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认知无线电网络信道交汇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8-01-25 22:41

  本文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认知无线电网络 动态频谱接入 信道交汇 组网 出处:《软件学报》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认知无线电技术被认为是解决目前频谱资源利用率低下问题最有前景的技术,基于该技术,认知无线电网络采用动态频谱接入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授权频段的利用率.然而,动态变化的信道可用性极大地增加了认知无线电网络组网的难度.信道交汇旨在为用户通信提供公共传输媒介,是实现无线网络组网的基础.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网络信道交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阐述了信道交汇策略设计面临的挑战以及应考虑的性能指标.提出了信道交汇策略的分类标准和系统模型,根据该分类标准,详细剖析了当前信道交汇策略相关的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了认知无线电网络信道交汇研究的开放性问题,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指出可能的方向和重点.
[Abstract]:Cognitive radio 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promising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utilization of spectrum resources. The use of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of authorized frequency bands. The dynamic channel availability greatly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the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The channel intersection is designed to provide the public transmission medium for the user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channel intersection. The challenges of channel intersection policy design and the performance index should be considered are discussed. 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and system model of channel intersection policy are proposed. The current research work on channel intersection strategy is analyzed in detail. Finally, the openness of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channel intersection research is discussed in order to point out the possible direction and emphasis for future research.
【作者单位】: 并行与分布式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语言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0203,61202484)
【分类号】:TN925
【正文快照】: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和应用的迅猛发展,无线频谱资源已分配殆尽,使得新兴无线应用很难分配到专属的无CNKI网络优先出版:2013-12-05 13:37,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2560.TP.20131205.1337.002.html刘权等:认知无线电网络信道交汇研究综述607线频谱资源.然而,通过大量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博;汪斌强;张博;;绿色网络的实例——可重构柔性网络[J];电信科学;2011年S1期

2 薛琳;郭爱煌;;IP over WDM网络最小功耗模型和休眠机制研究[J];半导体光电;2012年05期

3 朱晓林;耿恒山;;基于可信云计算的伪随机数生成[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年20期

4 桂丽;钟晓峰;邹仕洪;;认知无线网络基于信号博弈的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10期

5 任智;徐中浩;曹建玲;陈前斌;;基于跨层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双向梯度路由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1期

6 雷宏江;汪坤露;高潮;任智;;WPAN Mesh网络中基于服务器的高效路由算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7 江帆;卢光跃;;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业务区分的自适应MAC协议[J];电讯技术;2013年07期

8 姚富强;张建照;柳永祥;赵杭生;;动态频谱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9 黄万伟;汪斌强;王志明;袁博;;可重构柔性网络架构与节能机制研究[J];电信科学;2013年09期

10 郎为民;苏泽友;;认知无线电网络层路由问题研究[J];电信快报;2013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QTDMAC:MAC protocol for QoS support in MANET using smart antennas[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尤文坚;黄欣;刘桂英;;认知无线电的相关技术研究[J];通信技术;2008年12期

2 胡圣波;吴永祥;;一种异构可重构的认知无线电平台及设计方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周贤伟;辛晓瑜;王丽娜;薛楠;;认知无线电安全关键技术研究[J];电信科学;2008年02期

4 张斯佳;;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基础性探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11期

5 张玉;葛利嘉;赤伟;陈世娥;;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33期

6 杨浏;;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及其运用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09期

7 汤滟;顾斌;胡国兵;刘磊;;认知无线电系统捷变频信号源设计[J];信息化研究;2011年06期

8 封彬;;浅析认知无线电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应用[J];中国无线电;2012年12期

9 付静;王静;张珑;;认知无线电实验平台框架研究[J];软件导刊;2013年02期

10 宋健;;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3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清;郭宗良;;认知无线电及其军事通信应用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李俊葶;陈金鹰;刘庆丰;徐广伟;;浅谈认知无线电[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彭开志;杨平;王书诚;;认知无线电在通信系统中应用研究[A];2011船舶电气及通讯导航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李辉;苏泽友;谢伟;;认知无线电综合抗干扰电台设计构想[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饶毓;曹志刚;;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标准化进程[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罗凡;陈金鹰;;认知无线电在震后应急通信中的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周骥;;浅谈认知无线电在军事领域的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郝刚;甘志春;;认知无线电网络安全问题研究[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下)[C];2014年

9 王斯瑶;付琳;;认知无线电技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10 刘庆丰;陈金鹰;李俊葶;卓有福;;基于认知无线电的高效频谱利用技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黑龙江 王宇宙 编译;认知无线电发展综述[N];电子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卢子月;认知无线电让网络不再拥挤[N];通信产业报;2011年

3 常丽君;避堵走闲,,美开发认知无线电上网系统[N];科技日报;2014年

4 ;认知无线电:未来无线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N];人民邮电;2007年

5 江苏泰州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 刘浏 窦沛沛;认知无线电整合“闲散”频谱[N];通信产业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郑焕斌;未来通讯 看我独霸[N];科技日报;2006年

7 北京邮电大学WSPN实验室 雷光;认知无线电技术[N];通信产业报;2007年

8 特约撰稿人 吴康迪;日本4G路线明晰 “催熟”新技术[N];通信产业报;2009年

9 四川 杨远清 编译;可检测空闲频带的认知无线电接收器[N];电子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卢子月;无线似水 应需而动[N];通信产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新颖;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认知无线电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2 李红岩;认知无线电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裴二荣;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资源优化分配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刘超;认知无线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伍春;认知无线电中智能学习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刘聪;基于认知无线电网络的视频传输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程赓;多跳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管理与选路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朱江;认知无线电系统中自适应跨层优化机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张国斌;认知无线电系统资源管理与分配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杨威;协作认知无线电网络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晨炜;基于认知无线电的信道分配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吴杰;认知无线电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黄羽;认知无线电媒体接入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朱景晖;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韩川;认知无线电场景中的变换域通信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赵士康;认知无线电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柯海舟;认知无线电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宫纪波;认知无线电实时通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3年

9 常红刚;认知无线电的相邻终端发现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周鹏;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多模式调制通信系统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63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63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d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