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函数的微波超视距雷达天线高度优化方法
本文关键词: 雷达 微波超视距 蒸发波导 目标函数 天线架设高度 优化 出处:《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海上蒸发波导可以使舰载微波超视距雷达实现远距离低空目标探测,然而大气波导内的超折射和多径传播效应会产生不利于目标检测的雷达盲区。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函数的微波超视距雷达天线高度优化方法,针对形成蒸发波导的海-气界面稳定层结、中性层结和不稳定层结3种情况,利用电波传播数值算法和雷达评估模型仿真分析了蒸发波导内特定区域不同目标函数时的雷达目标检测性能,给出了雷达天线高度优化结果。该文方法可以为微波超视距雷达系统设计、探测性能分析和大气环境自适应技术提供参考。
[Abstract]:Using the evaporation waveguide at sea, shipborne microwave over-the-horizon radar can be used to detect low-altitude targets in long range. However, the effects of hyperrefraction and multipath propagation in atmospheric waveguides will lead to radar blind areas that are not conducive to target detection. In this paper, a method of antenna height optimization for microwave over-the-horizon radar based on target function is proposed. For the formation of evaporative waveguide,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stable layer junction, neutral layer junction and unstable layer junction. The performance of radar target detection with different target functions in specific region of evaporative waveguide is simulated by using numerical algorithm of radio wave propagation and radar evaluation model. The results of antenna height optimization are given. The method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microwave over-the-horizon radar system design, detec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daptation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TN957.2
【正文快照】: 1引言受地球曲率影响,舰载微波雷达对海目标搜索、警戒、监视和跟踪的作用距离一般限制在视距范围内,同时,海面干涉作用使天线波束向上抬起,导致雷达覆盖范围在低仰角存在探测盲区,难以发现视距内的低空来袭目标,对海上作战造成较大威胁。蒸发波导是海上出现概率最高,持续时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小毛;张永刚;王华;唐海川;;大气波导对雷达异常探测影响的评估与试验分析[J];电子学报;2006年04期
2 孙康;金钢;朱晓华;;基于波动分析的海上小目标检测[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4期
3 焦林;张永刚;;大气波导条件下雷达电磁盲区的预报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4 刘爱国;察豪;席泽敏;周沫;;舰载微波超视距雷达天线架设高度研究[J];现代雷达;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瑜;吴少华;;大气波导传播类型及特性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2 郭立新;李宏强;杨超;吴振森;;改进DMFT算法研究粗糙海上蒸发波导中的电波传输特性[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3 杨超;郭立新;吴振森;;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蒸发波导预测中的应用[J];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4 张金鹏;吴振森;赵振维;王波;;基于不同天线高度雷达海杂波的蒸发波导反演[J];电波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5 董翠;李立;吴振森;;海上大气波导的抛物方程法分析[J];电子科技;2010年11期
6 陈莉;高山红;康士峰;张玉生;吴增茂;;中国近海局部海域低空大气波导的天气学特征分析[J];电子学报;2010年09期
7 张利军;韩慧;张蕊;王红光;康士峰;赵振维;;海上超视距传输信号衰落分布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8 刘爱国;察豪;周沫;;岸海交界处微波雷达超视距探测实验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9 盛楠;廖成;张青洪;陈伶璐;周海京;;预测毫米波雾衰减的抛物方程模型研究[J];电子学报;2014年05期
10 田斌;察豪;李方;史建伟;;基于PJ模型的雷达探测距离预报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莉;中国近海大气波导的统计特征分析及演变机理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赵小龙;电磁波在大气波导环境中的传播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杨超;大气波导中电磁波传播及反演关键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金鹏;海上对流层波导的雷达海杂波/GPS信号反演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伟;低空大气折射率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和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倪军林;矢量抛物线方程在电波传播中的应用[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涂良红;海上波导传播特性试验分析与模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吴凡;大气波导中的抛物型方程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福山;海洋大气近地层折射指数模式及其在蒸发波导分析上的应用[J];电波科学学报;1998年03期
2 陈小龙;刘宁波;宋杰;关键;何友;;海杂波FRFT域分形特征判别及动目标检测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4期
3 刘宁波;黄勇;关键;何友;;实测海杂波频域分形特性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04期
4 汪云云;陈松灿;;基于AUC的分类器评价和设计综述[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1年01期
5 姚展予,赵柏林,李万彪,朱元竞,杜金林,戴福山;大气波导特征分析及其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J];气象学报;2000年05期
6 刘成国,潘中伟;中国低空大气波导的极限频率和穿透角[J];通信学报;1998年10期
7 刘成国,黄际英,江长荫,潘中伟,蔺发军,张玉生;我国对流层波导环境特性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焦林,张永刚;大气波导条件下雷达电磁盲区的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陈志杰;冯德军;王雪松;;基于ROC曲线的弹道目标识别评估及优化[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17期
10 王华,张永刚,黄小毛,唐海川;表面波导条件下雷达的探测特征[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什么是超视距雷达[J];无线电工程;1971年02期
2 ;AN/FPS-95超视距雷达投入工作试验[J];无线电工程;1971年03期
3 王军;焦培南;包养浩;;国外的超视距雷达[J];现代雷达;1981年06期
4 陈其芬;;适用于超视距雷达的统计信号处理[J];电波与天线;1996年02期
5 孟祥伟,关键,何友;超视距雷达中的目标检测问题[J];宇航学报;2004年03期
6 韩蕴洁;;高速数字信号处理TMS320C30开发系统在超视距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电子器件;1997年01期
7 ;知识资料窗[J];中国航天;1999年04期
8 曲翠萍;毛滔;;超视距雷达综述[J];雷达与对抗;2006年03期
9 ;美帝是怎样用超视距雷达探测苏修洲际导弹的[J];无线电工程;1972年01期
10 赵玉洁;弹道导弹早期预警超视距雷达[J];飞航导弹;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杜鑫;许荣庆;马潇;;超视距雷达多路径交互式概率数据关联方法[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冯景海;陈文汉;李泽;;雷达技术综述及发展展望[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陈文汉;郑军;陈芳群;;雷达技术简介及发展展望[A];四川省电子学会雷达与火控、电子线路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1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王向敏;王振会;王建;;近海面微波超视距雷达探测距离的预测[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象雷达及其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王成;;隐身目标与雷达反隐身技术[A];中国电子学会产业战略研究分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葛佳;袁业术;;分布式移动多载舰OTHR的非相参解调系统研究[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涛;超视距雷达抗瞬态干扰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强勇;超视距雷达抗干扰与目标检测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祺睿;超视距协议传输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赵能龙;超视距航迹数据处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陈鸣;超视距雷达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陈新莲;流星余迹散射特性及对电子系统性能的影响[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5 杜鑫;超视距雷达多路径数据融合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丁剑飞;FMICW信号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陈华东;散射侦察定位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雷前召;天波超视距雷达海面回波谱及海上航船目标检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国磊;舰载OTH雷达海上目标方位信息检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吴远斌;全数字式OTH雷达接收机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47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47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