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双密度小波邻域相关阈值处理的脑电信号消噪方法

发布时间:2018-01-18 05:27

  本文关键词:基于双密度小波邻域相关阈值处理的脑电信号消噪方法 出处:《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脑电信号 双密度小波变换 消噪 邻域相关阈值处理


【摘要】:为消除混杂在脑电信号(EEG)中的噪声,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小波邻域相关阈值处理的EEG消噪方法.利用双密度小波对EEG分解,得到多层的信号高频系数.根据小波系数的局部统计依赖性,运用邻域相关阈值处理算法进行收缩,将收缩后的小波系数进行重构得到消噪后的信号.对加噪标准信号和实测EEG的消噪实验结果表明,与一代离散小波和传统软阈值法相比,信噪比、均方根误差和最大误差3个消噪效果评价指标都有明显改善.
[Abstract]: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noise in EEG signal, a new EEG denoising method based on the neighborhood correlation threshold processing of double density wavelet is proposed. The EEG is decomposed by double density wavelet. According to the local statistical dependence of wavelet coefficients, the neighborhood correlation threshold process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shrink. The de-noised signal is obtained by reconstruction of the shrinking wavelet coeffici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denoising standard signals and the actual EEG show that the SNR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soft threshold method and the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 and the maximum error (RM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improved.
【作者单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61172134 61201300) 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No.2013C24016)资助
【分类号】:TN911.4
【正文快照】: 1引言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生物电活动而衍射到脑皮的募集信号,当人在主动思维或受到不同的感觉刺激时,EEG的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对EEG进行分析,可获得大量的生理、心理及病理信息[1].EEG是一种非线性非平稳且非常微弱的信号,其幅值是μV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清君;叶伟伟;杜立萍;余辉;胡宁;王平;;小波变换在神经细胞传感器信号去噪中的应用[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11期

2 曹世超;张国勋;;双密度小波变换的自适应电能质量信号去噪[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1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清君;胡宁;叶伟伟;余辉;季勤勤;方群;王平;;细胞计数分析传感器芯片的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06期

2 吴壮文;石小利;冯关明;任海雷;支文婷;;基于小波变换的汽车节气门位置信号去噪[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3年04期

3 袁德辉;冯岩;沈延峰;杨守志;;原-对偶伪样条及其性质(英文)[J];数学季刊;201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谷海亮;大地电磁测深降噪方法的处理与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2 王丽影;量热式生物传感器的信号降噪与富集过程预测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3 陈飞鸣;便携式新生儿生理信号监测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周瑛;虚拟场景下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识别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明;李开成;胡益胜;;基于小波邻域阈值分类的电能质量信号去噪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0期

2 杨耿煌;温渤婴;;一种新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去噪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8年01期

3 秦代春;周林;郭珂;刘强;方X;;一种小波神经网络的电能质量信号去噪新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13期

4 罗滇生;何洪英;姚建刚;;短时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17期

5 朱俊敏;张潇;王旌阳;吴粤北;;小波域音频信号降噪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昌刚;张昕;;基于混沌反控制的流密码算法设计[J];计算机工程;2008年23期

2 张瑾;陈向东;;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图像去噪方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年08期

3 李雪耀;谢华;张汝波;;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语音增强[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 王茜;;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图像去噪方法[J];装备制造技术;2008年08期

5 李野;吴亚锋;刘雪飞;;基于BARK子波变换的语音增强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33期

6 董冰;付跃刚;张贺龙;邸旭;石晓光;;基于小波阈值去噪的光谱模型评价方法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刘娟花;李福德;;一种改进的小波域语音去噪方法研究[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毛中亚;郭其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谐波的小波降噪仿真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S2期

9 余贵水;李秀峰;魏钟记;;基于特征的单帧红外小目标检测[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05期

10 阮铭忠;;基于小波包分析的信号噪声去除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文文;邹俊忠;刘未来;;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眼电伪差去除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自动化专题)[C];2010年

2 毛中亚;郭其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谐波的小波降噪仿真分析[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宋玉丹;秦志钰;容幸福;;彩色无序图像分割中最佳阈值的选择[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陈方涵;苗华;杨坤;王文生;;小波变换在低对比度目标识别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5 许燕玲;钟继勇;陈华斌;林涛;陈善本;杨学勤;;基于小波的电弧电压信号去噪处理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良;汶德胜;王宏;占建明;;空间瞬态光辐射目标的精确定位[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国顺;赵红霞;李晓;于智晓;于洪梅;李井会;;小波变换与傅立叶变换用于红外光谱数据处理的比较[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吴招才;刘天佑;;基于高阶统计量的小波阈值消噪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俊芳;李晓峰;;传真图像二值化处理的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10 金刚石;赵毅;季云松;;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图像滤波[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D 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专题)[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柯达扫描仪新品上市超长 高速 创新[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2 CPW记者 王晓民;依托合作伙伴柯达立志植根中国[N];电脑商报;2003年

3 ;柯达扫描仪发力中低端[N];计算机世界;2004年

4 本报记者 刘晖;给文档输入增加智能[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相飞;信息影像跨越完美巅峰[N];江苏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苗华;联合变换相关器低对比度目标相关峰增强技术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2 袁龙涛;相控阵三维摄像声纳系统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胡栋;视频分级编码及可靠传输的编码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李勇明;尿沉渣图像自动识别算法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陈渊;煤矿液压支架缸体环焊缝缺陷超声检测与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筱磊;基于概率模型的故障诊断及在航天器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刘蓉;模式识别方法在天体光谱自动处理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许中荣;变压器绕组固体绝缘中微气泡放电机理与寿命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菲;基于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2 祝海华;基于时频分布的数学形态学的信号检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高光;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叠前地震信号中规则噪声的去除[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姜绍辉;小波变换及在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孔鸿运;行车环境下鲁棒的声学事件检测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缪彦舒;基于Curvelet变换的高密度地震弱信号检测与去噪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7 赵方生;基于音波的输气管道泄漏检测及定位试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逯越琛;联合变换相关器相关峰定位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9 武正彬;焊缝射线检测缺陷图像的计算机提取与自动识别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10 周乐;基于膈肌肌电的呼吸机同步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39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39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7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