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一种规则变量节点度LT Codes编码方案

发布时间:2018-01-28 18:10

  本文关键词: 喷泉码 规则变量节点度LT Codes 差错平台 度分布 出处:《电子学报》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LT Codes差错平台(Erasure Floor)由变量节点的最小度决定,规则变量节点度LT Codes能够最大化变量节点的最小度,从而降低LT Codes的差错平台.该文提出一种新的规则变量节点度LT Codes编码方法,该编码方法省去了现有方法中对变量节点度值查找表的排序操作,降低了现有方案的编码复杂度;通过对度分布的修正增加低度校验节点,使得规则变量节点度LT Codes解码瀑布区域(雪崩区域)提前.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有效减少了编码时间,降低了成功解码所需的平均传输开销,加快了误符号率收敛速度.
[Abstract]:The LT Codes error platform is determined by the minimum degree of the variable node, and the regular variable node degree LT Codes can maximize the minimum degree of the variable nod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rror platform of LT Codes, a new LT Codes coding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is coding method eliminates the sorting operation of the variable node degree lookup table in the existing methods and reduces the coding complexity of the existing scheme. The low-degree check node is added by modifying the degree distribution. LT Codes decode waterfall region (avalanche region) ahead of schedul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coding tim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s. The average transmission overhead required for successful decoding is reduced, and the convergence speed of symbol error rate is accelerated.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1200411100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DUT13JS09,No.DUT14QY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172058,No.61301130,No.61303210)
【分类号】:TN911.2
【正文快照】: 1引言喷泉码又称为无码率码,对k个信息符号(变量节点),可以源源不断地编码出无穷多个编码符号(校验节点).解码端只要正确接收到任意k(1+η)(η≥0)个编码符号即可正确解码.随着k值增大,η趋近于0,喷泉码性能无限接近丢包信道的信道容量.Luby Transform(LT)Codes[1]能以较低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慕建君;焦晓鹏;曹训志;;数字喷泉码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电子学报;2009年07期

2 朱宏鹏;张更新;李广侠;;卫星数据广播分发系统中LT码的研究[J];通信学报;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春梅;毕学尧;;纠删码的分析与研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0年07期

2 王健;胡应鹏;陈栩杉;;基于LT码的直升机卫星通信[J];电子质量;2011年10期

3 雷维嘉;陈佳;李世成;;一种路-车通信中的喷泉协作节能传输机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4 邵鸿翔;高宏峰;;LT码的远程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5 何秀慧;蒋敏兰;;一种改进的LT码置信传播译码[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14期

6 何秀慧;蒋敏兰;;BIAWGN信道中改进的LT码优化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2年01期

7 张伟;雷维嘉;谢显中;;一种基于反馈的Raptor码编码改进方案[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8 张亚昕;;LT码译码算法的研究[J];河南科学;2013年10期

9 张亚昕;刘华;;基于LT码数据分发协议性能分析[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4年02期

10 焦健;杨志华;顾术实;周洁;张钦宇;;基于随机置换展开与停止集的LT码联合编译码算法[J];通信学报;2013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更新;张有志;周坡;;卫星数据分发系统中的分组级FEC技术性能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1期

2 慕建君,王鹏,王新梅;基于改进型右边正则度分布序列的低密度纠删码[J];计算机学报;2003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炜;李清泉;;高速公路场景中车用自组织网络的节点度[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9期

2 武晓庆;武穆清;李沛;;移动Ad Hoc网络中的常驻网管推举算法[J];数据通信;2008年03期

3 张连明;;Internet AS拓扑的“73/27”规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09期

4 汪丽娜;郭进利;;有先行者优势的确定性网络[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邓晓衡;许华岚;张连明;;Internet AS层拓扑节点度分布特性的演化规律[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6 秦相林;张盈盈;;基于剩余能量和节点度的多跳分簇算法的研究[J];信息技术;2013年02期

7 李超;赵海;张昕;葛新;;基于多点测量的网络节点度分布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8年10期

8 李挺屹;王劲林;尤佳莉;;CDN中基于节点度的网络编码策略[J];计算机工程;2009年18期

9 谢琦;黄廷磊;;基于节点度优化的无线mesh网络拓扑控制算法[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黄嵩;沈重;;基于最小节点度的WSNs传输功率控制重编程协议[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雄平;石东源;段献忠;;基于邻接矩阵节点度数分析的断点求取算法[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朋飞;基于节点度之差和节点相似性度量的社团检测算法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2 王天宇;社交网络服务的用户群体特征分析与组织探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朱俊明;化学工业的产品结构—复杂网络的视角[D];清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71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71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a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