the transmitter coil structure and magnetic circuit topology and geometry constraints. The design results obtained by this method, whi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receiver of magnetic induction, and can ensure the continuous the transmitter power supply work life is far more than the required duration;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parameters change in a certain range, the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of the receiver front-end still meet with high detection probability to detect very low frequency signal.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江西省电力公司;
【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研究(2012THZ07122)资助项目
【分类号】:TN838
【正文快照】: 1引言管道运输因其具有运量大、效率高、适于各种地貌、易于管理等优点,在石油、天然气的输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管道的自然老化、施工缺陷和腐蚀等原因,管道内部结垢、堵塞甚至引发爆炸事故等异常工况均有可能发生。为确保管道长期正常、安全运行,需要定期对管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国泽,陆建勋;利用人工源超低频电磁波监测地震的试验与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10期
2 张晓华;贾妍妍;齐海铭;石如冬;;低功耗数字控制超长波发射与接收系统[J];控制工程;2009年03期
3 王淳;郭静波;刘红旗;胡铁华;;基于最小二乘的极低频微弱信号实时检测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9年12期
4 陈水平;郭静波;胡铁华;;铁磁管道环境下极低频微弱磁场的分布及检测[J];仪器仪表学报;2011年10期
5 魏明生;童敏明;訾斌;唐守锋;;基于粒子群-拟牛顿混合算法的管道机器人定位[J];仪器仪表学报;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平洲;何建;刘德兴;;铆接工艺改进对减少铝电解电容器电感的研究[J];安徽科技;2011年10期
2 马月芬;张庆明;吴碧;何远航;;爆磁压缩发生器的耦合损耗因子研究[J];兵工学报;2009年S2期
3 张杰;袁建华;林家瑞;;用于磁刺激的圆形线圈的优化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年06期
4 蒋正荣;李正熙;陈建业;邹军;;电子调节式可控电抗器[J];大功率变流技术;2009年02期
5 王维征;王士杰;王健;;油浸空心接地电抗器采用分接开关调电抗的研究[J];变压器;2008年05期
6 孙奇志,龚兴根,谢卫平,刘正芬,戴文峰,池原,付嵩;高能量爆磁压缩电流发生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3年01期
7 吴桔生,朱长纯;超薄平面结构电涡流传感器的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1995年03期
8 司倩倩;董力群;张连凯;;线圈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温漂特性影响研究[J];传感器世界;2011年05期
9 谭春力;常树生;唐雷;董跃周;周晓虎;;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10 于建立;李艳飞;胡国伟;;优化策略在变电站接地中的应用[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帝铨;底青云;王妙月;;电离层-空气层-地球介质耦合下大尺度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波响应特征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龙霞锋;刘永贵;;Marx型脉冲形成网络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粒子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冯常顺;杨建华;林加金;;紧凑型电感隔离中低阻抗Marx发生器的研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7册)[C];2009年
4 陈鹏;王巨丰;范李莉;;新型防雷变压器的机理分析与仿真[A];第十九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柏;林镇鉴;;IGBT直流斩波器在大型工矿电机车上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青;童仁园;李雄;;山体分布形变测量初探[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邱景辉;李红梅;林澍;;电磁脉冲发生器信号分析[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6年
8 赵国泽;陈小斌;汤吉;;中国地球电磁法新进展和发展趋势[A];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专辑[C];2007年
9 赵国泽;王立凤;汤吉;詹艳;陈小斌;王继军;肖骑彬;;我国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技术(CSELF)的发展和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鲁峰;陈朗;冯长根;伍俊英;;爆炸冲击去磁放电过程理论分析[A];第五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荀涛;清洁强流真空二极管相关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阳天亮;经皮能量传输系统闭环控制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海田;直流故障电流限制器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吴绍朋;空芯补偿脉冲发电机的设计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刘静;同轴波导虚阴极振荡器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薛二兵;EAST超导托卡马克等离子体放电上升段特性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7 贺元吉;爆电能源高功率超宽带脉冲发生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8 鲁志伟;大型接地网工频接地参数的计算和测量[D];武汉大学;2004年
9 刘琳;声频干扰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10 王福吉;正负超磁致伸缩复合薄膜静动态特性及控制关键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学文;双层钢管瞬变电磁检测技术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阮晓燕;胶囊机器人空间万向旋转磁场驱动控制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雷;接地参数计算与接地网频率响应特性下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邓发玉;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实用性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孙鹏;基于计算机集群技术的接地网电气性能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6 牛r
本文编号:1404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0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