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一种新的角度多普勒补偿方法

发布时间:2018-02-21 19:34

  本文关键词: 机载非正侧阵雷达 杂波距离依赖性 角度多普勒补偿 稀疏恢复 出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由于机载非正侧雷达杂波空时耦合关系存在严重的距离依赖性,故训练样本单元与待测单元的杂波不服从独立同分布.角度多普勒补偿方法是补偿杂波距离依赖性的有效手段,但在系统存在速度误差和角度误差时,杂波依赖性补偿性能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稀疏恢复的角度多普勒补偿方法——SR-ADC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训练样本单元和待测单元的雷达回波数据进行稀疏恢复得到杂波空时谱;然后确定杂波谱中心及其空间频率和多普勒频率,并以此计算空时转换矩阵,使训练单元杂波与待测单元杂波分布特性趋于一致.与常规角度多普勒补偿相比,SR-ADC方法能够实现杂波距离依赖性的自适应补偿,在存在误差时也能取得较为理想的补偿.
[Abstract]:Because there is a serious side of radar clutter range dependence wave space-time coupling between non airborne, the training unit and unit test clutter are not independently and identically distributed. The angle Doppler compensation method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compensate the clutter range dependence, but in the system there is speed error and angle error, clutter dependence of the compensation performance.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propose a sparse recovery angle Doppler compensation method based on SR-ADC method. The first method of training sample unit and the radar echo data unit to be tested for sparse recovery clutter space-time spectrum; and then determine the clutter spectrum center and spatial frequency and Doppler frequency, and calculate the the space-time conversion matrix, the training unit of clutter with unknown unit clutter distribution tends to be uniform.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angle Doppler compensation method can realize the clutter SR-ADC The adaptive compensation of distance dependence can also obtain more ideal compen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error.

【作者单位】: 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372033)
【分类号】:TN959.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可欣;胡爱明;;自适应杂波抑制技术在雷达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08期

2 吕雁;苏新主;;一种基于背景预测的红外杂波抑制新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年08期

3 牟妙辉;朱国富;贺峰;周智敏;;一种用于墙后静止人体微动特征检测的杂波抑制方法[J];电子技术;2010年02期

4 陈建春,徐少莹;多杂波抑制技术[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08期

5 叶少华,朱兆达,朱岱寅;一种改进的二端口杂波抑制干涉仪[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08期

6 施文武;;一种多频道运动杂波抑制技术[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14期

7 窦泽华;张仕元;李明;;基于雷达回波识别的杂波抑制[J];信号处理;2009年08期

8 刘涛;张永;栾金龙;刘振华;马红光;;非正侧视阵近程杂波抑制鲁棒俯仰滤波算法[J];现代雷达;2010年12期

9 J.P.赖利;;模糊距离杂波对杂波抑制的限制[J];雷达与对抗;1990年04期

10 科卞;自适应杂波抑制技术[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蓓;刘家学;吴仁彪;;探地雷达子空间地杂波抑制方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2 吴仁彪;刘家学;张蓓;;探地雷达地杂波抑制方法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3 王玲;逯贵祯;肖怀宝;;一种适合机载多通道SAR低速目标的地杂波抑制新方法[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巍 李宏宇;203所宽带捷变频信号源填补国内空白[N];中国航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伍勇;空时自适应杂波抑制[D];清华大学;2008年

2 曹杨;机载雷达非自适应杂波抑制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吴宏刚;时空非平稳强杂波抑制与微弱运动目标检测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增辉;天基雷达空时自适应杂波抑制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驰;基于目标杂波区分的杂波抑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窦道祥;MIMO-OTH雷达中的多模传播与杂波抑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史洋;基于微弱目标检测的图像背景杂波抑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媛;机载杂波抑制实时处理器的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师浩斌;雷达信号杂波抑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6 阮龙;窄带雷达飞机目标分类方法和杂波抑制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范巧艳;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背景杂波抑制技术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8 尤伟;超声彩色血流成像系统中的杂波抑制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喻婷婷;自适应杂波抑制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颉武;穿墙雷达信息处理及实现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22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522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b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