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反馈的大规模3D MIMO多用户传输方法及其码本设计
本文关键词:基于有限反馈的大规模3D MIMO多用户传输方法及其码本设计 出处:《数据采集与处理》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规模MIMO 全维MIMO 垂直码本设计 有限反馈 均匀平板阵列
【摘要】:针对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研究了一种基于码本的有限反馈大规模3D MIMO多用户传输方法,给出一种基于水平和垂直方向码字直积的3DMIMO码书设计方案,并提出了两种垂直码本设计方法,且在合理的调度方案下,对所设计的码本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表明本文所提的三维码本相对于二维码本以及传统的三维DFT直积码本,提高了系统频谱利用率和吞吐量性能。
[Abstract]:Based on codebook, a large scale 3D MIMO multiuser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d on codebook is studied for large-scale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A design scheme of 3D MIMO codebook based on the direct product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dewords is presented, and two vertical codebook design methods are propos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wo-dimensional codebook and the traditional 3D DFT direct product codebook, the proposed 3D codebook improves the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throughput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2101,61271018)资助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3004-005-003)资助项目 江苏省科技计划(BE2012167)资助项目
【分类号】:TN919.3
【正文快照】: 引言近年来,多用户MIMO(MU-MIMO)通信技术充分利用多天线提供的空间自由度,通过时频资源复用方式同时服务多个用户,从而有效提高系统平均吞吐量和频谱效率[1-3]。多用户MIMO系统中,若基站知道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 information,CSI),则可以通过闭环预编码预先消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海荣;王玉辉;黄永明;杨绿溪;;大规模MIMO多小区TDD系统中的导频污染减轻方法[J];信号处理;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海荣;王玉辉;黄永明;杨绿溪;;大规模MIMO蜂窝网络系统中的导频污染减轻方法[J];通信学报;201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旭东,张春业,曹建海;MIMO OFDM无线局域网的性能分析及其关键技术[J];现代电信科技;2003年12期
2 易扬,张作富,吴睿;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IMO技术[J];江西通信科技;2004年03期
3 易扬,张作富,吴睿;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MIMO技术[J];广东通信技术;2004年10期
4 杨宁;毕敏;谢显中;;MIMO中智能天线技术的应用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5 郑珊珊;陈霞;谈振辉;;V-BLAST系统检测算法的比较[J];无线通信技术;2006年04期
6 张雯;李宏;何为超;;瑞利相关衰落下MIMO系统信道容量[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4期
7 朱瑜;张海林;刘耀宇;;MIMO系统中分层结构的空时分组码[J];山西电子技术;2007年01期
8 孙恩昌;张冬英;;多用户联合检测算法研究[J];空间电子技术;2007年04期
9 先桁;代新敏;;几种MIMO信道模型的比较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李平安;殷树;;结合天线选择的MIMO-OFDM系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朝阳;朱瑞平;;用于无线通信的宽带双极化MIMO天线设计[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牛凯;贺志强;王晓湘;吴伟陵;;MIMO迭代接收的进展[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顾敬民;梁涛;于勇;;一种新的MIMO发射功率分配算法研究[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于翠波;李道本;;MIMO在HCS中应用的研究[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潘成康;蔡跃明;徐友云;;基于最小速率的MIMO多接入信道容量和最优功率分配策略[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张利军;张蕊;杨红;;基于散射体分布MIMO信道模型的均匀线阵与圆阵性能比较[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7 肖瑛;刘国枝;李振兴;;水声通信中自适应的MIMO/OFDM系统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8 孙宇昊;王刚;刘海涛;李道本;;基于较强干扰码的新MIMO CDMA系统[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姜文;李超;刘英;龚书喜;艾浩;;新型一体化MIMO阵列天线[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10 王刚;董江波;李道本;;MIMO LAS-CDMA系统中基于插值信道估计的导频结构设计[A];2003’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我爱MIMO[N];网络世界;2004年
2 高愉;MIMO增强无线性能[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3 杨阿昭;MIMO推动Wi-Fi[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4 ;MIMO开辟多条无线快车道[N];网络世界;2004年
5 CPW记者 张戈;NETGEAR MIMO G 改善无线网络环境[N];电脑商报;2005年
6 陈代寿;MIMO提高信道容量[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7 江陵;MIMO:引领无线通信驶上高速公路[N];人民邮电;2005年
8 韩旭东(山东省信息产业厅) 曹建海(山东省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MIMO:无线技术革命[N];计算机世界;2004年
9 何浩;解析多进多出网络:MIMO[N];通信产业报;2003年
10 韩旭东 曹建海;MIMO OFDM:宽带无线市场的生力军[N];人民邮电;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辉;多用户分布式网络MIMO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林辉;多用户分布式网络MIMO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阎磊;MIMO多载波系统的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安杰;多用户MIMO系统下行链路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王阶;MIMO系统中的定向干扰抑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夏欣;多用户MIMO系统中的预编码及用户调度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永顺;MIMO双基地雷达目标参数测量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Pham Van Bien;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空时分组码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廖昕;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跨层设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秦培元;可重构天线的研究及其在MIMO系统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乐菲;基于虚拟MIMO的低能耗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梁国栋;MIMO准正交空时码算法研究及改进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董們;基于有限反馈的MIMO系统线性预编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黄碧翔;宽带时变MIMO信道建模仿真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王利勇;MIMO检测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胡国庆;MIMO系统的终端天线耦合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云峻岭;MIMO信道特征研究及其硬件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吕波;MIMO空间相关性近似算法及性能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9 贾明儒;MIMO系统中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10 王伟;MIMO网络编码性能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37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37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