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位编码结构光的深度获取研究
本文关键词: 深度获取 结构光 相位编码 双目匹配 出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的当今世界,三维信息的应用场景已经越来越广泛,并开始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如无人汽车、体感游戏仪和3D打印机的实现及应用。如今,针对各种场景的深度信息获取技术已成为现阶段的研究重点及难点。本文在对现有深度获取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基于相位编码结构光的深度获取技术。第一种方法中使用了单帧混频相位编码结构光,可用来实现动态场景下的稠密深度获取。且与前人方法不同,该方法利用颜色及强度的变化来对双频相位进行编码,避免了傅里叶频谱分离的问题,使得分频变得更加容易。同时该方法仅采用一幅模板,即实现了基于余数定理的相位快速展开,可应用于动态场景之中。此外,为增加方法鲁棒性,在进行相位展开过程中,该方法充分利用了邻域信息,以克服由余数定理引起的测量敏感性。该方法在使用单幅模版、不增加设备复杂性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了相位展开的速度,实现了适用于动态场景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深度信息获取。经过实际实验验证,该方法对于表面深度多变物体、复杂物体边缘,本算法均有较强的鲁棒性,且对彩色场景、动态场景也能实现精确深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Kinect和ToF两种商用深度获取设备来说,该方法有着更高的精度。第二种方法采用了基于相位编码的主被动结合式深度测量。该方法基于经典相移(Phase-Shift)三维轮廓测量法,进行主动结构光投射,解码时,则利用场景自身特征进行被动双目匹配和相移模板进行结构光主动测距,进行主被动联合解码。该方法解决了传统三帧三维轮廓测量法中出现的无法对孤立相位进行正确展开,从而无法正确估计场景深度的问题;同时通过联合利用场景特征及变形的模板特征,增加了深度测量的鲁棒性,降低了相位展开的时间复杂度,大大加速了高精度结构光测距过程。经实验验证,该方法测量精度高,鲁棒性强,对物体颜色信息不敏感,可广泛用于静态及慢速运动场景,如室内建模等。且只要投影及拍摄设备的帧率达到一定要求,该方法也可适应动态场景的需要。
[Abstract]:In the highly automated and highly information-based world,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information scen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and has begun to profoundly change people's lives, such as unmanned cars. The re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omatosensory gameplay and 3D printer. Depth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technology for various scenes has become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of the research at this stag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existing depth acquisition methods. Two depth acquisi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phase-coded structured light are proposed. In the first method, single-frame mixed-phase coded structured light is used to achieve dense depth acquisition in dynamic scene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methods. The method uses the change of color and intensity to encode the dual-frequency phase, which avoids the problem of Fourier spectrum separation and makes the frequency division easier. At the same time, the method uses only one template.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robustness of the method, the method makes full use of the neighborhood information in the phase unwrapping process.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sensitivity caused by residue theorem,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peed of phase unwrapping and realize the high accuracy of dynamic scene by using single template without increasing the complexity of equipment. High resolution depth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robust to the surface depth and complex object edge, and is robust to the color scene. Dynamic scene can also achieve accurate depth measurem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Kinect and ToF commercial depth acquisition equipment. The method has higher accuracy. The second method is based on phase coding combined with active and passive depth measurement.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e classical phase shift Phase-Shift 3D profile measurement method. For active structured light projection and decoding, passive binocular matching and phase-shifting template are used to carry out active structural light ranging. This metho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isolated phase can not be expanded correctly and the depth of the scene can not be estimated correctly in the traditional three-frame 3D contour measurement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the robustness of depth measurement is increased, the time complexity of phase unwrapping is reduced, and the high precision structured light ranging process is greatly accelerated by using scene features and deformed template features. This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measurement accuracy, strong robustness and insensitivity to object color information.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static and slow moving scenes, such as indoor modeling, and the frame rate of projection and shooting equipment can meet certain requirements. The method can also meet the needs of dynamic scenes.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1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宇超;杨旭波;曾亮;;一种新的不可见结构光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26期
2 瞿丹;周莉萍;徐龙;陈良洲;干江红;;一种新型近似无衍射栅型结构光及其实现方法[J];光电工程;2010年09期
3 高黎黎;卢韶芳;张启勃;;结构光编码的动态程序设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4 邵健,李德华,胡汉平;一种新的结构光定标方法[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2年02期
5 胡斌,李德华,金刚,胡汉平;基于方向模板的结构光条纹中心检测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1期
6 郝丽俊;程胜;杨荣骞;陈亚珠;;投影结构光空间位置和形状的标定方法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7年07期
7 许丽;曾丹;张之江;;结构光测量系统误差分析[J];光电工程;2008年10期
8 王伟华;孙军华;刘震;张广军;;钢轨磨耗动态测量结构光条纹中心提取算法[J];激光与红外;2010年01期
9 胡恢军;喻擎苍;史明强;鲁正;;符号M阵列面结构光窗口匹配方法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1年07期
10 梅天灿;仲思东;何对燕;;可变环境光照条件下的结构光条纹检测[J];仪器仪表学报;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春艳;范生宏;王立;卢欣;陈继华;;月球车结构光视觉系统标定方法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陶俊;;基于投影器和结构光的人脸曲面三维重建[A];第十三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孙勇;李原;王庆林;陈辉;;基于主动投影的结构光视觉系统的标定[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4 崔海华;王震;廖文和;戴宁;程筱胜;;一种新的基于结构光的三维测量模型[A];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新进展2007——第三届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卢鹏;刘小英;张武昕;;三维重建结构光边缘提取的方法[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史玉升;李中伟;钟凯;王从军;;基于数字光栅投影的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7 史玉升;李中伟;钟凯;王从军;;基于数字光栅投影的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8 孙良海;杨运强;黄洪昌;李杰;;激光结构光焊缝跟踪高效图像处理算法的研究[A];机械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C];2011年
9 陶俊;;基于结构光的三维曲面建模及其纹理自动绘制[A];几何设计与计算的新进展[C];2005年
10 宋明;张云峰;;用简单的结构光测量高速车体的限界[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万祯;数字投影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丛鹏宇;基于结构光的三维感知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唐苏明;三维曲面测量的编码结构光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4 李冠楠;直齿圆柱齿轮渐开线齿廓的结构光视觉测量技术[D];吉林大学;2014年
5 陈建玲;结构光照明超分辨微分干涉相衬显微成像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范剑英;结构光深度图像获取和处理与三维重建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中伟;基于数字光栅投影的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与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喻擎苍;基于符号M阵列二值结构光的三维检测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李彩林;基于结构光的手持式摄影扫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敬;基于结构光和NRSFM的三维数字化技术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2 吴琳琳;基于结构光投影法的空间障碍物探测方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芳芳;基于伪随机编码结构光的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俞宝清;基于双目结构光的快速三维成像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赵必玉;高精度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程伟;基于结构光视觉的番茄果实识别定位系统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7 刘欢;实时彩色三维建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高山;基于相位编码结构光的深度获取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钱钺;线性无衍射结构光实现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张文;无衍射结构光理论及实现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88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8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