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和主用户定位联合检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4 07:27

  本文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协作频谱感知 定位 分簇 贝叶斯压缩感知 出处:《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对频谱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固定的频谱分配政策导致频谱资源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频谱资源日趋匮乏。认知无线电通过寻找频谱空洞和动态频谱接入能够极大地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得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在一个比较复杂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中,不仅需要知道频谱的占用状况,还需要确定主用户的位置和发射功率等信息,没有这些信息,主用户的正常通信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和主用户定位问题。本文把宽带频谱划分成了相邻但互不相交的窄带频谱,通过自由路径损耗模型把主用户的位置信息和发射功率信息融合在了频谱感知模型中。在分簇和贝叶斯压缩感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协作频谱感知及主用户定位算法。通过分簇的方法降低了融合中心的计算量,减小了频谱感知的时延,通过贝叶斯压缩感知降低了采样速率以及噪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压缩率低的情况下也能对原始信号进行有效恢复,在获取频谱信息的同时还能够对主用户进行精确定位。此外,为了提高检测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条指标的自适应测量算法。当频谱环境发生变化时,贝叶斯压缩感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条指标也会发生变化。该算法在计算过程中把误差条指标和一个预设值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自适应地调整测量值的数目,最终在重构时间和重构误差之间选取一个折中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不牺牲重构误差的基础上实现自适应频谱检测和主用户定位,很好地提高了频谱检测系统的性能。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 the demand for spectrum resourc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 At the same time , the fixed spectrum allocation policy causes the spectrum resources not to be fully utilized , so the spectrum resources are increasingly scarce . In addition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 it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position and transmit power of the main user .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realize adaptive spectrum detection and main user positioning on the basis of clustering and Bayesian compression perception .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realize adaptive spectrum detection and main user positioning without sacrificing reconstruction error .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pectrum detection system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尤文坚;黄欣;刘桂英;;认知无线电的相关技术研究[J];通信技术;2008年12期

2 胡圣波;吴永祥;;一种异构可重构的认知无线电平台及设计方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周贤伟;辛晓瑜;王丽娜;薛楠;;认知无线电安全关键技术研究[J];电信科学;2008年02期

4 张斯佳;;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基础性探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11期

5 张玉;葛利嘉;赤伟;陈世娥;;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33期

6 杨浏;;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及其运用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09期

7 汤滟;顾斌;胡国兵;刘磊;;认知无线电系统捷变频信号源设计[J];信息化研究;2011年06期

8 封彬;;浅析认知无线电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应用[J];中国无线电;2012年12期

9 付静;王静;张珑;;认知无线电实验平台框架研究[J];软件导刊;2013年02期

10 宋健;;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3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清;郭宗良;;认知无线电及其军事通信应用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李俊葶;陈金鹰;刘庆丰;徐广伟;;浅谈认知无线电[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彭开志;杨平;王书诚;;认知无线电在通信系统中应用研究[A];2011船舶电气及通讯导航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李辉;苏泽友;谢伟;;认知无线电综合抗干扰电台设计构想[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饶毓;曹志刚;;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标准化进程[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罗凡;陈金鹰;;认知无线电在震后应急通信中的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周骥;;浅谈认知无线电在军事领域的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郝刚;甘志春;;认知无线电网络安全问题研究[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下)[C];2014年

9 王斯瑶;付琳;;认知无线电技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10 刘庆丰;陈金鹰;李俊葶;卓有福;;基于认知无线电的高效频谱利用技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黑龙江 王宇宙 编译;认知无线电发展综述[N];电子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卢子月;认知无线电让网络不再拥挤[N];通信产业报;2011年

3 常丽君;避堵走闲,美开发认知无线电上网系统[N];科技日报;2014年

4 ;认知无线电:未来无线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N];人民邮电;2007年

5 江苏泰州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 刘浏 窦沛沛;认知无线电整合“闲散”频谱[N];通信产业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郑焕斌;未来通讯 看我独霸[N];科技日报;2006年

7 北京邮电大学WSPN实验室 雷光;认知无线电技术[N];通信产业报;2007年

8 特约撰稿人 吴康迪;日本4G路线明晰 “催熟”新技术[N];通信产业报;2009年

9 四川 杨远清 编译;可检测空闲频带的认知无线电接收器[N];电子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卢子月;无线似水 应需而动[N];通信产业报;2011年



本文编号:1459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59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0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