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阻法的药液中异物信号分析及光路优化
本文关键词:基于光阻法的药液中异物信号分析及光路优化 出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基于光阻法的药液中异物微粒检测的光电信号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析和计算了颗粒大小、探测器有效光敏面积、光波长、光束宽度等对异物微粒产生的特征脉冲信号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通过改进和优化光路设计,创新采用阵列透镜和阵列探测器方案,经过光学软件模拟和实验验证,有效增大了异物微粒的特征脉冲信号,从而提高了对异物微粒的检出率.
[Abstract]:The photoelectric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eign body particle detection in the medicine liquid based on the photoresistive method are analyzed, and the particle size, the effective photosensitive area of the detector and the light wave length are analyzed and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results, by improving and optimizing the optical path design, the array lens and array detector scheme are innovated. The characteristic pulse signal of the foreign body particle is increased effectively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foreign body particle is improved by optical softwar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与天文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51235008) 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2YQ180132)
【分类号】:TN911.6
【正文快照】: 在针剂和口服液的生产和封装过程中可能会引入纤维、玻璃屑、炭化块、金属微粒等异物,研究表明这些异物微粒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1].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对于针剂中50um以上可见异物必须检出[2].国内大多数的制药企业依然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通过肉眼来辨别针剂或口服液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福刚;杨福刚;孙同景;;大输液中可见微小异物实时检测系统设计[J];电气自动化;2008年01期
2 徐涛;高玉成;武星;;基于光阻法原理的微粒检测中光电脉冲特性的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4年03期
3 王馥宇;黄梅珍;曾涛;管相宇;孙小小;汪洋;;针剂中异物的光电检测方法研究[J];光子学报;2012年03期
4 谢自成;国外几种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设备发展概况[J];机电信息;2003年06期
5 杜笑鹏;;机器自动灯检与人工灯检的比较[J];机电信息;2010年29期
6 曾涛;黄梅珍;梁明亮;荆俊博;刘天元;林培华;;安瓿瓶内杂质检测的信号处理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7 赵静,方新林,孟力;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危害的预防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2005年09期
8 郑刚;蔡小舒;王乃宁;;Mie散射的数值计算[J];应用激光;199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晓辉;刘自扬;杨劲松;杨秀玉;万仁玲;;薄层色谱法与苯酚硫酸法联用控制黄芪多糖粗粉质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2 李晓念;陈幸;李彬;;川产道地药材川芎中重金属的来源途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3 赵建军;胡仲红;马鹏生;赵德华;张文懿;;宁夏人工种植黄芩与野生黄芩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4 朱雪梅;;乌梅及其六种伪劣品的鉴别[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5 张扬;;体育运动中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药软膏制剂初步研究——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11期
6 曾祖平;邵蕊;乔文越;何薇;;芩柏软膏与凝胶的含量测定[J];北京中医;2007年11期
7 朱咏梅;徐景士;袁建军;陈朴青;李金江;王玉;;核磁共振法测定盐酸大观霉素含量[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姜海蓉;彭方毅;邱荣蓉;叶翠莲;陈远翔;陈盛珍;彭方亮;赵卫兵;徐建建;杨海艳;;感冒康注射液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9 杨福刚;;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输液中异物检测系统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03期
10 唐刚;多波长消光高精度粉尘测量仪的设计原理[J];测试技术学报;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峰;梅文莉;吴娇;戴好富;;人工结香法所产沉香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A];海南省药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李志峰;邓志清;冯育林;简晖;罗晓健;杨世林;裴月湖;;刺五加的化学成分研究[A];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江西省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张晓燕;高永良;;非布索坦片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建立[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4 李德馨;陈莹;张悦;王国成;王永峰;;替莫唑胺酯栓溶出度检查方法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5 胡玉斐;章竹君;李攻科;;鲁米诺-二过碘酸合铜(Ⅲ)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林可霉素[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沈建琪;刘蕾;;经典Mie散射的数值计算方法改进[A];第六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马群;卢建秋;杜菁;邱落;张薇;;地榆槐角丸中槐角苷的含量测定[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吕方军;叶国华;张钦德;;莱阳参的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与开发利用展望[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朱杰;;头孢曲松治疗妊娠合并早期梅毒10例疗效观察[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10 李兴迎;胡昌江;林辉;黄勤挽;李兴华;;正交实验法对中药益智仁盐炙工艺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四大怀药与地道药材研究论坛暨中药炮制分会第二届第五次学术会与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芳;三七总皂苷防治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闫峻;板蓝根和亚麻籽化学成分研究及活性评价[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建生;尾流的光学特性研究与测量[D];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1年
4 王清华;光散射法颗粒大小与形状分析[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5 李会山;激光再制造的光与粉末流相互作用机理及试验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
6 郭启雷;掌叶覆盆子及羊耳菊的化学成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7 胡秀丽;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和分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陈军辉;不同模式“液质”联用技术用于陆源及海洋天然药物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刘鸿雁;对流干燥过程中明胶软胶囊传热传质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杨福刚;输液中微小异物目标视觉检测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娇英;浙江地产药材杭白菊的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裴晓光;牛奶成分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大千;基于机器视觉的医药液体制剂异物检测算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陈乐;仁青芒觉丸安全性评价以及相伴毒代动力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张维;植物生长延缓剂烯效唑对栽培远志生长、主要药用成分含量及残留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6 于海亮;基于机器视觉的饮料灌装后杂质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山东大学;2011年
7 王馥宇;针剂中异物的自动检测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肖锦;荆半夏质量分析及清半夏炮制工艺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仝瑞涛;基于光散射原理的吸气式感烟火灾自动探测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10 谭国锋;在线激光粒度测量系统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杨果;王耀南;王威;;基于机器视觉的大输液智能灯检机研究[J];光电工程;2006年11期
2 臧俊恒;李思宁;王骐;刘金波;广宇昊;;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条纹图像噪音分析与处理[J];光子学报;2008年08期
3 钱惟贤;陈钱;顾国华;管志强;;基于运动补偿的红外图像噪音时域ⅡR滤波算法[J];光子学报;2009年06期
4 王馥宇;黄梅珍;曾涛;管相宇;孙小小;汪洋;;针剂中异物的光电检测方法研究[J];光子学报;2012年03期
5 谢自成;国外几种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设备发展概况[J];机电信息;2003年06期
6 王旭文;;注射剂微粒检查方法及检测设备应用问题探讨[J];机电信息;2010年14期
7 徐涛,高玉成,武星;对于光阻法在对小粒径微粒检测时的原理分析[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01期
8 张辉;王耀南;周博文;;基于机器视觉的液体药品异物检测系统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9年03期
9 高玉成,贡立青,周金瑞,曲丹丹;基于光障碍技术的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检查[J];药物分析杂志;200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永锋;尘埃粒子光散射测量技术及微型光学传感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道康宁与东京应用化学合作开发含硅双层光阻提高蚀刻选择性并简化次65nm微影制程 新的双层光阻解决了气体释出的问题[J];微细加工技术;2006年06期
2 ;SEZ隆重推出单晶圆FEOL光阻去除的创新解决方案[J];电子与电脑;2006年08期
3 沈熙磊;;马里兰大学开发新型光阻剂有望实现纳米等级的光刻分辨率[J];半导体信息;2011年02期
4 ;TEL开始批量销售用于下一代300mm制程的光阻涂布和显影装置CLEAN TRACK LITHUS~(TM)上的光学式CD测定模式iODP100[J];集成电路应用;2003年08期
5 王关德;陈抱雪;王平;隋国荣;邹林儿;浜中广见;矶守;;硫化砷非晶态波导光阻断效应的机理研究[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6 王关德;陈抱雪;浜中广见;矶守;;非晶态As_2S_8薄膜波导光阻断效应切断过程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12期
7 秦国斌;杨久霞;李宏彦;李邓根;;彩色滤光片用颜料细化工艺研究[J];现代显示;2006年10期
8 朱公元,姜建伟;液态感光阻焊剂的组成及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1999年08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永光化学公司;光阻剂的关键技术[N];电子资讯时报;2002年
2 采访整理 本报记者 陈炳欣;继续研发高解析度更耐热的光阻剂[N];中国电子报;2014年
3 陕西 翟怀贤;光阻音量电位器[N];电子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何璇;彩色滤光片用光阻剂的配方及工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陆骞;0.11μm DRAM技术中深沟壑底部光阻残余物去除工艺的改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王晔;193nm光阻对于绝缘体材料刻蚀工艺的挑战[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赵伟;光阻膜厚与前层图形对于多晶硅关键尺寸影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王陈燕;基于光阻法的液体粒子计数器底层软硬件系统及其标定方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06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06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