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岸基微波超视距雷达探测距离预报方法

发布时间:2018-02-02 01:31

  本文关键词: 雷达 微波超视距 蒸发波导 抛物方程模型 最大探测距离 出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提出了一种预报岸基微波超视距雷达最大探测距离的方法.实时采集岸海交界处的气象水文信息,利用P-J模型获取蒸发波导折射率剖面,用抛物方程模型计算电磁波传播损耗,通过修正后的雷达方程得出最大探测距离的预报值.基于上述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岸基微波超视距雷达探测距离预报系统,对预报系统进行实验并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比较,表明:该预报系统的预报结果与雷达实际观测结果的偏差大部分小于40km,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Abstract]:A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maximum detection range of shore-based microwave over-the-horizon radar is presented. The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information at the coastal and sea junctions is collected in real time and the refractive index profile of the evaporation waveguide is obtained by using P-J model. The propagation los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is calculated by the parabolic equation model, and the prediction value of the maximum detection range is obtained by the modified radar equ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method, the detection range prediction system of shore-based microwave over-the-horizon radar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prediction system are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observ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e prediction results and the actual radar observation results is mostly less than 40 km, and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is high.
【作者单位】: 海军工程大学海洋电磁环境研究所;
【基金】:2012年湖北省博士后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
【分类号】:TN958.93
【正文快照】: 蒸发波导是海面上经常出现的一种大气超折射现象.受其影响,舰载或岸基对海微波雷达会出现对海面或低空目标的超视距探测现象.由于蒸发波导在海面低空大气中出现概率高、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1-3],因此主动利用海上蒸发波导现象来实现微波雷达的超视距探测已经成为现代雷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什么是超视距雷达[J];无线电工程;1971年02期

2 ;AN/FPS-95超视距雷达投入工作试验[J];无线电工程;1971年03期

3 王军;焦培南;包养浩;;国外的超视距雷达[J];现代雷达;1981年06期

4 陈其芬;;适用于超视距雷达的统计信号处理[J];电波与天线;1996年02期

5 孟祥伟,关键,何友;超视距雷达中的目标检测问题[J];宇航学报;2004年03期

6 韩蕴洁;;高速数字信号处理TMS320C30开发系统在超视距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电子器件;1997年01期

7 ;知识资料窗[J];中国航天;1999年04期

8 曲翠萍;毛滔;;超视距雷达综述[J];雷达与对抗;2006年03期

9 ;美帝是怎样用超视距雷达探测苏修洲际导弹的[J];无线电工程;1972年01期

10 赵玉洁;弹道导弹早期预警超视距雷达[J];飞航导弹;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杜鑫;许荣庆;马潇;;超视距雷达多路径交互式概率数据关联方法[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冯景海;陈文汉;李泽;;雷达技术综述及发展展望[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陈文汉;郑军;陈芳群;;雷达技术简介及发展展望[A];四川省电子学会雷达与火控、电子线路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1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王向敏;王振会;王建;;近海面微波超视距雷达探测距离的预测[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象雷达及其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王成;;隐身目标与雷达反隐身技术[A];中国电子学会产业战略研究分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葛佳;袁业术;;分布式移动多载舰OTHR的非相参解调系统研究[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涛;超视距雷达抗瞬态干扰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强勇;超视距雷达抗干扰与目标检测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祺睿;超视距协议传输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赵能龙;超视距航迹数据处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陈鸣;超视距雷达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陈新莲;流星余迹散射特性及对电子系统性能的影响[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5 杜鑫;超视距雷达多路径数据融合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丁剑飞;FMICW信号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雷前召;天波超视距雷达海面回波谱及海上航船目标检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国磊;舰载OTH雷达海上目标方位信息检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吴远斌;全数字式OTH雷达接收机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10 陈曙暄;双基地地波超视距雷达的信号处理及目标定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83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83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a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