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LTE(4G)移动通信系统功率放大器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6-10-20 16:33

  本文关键词:水声综合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电子科技大学》 2011年

TD-LTE(4G)移动通信系统功率放大器研究与设计

尹兴  

【摘要】:移动通信技术自诞生以来迅猛发展。当前,基于OFDM和MIMO等技术的准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LTE传输速率进一步提高(100Mbits/sec),并在部分地区开始商用。LTE技术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向第四代过度的技术,能够提供用户更优的体验。 然而,为了在有限的频谱资源条件下,满足多用户和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TD-LTE引入复杂的调制方式,产生非恒包络宽带信号,必须采用线性功率放大器,以保证信号不失真的发射。其信号功率有着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9~12dB。功率放大器需要在较大的输出功率范围保持良好的线性度,且保持较高的效率。一种有效的解决线性度和效率问题的方法是引入Doherty功率放大器,其特点是在较低的功率输出水平上,仍能保持较高的效率。 论文着重于设计应用于TD-LTE,2570MHz~2620MHz频段的功率放大器模组。功放模组末级固态器件选用LDMOS,前级驱动选用高性能InGaP HBT MMIC,平均输出功率2W,峰值输出功率20W,可作为直放站功放的备选方案。基于提高效率的考虑,功放的末级采用Doherty架构。通过ADS仿真环境,给出在输出功率为2W时,Doherty架构的功率附加效率为32%,相比同样输出功率水平的平衡架构AB类功放来说,有15%的效率提升。实际的测试结果是2W平均功率输出时,功率附加效率为25%,邻信道功率比优于-30dBc。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N722.7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2
  • 1.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9-10
  • 1.2 基站功率放大器的挑战10
  • 1.3 移动通信中的直放站10-11
  • 1.4 论文结构及内容11-12
  • 第二章 功率放大器设计基本理论12-25
  • 2.1 射频放大器的分类12-13
  • 2.2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13-25
  • 2.2.1 输出功率13-14
  • 2.2.2 稳定性14-15
  • 2.2.3 功率增益15
  • 2.2.4 增益平坦度15-16
  • 2.2.5 输入/输出驻波比16-17
  • 2.2.6 功放的效率17-18
  • 2.2.7 P_1dB 和三阶截断点(IP3)18-20
  • 2.2.8 邻近信道功率比(ACPR)20-21
  • 2.2.9 功放的AM-AM/AM-PM 失真21-22
  • 2.2.10 矢量幅度误差(EVM)22-23
  • 2.2.11 功放的记忆效应23-25
  • 第三章 Doherty 架构功率放大器基本理论25-31
  • 3.1 Doherty 放大器介绍25-26
  • 3.2 负载调制理论26-27
  • 3.3 有源负载牵引27-28
  • 3.4 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28
  • 3.5 3dB 正交耦合器28-29
  • 3.6 Doherty 功放的工作状态29-31
  • 第四章 Doherty 架构功率放大器仿真及设计31-50
  • 4.1 功放模组射频指标31-32
  • 4.2 功放模组方案32
  • 4.3 器件选型32-33
  • 4.4 驱动放大器设计33-35
  • 4.5 主功放ADS 仿真35-47
  • 4.5.1 功率器件直流偏置电路设计35-37
  • 4.5.2 电路稳定性判定37-38
  • 4.5.3 负载牵引和源牵引38-39
  • 4.5.4 匹配电路综合39-40
  • 4.5.5 输入输出匹配40-43
  • 4.5.6 主功放单管仿真结果43
  • 4.5.7 辅助功放单管仿真结果43-44
  • 4.5.8 Doherty 系统电路设计仿真44-45
  • 4.5.9 主功放栅极电压vs 效率和增益45-46
  • 4.5.10 辅功放栅极电压vs 效率和增益46
  • 4.5.11 延长线长度vs 效率和增益46-47
  • 4.6 电源设计47-48
  • 4.7 PCB 设计48-50
  • 第五章 测试与验证50-58
  • 5.1 测试环境构建50-51
  • 5.2 驱动放大器测试51-53
  • 5.2.1 增益及驻波测试51-52
  • 5.2.2 驱动放大器OIP3 测量52-53
  • 5.3 Doherty 功放测试53-58
  • 5.3.1 增益53-54
  • 5.3.2 群时延54
  • 5.3.3 邻近信道功率比54-56
  • 5.3.4 CCDF 测试56-57
  • 5.3.5 功率附加效率57-58
  • 第六章 结束语58-60
  • 6.1 工作总结58-59
  • 6.2 结论59
  • 6.3 后期工作展望59-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3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63-6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琳;;TD-LTE从技术走向商用[J];通信世界;2010年08期

    2 黄海峰;;直放站在无线覆盖中仍扮演重要角色[J];通信世界;2010年40期

    3 吴霞;;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0年03期

    4 徐啸涛,赵宏亮;浅谈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J];移动通信;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立功;曹艳艳;王丽萍;;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及相关技术[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夏思满,江红,谢显中,熊思民;TD-SCDMA系统小区选择/重选的协议分析及仿真[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傅海阳;王维;金卓琳;;3G移动通信CDMA/TDMA改进方案[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傅海阳;金卓琳;;WCDMA-HSDPA的问题分析及其改进方案[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5 陈金;李方伟;;一种适用于MBMS的切换算法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6 赵继德,马传龙,李应良;CDMA2000系统反向信道的性能研究[J];电讯技术;2005年04期

    7 张立峰,傅海阳;cdma2000无线接入标准研究和中国3G应用的探讨[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5年09期

    8 杨琨琨;王正斌;张华美;;WCDMA无线网络规划实践与探讨[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6年01期

    9 牛吉凌;;Doherty高效率放大器的特性分析与仿真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10 刘稳;;国产3G手机电视技术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力力;尉旭波;;基于TD-SCDMA的Doherty高效率功放研究[A];2010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邵然;姚文琳;杨倩;邢朋波;舒栋;;智能天线技术在无线市话网络中的应用[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3 吴宁泉;何建;柯利忠;;3G PDP激活成功率优化[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4 于海丽;关玲;;浅谈CDMA个人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A];河南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胡冰;贾向东;包灿;;TD-SCDMA标准扩频扰码的原理和实现[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邓博;陈金鹰;梅康;;60GHZ技术掀起无线技术研究的浪潮[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梅康;陈金鹰;邓博;;3G方兴未艾,4G接踵而来[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宋国林;;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简介[A];2005年安徽通信论文集[C];2006年

    9 周先超;;浅析CDMA网络中的干扰[A];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戴长江;叶猛;;基于网络处理器的WCDMA数据面的负载均衡研究与实现[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国清;因子图上基于迭代检测的伪随机序列快速捕获算法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谭晓衡;特种小卫星扩频通信系统中自适应门限及Rake接收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3 王德胜;MIMO-OFDM信道估计及相关衰落信道STBC分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陈美娥;虚拟归属环境下业务上下文感知与适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5 陈曦;自组织蜂窝通信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6 曾宪武;水声综合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刘建;无线分组通信系统跨层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潘灏;TD-SCDMA分频器的研究与设计[D];安徽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剑;基于MIMO-OFDM系统的均衡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健;智能天线的DOA估计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郝军玉;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发展3G业务的战略选择[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贾海燕;基于系统级仿真的LTE-A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夏伟娟;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盲分离及盲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徐菲;GSM与TD-SCDMA系统间互操作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单丹;CDMA通信系统中盲多用户检测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徐鹏;WCDMA基站系统性能测试和故障处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崔雨佳;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设计[D];长安大学;2011年

    10 侯一;基于GPRS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玉林;秦开宇;;基于Doherty技术的25W高效率功率放大器设计[J];电子质量;2010年10期

    2 肖柯;;大功率高效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J];大众科技;2011年03期

    3 陈新民;宋开宏;廖同庆;;高效率Doherty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J];电子测试;2011年07期

    4 从余;;采取多项抑制噪声干扰措施的12W功率放大器——日本’94自制放大器竞赛参赛作品介绍[J];实用电子文摘;1994年06期

    5 从余;100W/6Ω的单声道功率放大器[J];实用影音技术;1996年01期

    6 从余;;UHC MOS—FET甲乙类20W功率放大器[J];实用电子文摘;1997年07期

    7 ;山灵SLM-A80全平衡纯A&AB类前后级功率放大器简介[J];实用影音技术;1999年09期

    8 ;选优质音箱,听美妙音乐[J];电脑采购周刊;2000年Z1期

    9 黄瑞哲;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的测量[J];电声技术;2002年01期

    10 黄开军,唐万军;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产品及市场分析[J];微电子学;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阳;黄国兰;郑建立;;用伏特拉级数法分析GaAs FET功率放大器[A];1991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卷Ⅱ)[C];1991年

    2 刘军;徐法义;;对全固态电视发射机射频通道数字化改造的思考[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3 朱勇;甘体国;;高增益宽带Ka波段功率放大器的研制[A];199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9年

    4 苏凯雄;;波导结构的FET功率放大器设计[A];1991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卷Ⅱ)[C];1991年

    5 戴春玲;;8.2~8.5GHz线性功率放器[A];1993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3年

    6 邓绍范;邱景辉;梅海涛;;GaAsMESFET内匹配功率放大器[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5年

    7 黄毅;尹秋艳;封斌;张秋;;数字电视发射机功率放大器设计[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潘国强;鲍景富;杨晓波;;一种改进Doherty功率放大器负载网络研究[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唐萌圣;;微波FET功率放大器[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10 衷洁;;具有输出电平选择和ALC功能的线性功率放大器[A];199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 江鑫;[N];电子报;2006年

    2 高鸣矫 DigiTimes;[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3 四川 李顺復;[N];电子报;2011年

    4 成都 戴箭;[N];电子报;2008年

    5 ;[N];长江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毛铮铮;[N];科技日报;2005年

    7 成都 英子;[N];电子报;2007年

    8 北京 马子健;[N];电子报;2007年

    9 广东 黎木泉;[N];电子报;2006年

    10 山西 郭淦生;[N];电子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玉;宽带通信中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与预失真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军;磁悬浮轴承功率放大器建模及其软开关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赵世巍;高性能小型化射频功率放大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肖莹;单片集成射频微波功率放大器及开关的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陈磊;用于多模多频射频发射模块的SiGe BiCMOS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倪涛;无线通信基站中的功率放大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阮颖;用于无线局域网的SiGe BiCMOS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尤览;射频放大器的效率增强与线性化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游飞;E类功率放大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李波;无线通信中射频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向科;基于F类功率放大器的Outphasing发射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马传辉;TD-SCDMA非对称多合体功率放大器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陈卓伟;基于缺陷地结构的预失真功率放大器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韦小刚;CMOS工艺下无线局域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吴卉;高增益低谐波失真CMOS功率放大器的研究和设计[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鹏文;GSM双网双向功率放大器设计与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7 徐胜军;基于RF CMOS工艺低噪声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俊庆;改进型缺陷地预失真功率放大器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吴国峰;CMOS毫米波功率放大器研究及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文政;E类与逆F类Doherty功率放大器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水声综合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7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7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8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