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的SAR方位向运动补偿算法

发布时间:2018-03-01 09:45

  本文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补偿 几何形变校正 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 出处:《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沿航向的非匀速运动对SAR成像质量有很大影响,而运动补偿后SAR图像存在几何形变,影响子图像拼接和多波段SAR图像融合。当沿航向速度误差较大时,实图像域插值校正后图像残留的几何形变不能忽略。基于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非均匀傅里叶变换的SAR方位向运动补偿算法,算法直接对方位向的非均匀数据进行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NUFFT)。该算法的定位误差和几何形变比实图像域插值校正几何形变算法小1到2个数量级,对沿航向速度误差有很强的鲁棒性,补偿后数据的幅度和相位信息都得以保留。SAR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Abstract]:The non-uniform motion along the cours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SAR imaging, while the geometric deformation of the SAR image after motion compensation affects subimage stitching and multi-band SAR image fusion. The geometric deformation of residual image can not be ignored after real image interpolation correction. Based on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a SAR azimuth motion compens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non-uniform Fourier transform. The algorithm directly performs nonuniform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n non-uniform azimuth data. The localization error and geometric deformation of the algorithm are 1 to 2 orders of magnitude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real image interpolation correction algorithm. The algorithm is robust to the velocity error along the course, and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information of the compensated data can be preser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verified by the simulation and measured data of .SAR.
【作者单位】: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TN95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源宝,保铮,周峰;一种新的机载条带式SAR沿航向运动补偿方法[J];电子学报;2005年03期

2 李燕平;邢孟道;保铮;;沿航向运动补偿的几何形变校正[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严少石;李悦丽;周智敏;;机载UWB SAR实时图像帧几何形变分析与校正[J];信号处理;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拥军;吴先良;;双站移不变SAR成像的一种通用等效单站RD算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谢宜壮;朱柏承;汪精华;;星载SAR实时成像处理系统结构设计[J];兵工学报;2010年S2期

3 郭琨毅;盛新庆;唐波;;机动目标的时频变换ISAR成像仿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刘伟;李海;;基于Photoshop插件的SAR图像处理与评估系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郑坤;高梅国;刘国满;;一种基于扩展孔径的SAR欺骗干扰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6 傅雄军;方秋均;鄢宏华;高梅国;;基于天基雷达探测的静止轨道目标监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7 陈德峰;高梅国;傅雄军;江长勇;;参数侦测误差对SAR欺骗干扰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8 张雄奎;傅雄军;高梅国;夏雯涓;;多通道实时ISAR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鄢宏华;栗苹;傅雄军;高梅国;;月面态势感知雷达三维成像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王彦华;姚迪;曾涛;;沿航向运动误差对SAR回波特性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海粟;磨国瑞;张江华;刘婷;;雷达导引头DBS回波信号模拟仿真[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哲;许人灿;陈曾平;;一种改进的ESPRIT成像算法[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3 杨剑;陈曾平;刘万全;;基于多DSP的雷达成像处理平台设计[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4 祝本玉;薛磊;史军军;;基于ULAM混沌的ISAR干扰技术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5 张子善;黎向阳;张汉华;;一种改进的极坐标波数域圆迹SAR三维成像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志勇;付耀文;黎湘;;实时SAR欺骗干扰系统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7 杜琳琳;任艳;陈曾平;;舰船目标ISAR成像多普勒特性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8 李志国;白雪;潘志明;;星载SAR目标回波信号的仿真与成像[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李斌;姚康泽;王岩;;基于高分辨距离像统计模型的雷达目标识别[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张学磊;肖健华;;步进频率的实现及其在SAR中的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吉英;压缩感知理论及在成像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力宝;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王怀军;MIMO雷达成像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贺思三;微动目标高分辨雷达信号建模及特征提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杨科锋;移变双基地SAR特性与成像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李金梁;箔条干扰的特性与雷达抗箔条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赖涛;星载多通道SAR高分辨宽测绘带成像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陶勇;知识辅助的SAR图像目标特性分析与识别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朱洪波;基于亮度变化测度的多源影像抗干扰融合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杨予昊;自旋目标运动成像与静止目标凝视成像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冰;合成孔径声纳成像及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韩延磊;SAR和CALIPSO数据反演海面风速[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红敏;多基线InSAR数据仿真及其相位解缠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瑞军;基于非起伏目标的相参积累TBD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郑德伟;连续太赫兹波层析成像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辛凯;编队卫星SAR空间分辨率及模糊函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孙雪竹;LPI雷达分析及信号处理的DSP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曹攀;高分辨ISAR成像中运动补偿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崔子良;宽带雷达小型化及其实测数据处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徐冠杰;雷达信号长时间积累对微弱目标检测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邢孟道,保铮;基于运动参数估计的SAR成像[J];电子学报;2001年S1期

2 黄源宝,保铮,周峰;一种新的机载条带式SAR沿航向运动补偿方法[J];电子学报;2005年03期

3 李燕平;邢孟道;保铮;;沿航向运动补偿的几何形变校正[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赖涛,黄晓涛;UWB SAR视线运动误差补偿的新方法[J];现代雷达;2005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宁红;多波段SAR图像数据融合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孝康;论合成孔径雷达的模糊性[J];空间电子技术;2001年Z1期

2 谭显裕;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及其军用探测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02年01期

3 吴自强;美国空军演示合成孔径雷达吊舱[J];现代电子;2002年03期

4 刘宇,杨汝良;合成孔径雷达实时转置存储的实现[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3年08期

5 巫胜洪;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与干扰技术[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张福宝,刘杰,刘少龙,王黎明;一种合成孔径雷达的快速数据处理方法[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3年02期

7 孙云辉,赵宝;对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扰措施研究[J];光电技术应用;2004年04期

8 张永军,李彩萍;合成孔径雷达模糊度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4年09期

9 叶映宇;;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扰和干扰效能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年04期

10 张利;邓喀中;黄国满;余海坤;徐克科;;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几何处理方法对比实验研究[J];海洋测绘;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光沿;;国外合成孔径雷达发展现状[A];中国雷达行业协会航空电子分会暨四川省电子学会航空航天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祥坤;张云华;姜景山;;圆迹合成孔径雷达的近空间平台应用[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3 陈浩;于小红;;空间合成孔径雷达原理及其抗干扰技术[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周志鑫;;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及发展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杨坤德;马远良;邹士新;张翼鹏;;自适应匹配场处理的运动补偿研究[A];2004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唐智;周荫清;李景文;;曲线合成孔径雷达原理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全国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高莉;;浅述合成孔径雷达新技术的发展[A];中国雷达行业协会航空电子分会暨四川省电子学会航空航天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崔海英;张祥坤;姜景山;;圆迹合成孔径雷达星载实现的可行性分析[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9 刘志刚;张伟;陈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进展与趋势分析[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七)——地球物理与核探测[C];2011年

10 张嵬;;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金星表面形貌成像覆盖性分析方法[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伟武;一磅重纳米合成孔径雷达问世[N];中国航空报;2006年

2 士元;“X卫星”多视角观测转眼不转身[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陈晓阳 林迟迟;无人侦察的“梦幻组合”[N];中国国防报;2009年

4 庞之浩;SAR—X:德探测卫星全球测高[N];中国国防报;2007年

5 拉德哈克瑞斯纳·劳(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会)本报编译 王寒;以色列暗助印度太空军事能力[N];世界报;2009年

6 徐英淑;以先进的雷达开拓遥感应用市场[N];中国航天报;2010年

7 许伟武;诺·格公司演示世界首部合成孔径激光雷达[N];中国航空报;2006年

8 特约记者 张利文 记者 张晓祺;我国成功发射“环境一号”C卫星[N];解放军报;2012年

9 天兵;“宇宙-地中海”系列卫星构建空中情报侦察网[N];大众科技报;2007年

10 新文;以色列精心编织“天网”[N];中国国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广民;数字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4年

2 魏青;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与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方法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唐波;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子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5年

4 张祥坤;高分辨率圆迹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机理及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5 王新民;合成孔径雷达原始回波模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6 甘荣兵;合成孔径雷达对抗及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肖疆;合成孔径雷达天线技术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6年

8 朱志臻;基于压缩感知的合成孔径雷达相关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杨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与极化干涉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3年

10 郭微光;机载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世超;合成孔径雷达原始数据压缩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1年

2 任冬晨;双站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3年

3 王浩;地面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耿柳;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运动目标轨道计算[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陆朋;合成孔径雷达实时成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3年

6 倪燕;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7 高建卫;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闫大鹏;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在监测地表沉降应用中的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9 普实;阶跃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实验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阎铭志;合成孔径雷达干扰与抗干扰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51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551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5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